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从养海蜇开始发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个小时后,方回到了镇供销社。

甘秀云看到方回格外亲切,粗大的麻花辫在脑后一甩,“小回来啦,吃早饭了没?”

“吃过了,云姐。”

“吃过那就再吃一次,我刚把小笼包和稀饭送到楼上你姐夫办公室。”

“不用的,云姐。”方回摆手。

“用,怎么不用,我看你怎么都瘦了呢。”甘秀云大眼睛很亮,她的皮肤比之前光滑更多了,由里而外散发着透亮,成熟女人的味道也在举手投足之间无意间展现出来,这就是被男人滋润的女人。

她盯着方回的脸,“忙归忙,身体别搞垮了。”

“土龙螃蟹和海参你姐夫交待过的,我来就行,你赶紧上去。”

甘秀云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推着方回后背走了一段距离,方回实在拗不过,才上了二楼主任办公室。

敲了敲门,葛爱民正一边吃包子一边看报纸,眉头不由得皱起来。

他最讨厌别人在这个时间点打扰他。

“谁啊。”葛爱民语气不善。

“我,爱民哥。”方回推门进来。

葛爱民一听是方回,第一次主动从椅子上起身,半个小笼包放在不锈钢餐盒内,从口袋掏出中华抽了一根扔给方回,“小回啊,我以为是别人呢。”

方回笑眯眯接过,“我吃饭和拉屎都不喜欢被别人打扰。”

他主动帮葛爱民解释。

“啧,我真不晓得是你。”葛爱民已经完全和方回站在了一条船上,并且他发现方回这条船可能会越变越大,越变越结实,具备乘风破浪的能力,隐隐中已经把方回和自己摆在了一个高度。

他二十岁的时候还他娘混吃等死呢。

方回二十岁,不仅有魄力给他三百块钱,还已经开始和供销社做生意了。

常年与公家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加上岳父时不时的教诲,他深知一个道理。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胆大的年轻人。

不要高看任何一个胆小的中年人。

一个没有上限。

一个只有下限。

屁股要想挪一挪,多和胆子大的年轻人打好关系,别只想靠老一辈的撑伞。

一共就两只手,能撑几把伞?

以前他不屑一顾,觉得就是老岳父疼儿不疼女婿呗,现在他字字分析。

老人家就是老人家,走过的路比他吃过的饭还多!

自打方回提出卖给供销社的海鲜,还带着村民一起挣钱,并且净利润返他百分之二十,他混吃等死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他做镇供销社主任那么多年,没功没过,现在想提拔很难。

可是,要是能让下属村子村民共同富裕起来,还是在镇供销社的带领下,加上赚的钱给老岳父走动走动,说不定明年上报调任的人员中就有他的名字了。

即使明年调动不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名字出现在了上面人眼里。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的心态逐渐向甘秀云转变,把方回当成了‘恩人’。

“吃了没,一起吃点?”葛爱民坐下来问。

方回摆摆手,吐出嘴里的烟雾,和葛爱民简单说了一下今天的收入。

葛爱民吃完小笼包,抹抹嘴巴,也点了一根烟,“小回啊,不够啊。”

他摇头,“真不够,别说多出来的提供给县城,那么点货,周围几个镇子都不够分的。”

“我虽然不住海边,可是也知道靠海吃饭靠运气,有时候退小潮,有时候退大潮。”

“不趁着退大潮搞多点,退小潮或者刮风下雨天,不是没饭吃了。”

方回笑道,“昨天只是方家一村村民去海边挖土龙抓青蟹,那片红树林大着呢。”

“一次性一千人去抓也不在话下,我就是先探探路,主要担心其余的几个城镇。”

方回和葛爱民处在一条战线,自然不用担心葛爱民出工不出力。

可是,别人就另说了。

他也没有对葛爱民隐瞒自己的想法。

葛爱民摸了摸下巴,“对了,一会儿忙不忙?”

“不忙的话中午和几个镇供销社主任一起吃个饭,提前认识一下。”

“你这么一说也提醒我了,虽然他们看在我的面子上会吃下海鲜,可是能吃多少,又能帮忙卖多少确实没法打包票。”

“这样好了,今天认识之后,你找个时间单独去拜访他们,钱就从我的里面扣。”

“那怎么能行呢,爱民哥,你桥帮我搭好了,买路钱自然我出。”

葛爱民刚想拿出老大哥的气场,方回一句话彻底堵死,“您要是愿意出,那以后县城那边关系也您出。”

葛爱民狠狠瞪了方回一眼,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挨个打过去,主动热络起来。

......

中午,供销社附近的国营饭店。

五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菜。

西红柿炒鸡蛋,葱烧青蟹、红烧土龙、清蒸海鱼...足有八个菜,外加两瓶红星二锅头,可谓是相当丰富。

在七十年代,那就是招待大领导级别才能吃到的饭菜。

方回就是可惜没有什么凉菜,尤其是拍黄瓜啊,凉拌海蜇等等。

青蟹和土龙以及海鱼都是从供销社带过来交待厨师怎么做的。

方回很客气自我介绍,然后一人递过去一根中华。虽然同是镇供销社主任,可不是人人都能和葛爱民一样娶到个好媳妇,家庭条件也只是一般。

好酒好烟好菜,他们那是相当满意,心底直夸方回会做人。

方回也知道了三人姓名,干瘦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黑发中夹着少许白发,名叫王建军。

高高瘦瘦平头男子叫唐必胜,最后一个微胖黝黑,笑起来憨厚的叫徐迎阳。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葛爱民自然把话题引到收购海鲜这件事情上。

“要不是我老丈人非要我做出点成绩给他们看,我是真不乐意做这破事,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哪有那么容易。”

“你说我那么忙,能有时间,要不是我有这么个好弟弟帮我,我真的就立马辞职不干了。”

“土龙青蟹海参才能卖几个钱?”

“哎~爱民哥,话不能这样说,土龙和海参价格也不便宜呢,只要量大,收益还是很可观的。”王建军红着脸吐着酒气说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抓呗”

“对啊,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反正上面只说需要有村子村民共同富裕,又没说几个村子。”

“大不了,你们只收固定三个或者四个村子海鲜运输给我们供销社好了。”唐必胜扭头点上一根方回递过来的中华插话。

葛爱民故作无奈摇头,“我是怕万一哪天量太大,你们供销社卖不出去,让你们为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