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宫廷秘方
叶父在唐人街人缘好,叶母让人每天往工地上送炸鸡。
施工队的兄弟们也知道这是安良堂自己的活,自然尽心尽力。
叶铸的效率也高,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旗舰店的设计图。
以叶铸的标准看,这份设计图肯定是错漏百出。
李文承却如获至宝,看叶铸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深沉。
套句烂梗大概就是:此子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纽约作为美国金融中心,设计师自然也是有的。
大佬也没把注都压在叶铸身上,还找了其他设计师。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叶铸虽然是应付了事,可是跟其他设计师的图纸一比较却高下立判。
叶翔各种羡慕嫉妒恨,叶铸这1000美元赚的也太轻松了。
曼哈顿餐厅虽然日进斗金,叶翔兜里还是比脸都干净,一分钱都得找叶母要。
既然小老弟发了笔横财,接济下老哥哥就天经地义。
叶翔也没有舔着脸直接要,而是以“借”的名义,从叶铸这里借走了200美元。
什么时候还就不知道了。
叶铸大方,给钱的同时提醒叶铸,不要随便找小大姐聊天,危险。
“我劝你少管闲事!”
叶翔属狗的,拿到钱就翻脸。
“等哪天你那玩意儿烂掉了,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叶铸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有这么严重?”
叶翔惊疑不定,叶铸说的也太吓人了。
叶翔倒也不怕弹药供不上,叶家有药酒,随用随补。
家伙事要是烂掉,弹药再充足也没用,连烧火棍都不如。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懂克制自己的欲望,就算不死在女人肚皮上,也不得善终。”
叶铸跟黄赌毒不共戴天。
“又皮痒了是吧!”
叶翔色厉内荏。
“我看你才是皮痒了!”
叶铸冷笑,他是管不了叶翔,有人能管。
叶翔心虚左顾右盼,看四下无人才去搂叶铸肩膀。
“嘿嘿,你老哥我也不是什么肉都吃!”
叶铸更头疼,担心叶翔走上另一条邪路。
也行吧,和野花相比,家花还是更安全一些。
还更刺激呢!
叶铸只希望叶翔早日领悟,什么叫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男女那点事只要捅破了最后的窗户纸,都是猪肉。
叶铸只负责设计,不负责施工,图画完拿钱走人,跟阿虎一起天天跑工地。
木头房子很简单,材料都是预制的,运到工地上十几个工人一起动手,一天一栋。
叶父虽然做了妥协,房子底下还是挖了地基,上面再铺一层石板,先把基础打好,为未来的翻修做准备。
房子盖好了之后还要刷油漆,这是个细致活,底漆面漆分别要刷两次,每一次刷完都要等干了之后用砂纸细细打磨,然后再刷下一遍,最后还要打蜡抛光,以后才能住的舒心。
如果不是叶铸强烈要求,叶父是准备把面漆刷五次的。
唐人街的建筑工人都会几手木工,叶铸就顺手把家具也做了,事不烦二主。
叶铸跟阿虎跑工地除了监工,更喜欢的是biubiu。
农场固然自由自在,离市区50公里呢,一旦出事警察一时半会儿肯定赶不过来,安全上的隐患非常大。
叶家虽然连女人都会两手,拳脚终究没有枪好用,这也是叶家武馆逐渐式微的原因。
叶铸底子好,套路练的就是手眼身之间的配合,眼到手到。
武器本来就是肢体的延伸,叶铸只练习了不到一个星期,不说百步穿杨,十米之内也能做到弹无虚发。
只是对于这种中折式的左轮手枪,叶铸实在是不习惯。
半自动手枪也有,勃朗宁在1902年推出了M1903,这种手枪还有个名字叫“马牌撸子”。
马牌撸子的价格虽然贵一些,更符合叶铸的使用习惯,叶铸一次买两支,另一支送给阿虎做谢礼。
“供弹是挺方便,万一有臭子儿怎么办?”
阿虎还是更喜欢左轮,随手又转送给可怜巴巴的玛莎。
玛莎喜出望外,“虎哥、虎哥”叫的可甜了,转头就跟叶铸得意显摆。
小丫头跟着叶铸上了几天班,叶铸一分钱工资都不给,小丫头却丝毫没有被压榨的觉悟,被叶铸吃的死死的。
叶铸已经提前支付了报酬:麻袋一样的肥裤子。
农场的漆刚刷了一半,莫罕达斯的餐厅终于装好了,正式开业。
跟悄摸开业的曼哈顿相比,莫罕达斯的餐厅声势浩大,花篮从前台一直摆到门外,上门祝贺的宾客络绎不绝,莫罕达斯还请了一群印度女人载歌载舞,搞得跟过节一样。
莫罕达斯很恶心,同样12块炸鸡,定的价格是98美分,只比曼哈顿餐厅低了1美分。
阿兴还是沉不住气,提议跟莫罕达斯打价格战。
叶铸不急,看看再说。
叶翔要带人过去砸场子,也被叶铸制止。
“咱家的药酒什么时候能用?”
阿良已经得到确切消息,局长大人的病就是寡人之疾。
叶铸这段时间有点忙,早已把药酒忘到九霄云外。
按时间推算,应该差不多了。
“知道怎么送吗?”
叶铸好为人师,送礼也是一门学问。
“烦请赐教!”
阿良很给面子,别管有没有用,这个情得承。
没有叶铸规划,阿良和路易斯就算知道局长有病,也只会当做谈资,根本想不到还能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这玩意儿需要包装,宫廷秘方,皇室专用。”
叶铸点到即止。
美国虽然不是帝制,比帝制国家更封建,即便华尔街大亨,也需要欧洲贵族装点门面。
大亨都要脸,糟糠之妻不下堂,所谓升官发财死老婆,有心无力也只能望洋兴叹。
如果儿子娶不到贵族老婆,那就补贴一笔丰厚的嫁妆,找个贵族女婿。
即便是贵族里的破落户也行。
清帝国虽然实力费拉不堪,华人有着8000年文明史的加持,好东西还是有的。
药酒如果是以叶家医馆的名义送过去,恐怕局长看都不看,直接丢垃圾桶。
但如果是以“宫廷秘方”的名义送上去,那可就不是180一杯了,有钱都买不到。
确实有钱都买不到。
叶铸泡酒用的材料很稀少,叶家是因为医馆有存货,也才只泡了一坛。
想提高产量就只有去清帝国搜集原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