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三惨案

在山东省会济南趵突泉公园东侧马路旁,矗立着一座醒目的“五三惨案”纪念碑,记录着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

“五三惨案”纪念碑

1928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合流以后的国民党,仍然打着孙中山先生的旗号继续“北伐”。4月初北伐军逼近济南,奉系军阀败退。日本人担心会失去在山东的特权,4月30日,日军福田彦助部借口保护侨民开进济南。5月1日,国民党军队进入济南。5月3日,日军寻衅开枪打死中国军民多人,并向济南大举增兵,重炮轰击济南城。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北伐军撤出济南。日军占领济南以后,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军民数千人被日军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国民政府派出蔡公时等前去交涉,竟被侵略军割耳剜鼻,同其他16名外交人员一起被残忍地杀害。济南城遭到严重破坏,在日军占领下变成恐怖的地狱。爱国学生成了日军迫害的重点对象,学校办不下去,北园高中的老师和同学全部疏散。从此,季羡林失学了,蜷伏在家中,心里极其郁闷。

有一天,表兄孙襄城来到季羡林家。他们不但是表兄弟,而且是同学。两人聊着聊着,很自然地谈到了学校。好久没学可上了,他们都很怀念上学的日子。现在日本人来了,学校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们决定去北园看看。两人步行十多里,来到北园,只见偌大的校园静悄悄的,仅剩下一个工友看门。他们向工友打听学校的情况,才知道还有一位英文老师没有走,就是尤桐老师。他们来到尤老师的宿舍。尤老师是南方人,不知什么原因还留在学校。他见学生来看他,很受感动。师生一起谈时局,谈日本兵的残暴,抱怨国民政府无能,接着又谈学校,相互打听老师和同学的下落。他们看不到希望,心情十分凄凉。尤老师鼓励他们坚持自学,别荒废了功课,说学校早晚有复课的一天。那天,师生交谈了许久,从此季羡林便再没有见到尤老师。

在日本军队铁蹄下,济南老百姓战战兢兢,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季羡林亲尝了当亡国奴的滋味儿,心里苦闷极了。1993年,他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在谈到这一段经历时写道:

日寇占领了济南,国民党军队撤走。学校都不能开学,我过了一年临时亡国奴生活。此时日军当然是全济南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统治者。同一切非正义的统治者一样,他们色厉内荏,十分害怕中国老百姓,简直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天天如临大敌,常常搞一些突然袭击,到居民家里去搜查。我们一听到日军到附近某地来搜查了,家里就像开了锅。有人主张关上大门,有人坚决反对。前者说:不关门,日本兵会说:“你怎么这样大胆呀!竟敢双门大开!”于是捅上一刀。后者则说:关门,日本兵会说:“你们一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不然的话,皇军驾到,你们应该开门恭迎嘛!”于是捅上一刀。结果是,一会儿开门,一会儿又关上,如坐针毡,又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情此景,非亲身经历者,是决不能理解的。

我还有一段个人经历。我无学可上,又深知日本人最恨中国学生,在山东焚烧日货的“罪魁祸首”就是学生。我于是剃光了脑袋,伪装是商店的小徒弟。有一天,走在东门大街上,迎面来了一群日军,检查过往行人。我知道,此时万不能逃跑,一定要镇定,否则刀枪无情。我貌似坦然地走上前去。一个日军搜我的全身,发现我腰里扎的是一条皮带。他如获至宝,发出狞笑,说道:“你的,狡猾的大大地。你不是学徒,你是学生。学徒的,是不扎皮带的!”我当头挨了一棒,幸亏还没有昏过去,我向他解释:现在小徒弟们也发了财,有的能扎皮带了。他坚决不信。正在争论的时候,另外一个日军走了过来,大概是比那一个高一级,听了那个日军的话,似乎有点不耐烦,一摆手:“让他走吧!”我于是死里逃生,从阴阳界上又转了回来。我身上出了多少汗,只有我自己知道。

这是多么恐怖、多么屈辱的日子!在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同时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季羡林的屈辱和愤怒只能靠一支笔来宣泄。不久,他的第一篇短文《文明人的公理》写成了,发表在1929年2月天津《益世报》上。这篇文章描写了日本侵略者制造“五三惨案”,在占领济南期间横行霸道、抢夺中国老百姓财物的悲惨一幕,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憎恶和辛辣讽刺。“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同样可以造就作家。《文明人的公理》是季羡林的处女作,他成为当代著名作家,应该是从那时发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