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山风云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续写

大家边吃边喝,酒酣耳热之际,张医生话渐多起来,他道:“能吃到这样好的饭菜,对普通人家来说,等于过年。时下官府腐败,土匪猖狂,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哇!”此时小强突冒出一言,道:“都是黄本达这个坏家伙,害得我们不得安身!”桌上众人闻之无不震惊。尔后李木匠语重心长地道:“小强啊,以后你要少说这些话。心里面可以恨他,当众人面要少说,免得祸从口出。包括今天你被钱先生相救这件事儿,都不要往外说,要记住噢。”小强道:“大伯,我记住了。”李木匠道:“这样就好。”过一会儿,小强言吃饱离席。李木匠起身取出一只麂腿,要小强带回去给家人尝尝鲜,并捎上几块荞麦面馍让小强带着。小强心满意足地走了。

小强走后,李木匠道:“这娃子啥子都好,就是嘴太碎。我担心他以后要吃嘴的亏,老嘱咐他,不让他听到太多事情。”张医生道:“童言无忌。有一说一,孩子并没有说错话。不过这年头还是谨言慎行为好。”李木匠叹息道:“哎,这世道啊。”两人一时语塞。钱用见此开言道:“二位长辈,我敬你们一杯。”三人一起喝一杯,又斟满。

张医生忽问钱用道:“钱先生,冒昧问一句,听口音你好像不是我们本地人?”钱用道:“我是江西人。”张医生道:“离我们这儿挺远。江西人在外做生意的居多,你也做生意?”钱用道:“不会做生意,学唱渔鼓。”张医生闻说,顿生惺惺相惜之感。他欣喜地道:“那我们还是同行。”钱用惊问道:“老人家也唱渔鼓吗?张医生道:“我不会唱渔鼓,但我和李老哥都喜欢唱孝歌。山村里老了人,都好请我们,一唱就是一个晚上。”钱用道:“唱渔鼓和唱孝歌看起来表现形式不一样,其实技巧差不多。说白了就图个热闹。这样说,我们仨还真有缘分。”张医生道:“有缘千里来相会。要是哪天我们仨能同台唱歌,那才叫过瘾呢!只可惜我和李老哥现在都不唱歌了。”钱用疑惑地道:“这是为啥呢?”张医生道:“也不知道为啥子,就突然没了雅兴。”钱用见张医生颇失意,不便多问。李木匠双手抱头闷了一会,又慢慢地抬起头来,对张医生抱愧地道:“张医生,是我对不住你呀!”张医生道:“老哥说远了,只能怪黄本达这畜牲,是他偷走我们的快乐。战勇最近可有消息?”李木匠痛苦地摇摇头。

钱用静听两老对话,心知他们忧愁啥子,却又插不上言。最终李木匠忍不住对钱用道:“钱先生,自从遇到你,我就像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有件事想请你帮忙,不知咋向你开口。”钱用道:“只要用得着,伯伯尽管吩咐。”李木匠道:“你也看到了,我和张医生是儿女亲家。可恼的是,就在我们为孩子筹办婚事时,我儿子李战勇突然被黄本达土匪拉去了,两年多杳无音信。秀秀没过门,却对我们不离不弃,用心照顾,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钱先生救我老伴,是我的大恩人,老汉还想请你搭救我儿子李战勇。”说着泪眼汪汪给钱用跪下。

钱用连忙一把拉住李木匠,毫不犹豫地道:“伯伯请您放心,这事我会尽力帮忙。”张医生道:“钱先生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钱用见话已说开,便如实相告道:“张医生不必客气。实不相瞒,我是鲍峡赤卫队军事教官,这次乔装渔鼓丐,就是为剿灭黄本达匪帮而来。搭救战勇是我应尽之责,请你们放心,我会倾心尽力。昨儿黑我和李老伯聊一宿,今天又有幸遇到你,真是天意。我对这儿情况不熟,还望二位长辈鼎力相助。”二老齐道:“好说了,只要用得着,一定尽力。”这时秀秀服侍婆婆吃过饭、喝罢药睡去。一切安排妥贴后,她才开始吃饭。当见到桌上三人已醉眼朦胧,又一一安顿他们去歇息。自己则去厨房涮洗锅盆碗盏。

钱用醒来时,已是下午申时时分。李木匠与张医生已起床,正与秀秀商议咋个护理病中婆婆。秀秀说,婆婆病情危重,身体虚弱,需要照护一段时日再回去。张医生同意。可李木匠言自己可照料老伴,让秀秀和张医生放心。最后还是决定让秀秀留下伺奉婆婆。钱用欲走,李木匠挽留不住。二老为钱用指明去平顶山路线。临行时,秀秀含着泪从身上掏出一块“龙凤呈祥”白色玉佩交给钱用,抽泣道:“钱先生,这些年不知战勇咋样,你要是见到他,请把这块玉佩转给他,就说秀秀一直在等他。”钱用道:“秀秀一片真心,我保证带到。”这正是:

一个李战勇,牵动两家人。不闻斯人音,众人心焉宁。二老殷殷嘱,秀秀切切叮。定不负重托,一诺值千金。

钱用走后,张医生道:“我也要回去,有许多病人正等着我呢!”李木匠见两人坚意要行,便道:“既然是这样,我也不强留,送你们一程吧!”三人沿着上横山那条路行走。至寨顶,张医生向西走,钱用向东行。三岔路口上,三人难舍难分。俗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木匠与张医生道:“钱先生,去平顶山路远山高,千难万险,祝一路顺风,我们静候佳音。”钱用道:“二老保重身体!”三人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