谢涛说大秦(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在周朝崛起

飞廉、恶来父子死后,嬴姓并没有被灭族。飞廉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季胜。季胜的孙子孟增被周成王看中,为周成王驻守皋狼。孟增的孙子造父同样是个出色的驯马高手,当了周穆王的专职驾驶员。他很会相马,为周穆王找到得骥、温骊、骅骝、騄耳四匹好马。

如果放在现在,周穆王肯定是“飙车一族”的骨干成员。他得到这四匹马之后,就天天驾车到西方巡狩。据说,周穆王一直跑到了昆仑山,见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估计西巡让周穆王很兴奋,他甚至兴奋得流连忘返了。

徐偃王看到周穆王这么久都没有回来,就宣布由他来接管政权。周穆王知道后,马上让造父套好马车,以日行千里的速度狂奔赶回京城,平息了徐偃王的叛乱。造父在这次平叛过程中立了大功,周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就成为赵氏的祖先。从此,秦嬴又分出了一支。

这是季胜家族的情况。季胜的兄弟、被杀的恶来也没有绝后。恶来的后代非子居住在西犬丘,即今天的甘肃省礼县城东。他养马水平很高,是当时有名的养马专业户。

前面提过,非子的族亲造父被封于赵城,即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属于中原地区,非子又怎么会出现在西犬丘呢?再说,西犬丘属于西部地区,嬴姓可是东夷的后代。这可真让人疑惑。对此,司马迁没交代清楚。不过,这也并不难推断,估计跟周朝建立初期的“武庚之乱”有关系。

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对商朝王室赶尽杀绝,反而为了局势稳定的需要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虽然侥幸免死,但武庚心里时刻装着复兴商朝的远大理想。后来,他成功地策反了“三监”[3],以推翻周公、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叛乱。可周公并没有被突发的叛乱打乱阵脚,很快就镇压了他们。

飞廉、恶来父子俩是商纣王的忠臣,恶来一支的人很可能跟随了少主武庚,参加了叛乱。

这次叛乱让周公意识到,如果还让商朝遗民聚在一起,以后这样的叛乱事件将无穷无尽,规模会越来越大,麻烦将越来越多,因此就采取了分化的办法,把他们迁到不同的地方。恶来一支的人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迁到了西部地区。

无论真相到底如何,恶来的后代非子当时居住并生活在位于西部地区的西犬丘。与西犬丘相距不远的东犬丘一名槐里,是西周当时的首都。由于西戎的入侵,周懿王把首都从镐京迁到了东犬丘。非子所处的年代正好是周懿王的后任周孝王在位时期。

为了报西戎迫使周王室迁都之仇,周孝王继位的第一年,就命申侯攻打西戎。此次战役的结果,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战争的需要使得周孝王对于养马这件事尤为重视。

有一天,周孝王到马厩里视察,发现马厩的规模虽然不小,但马匹的数量太少,就那么几匹,而且还都瘦瘦的,没有一点精神。这样的马怎么能上战场?恐怕连普通的车都拉不动吧?于是,周孝王就问身边的人谁的养马技术最好。大家都说,非子是全国头号养马高手。“那就让他帮王室养马。”周孝王一锤定音。

于是,几个臣子就带着周孝王的命令,把非子找来了。非子到任之后,就被派到汧渭地区养马。几年下来,马场的马匹数量剧增,个个膘肥体壮。周孝王一看,大喜,就想让非子继承大骆的名位。

大骆是非子的父亲,是西犬丘一带嬴姓的首领。子承父业,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况且非子又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但仍然有人反对。反对的人就是申侯。

申侯对周孝王说:“大王,从前我的祖先骊山女嫁给戎胥轩为妻,生下儿子中潏。中潏出于母亲的原因归附了大周。有了中潏一族的归附,大周的西部边陲才得以保全。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中潏的后代大骆,她生下的嫡子嬴成才是大骆的合法继承人。大王比谁都清楚,这些年来西戎不敢轻举妄动,都是因为我们和大骆联姻。大王要是让非子做大骆的继承人,恐怕会引发争议,还请大王三思。”

原来申侯是嬴成的外公,怕非子因为养马的功劳取代自己的外孙,所以向周孝王进言。虽然申侯的一番话带有很大的私心,但对周孝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周懿王开始,西周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还被西戎逼得迁了都。这就使得周孝王不得不重视实力雄厚的申侯的意见。最后,嬴成还是继承了大骆的家产和地位。

不过,周孝王也并不是昏君,他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非子,就把秦地划给非子。于是,非子成了周王朝的附庸。

什么是附庸呢?根据《孟子》的说法,“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达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也就是说,现在非子的地盘少于五十里,还得找个诸侯国挂靠经营,连个法人代表资格也没有。

虽然没有法人代表资格,但非子很高兴。本来身为庶子的他在父亲去世之后可能根本继承不了多少财产,现在却有了一块可以传给后代的小封地,这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