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朕成了暴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朕的忠臣是谁?

夜幕降临下来,白天得到惊喜,又受到惊吓的朱翊钧坐在乾清宫内,随意地阅看着奏疏题本,但思绪却不时地飘飞。

穿越就满级,这泼天的富贵也是没谁了。

尽管对历史不是那么精通,如那些穿越前辈一般,连个历史上不起眼的人物,不重要的小事,也能如数家珍。

但朱翊钧凭借后世的知识,依然有信心做好皇帝这个终身的高薪工作。

开局两件事,先弄死努尔哈赤,再早作准备,等着打败小本子。嗯,也叫抗倭援朝。

两件大事干成,这天下就差不多太平了。少说,能为大明再延寿百年吧?

至于小冰河期对于大明的影响,种地瓜、土豆,还有玉米呗,应该能挺过去吧?

有耐寒耐旱的作物,再开发东北,缓解中原人地紧张的矛盾。

甚至于,可以向南洋进军,抢占地盘呗,有穿越前辈们的经验,谁不会呢!

没错,在朱翊钧看来,就是这么简单。抓重点嘛,等大权在握,交代下去就完了。

凡事都要皇帝事必躬亲,那还要大臣做什么?

大明董事长,干活儿的有下面的经理,又不是皮包公司,要自己啥事儿都干。

“打仗有戚继光,有李成梁,应该还有其他的猛将,一时想不起来,可以慢慢地找。看到名字,或许就能回忆起来。”

朱翊钧穿越时间尚短,还没搞清楚大明现在的情况。

何况,有啥都干了不嫌累的张先生,也用不着他操心。

“张居正嘛,算是为了改革而鞠躬尽瘁,也为大明朝带来了生机。但其改革中的问题也不少,需要修正和调整。”

“可是,张居正已经听不进去任何的反对意见。尽管很多反对者都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私利而攻击改革。”

“但也有一些人确实指出了政策上的问题,在为民而呼。一概以政敌进行打击,反倒失去了可以改正的机会。”

朱翊钧的心情渐渐稳定下来,对于奏疏的阅读和理解,也开始从表面而逐渐深入。

现在,这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

锦衣卫他还不太了解,东厂则握在冯保手中,他现在还没有干翻冯保的实力。

关键是李太后、张居正、冯保,是稳固的铁三角,朱翊钧根基不厚,现在还动摇不得。

但再有几个月,随着张居正的病逝,李太后退居后宫,收拾冯保这个太监,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现在的朱翊钧,显然是失望的。群臣所上的奏疏,已经没有敢于批评张居正改革政策的。

万马齐喑哪,这就让朱翊钧很是苦恼又无奈了。

一个理工科大学生,学到的历史也只是书本上的那些,以及影视剧中看到的。

要么浮皮潦草,要么夸大改编,少有会深入到解析张居正改革弊病的程度。

“看来,待张居正逝世后,还是要显露出朕的不满,让那些隐藏起来的反对改革者蹦到明面上。”

“是真的兴利除弊,还是潜伏极深,是受损的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在清算翻案,就都昭然若揭了。”

朱翊钧打了个哈欠,经过这些天的静心思考,他终于有了大概的计划。

自身的缺陷是明显的,朱翊钧看着那些大臣的名字,除寥寥几人外,都很陌生,更不知道其禀性和才能。

说白了,朱翊钧是乏人可用。

准确地说,是不知臣子底细。

不知谁忠谁奸,谁廉谁贪;

谁是改革的拥护者,谁在背后咬牙切齿,等着反攻倒算。

说来也有些好笑,朱翊钧更详细的历史知识竟是来自于网络小说和影视剧。

比如,陈新、黄石、邓香菇,他是非常熟悉。还看过《明朝那些事》,这个看来是最有用的。

“是我穿越得太早,那些名人大家还没成名成家?”

朱翊钧有些郁闷,但还是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又记录上了两个名字。

小本本上第一个记录的是戚继光,第二个是李成梁,这应该是朱翊钧最熟悉的名人,可堪大用。

估计学过历史的,也都知道戚爷爷和李大帅,实在是太有名了。

第三个是潘季驯,治河名臣,历史上都相当有名,朱翊钧很有印象。

第四个是王国光,现任吏部,及时有效地落实“考成法”,全心全力辅佐张居正,是张居正重用和信任的人。

他编纂了一部记载国家财政收支的专书——《万历会计录》。

这可是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使全国各地的赋税收支有了稳定的参照系数,不致形成大起大落的现象。

同时,《万历会计录》也是张居正变法推行“一条鞭”法、革新赋税制度的得力依据,对张居正改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下面的名字还有方逢时、凌云翼、曾省吾、劳堪等人,都是张居正重点任用的官员,属于改革集团。

朱翊钧已经决心要深化改革,比张居正走得更远,自然需要改革派官员的助力。

而新加上的名字一个是于慎行,另一个是沈鲤。

这两位则是万历熟悉的,曾经是他的讲官,也就是老师。

于慎行因为在万历六年上疏谏夺情,触怒了张居正,被迫以疾病为由辞归乡里。

沈鲤则因为父母接连去世而回家服丧,于万历九年,也就是去年返回朝廷,晋升为侍讲学士。

朱翊钧记录名字,也只是备案。是否能用,还要观察之后再作决定。

其实,朱翊钧更希望自己身边有个狗头军师之类的人物,能够指点自己,出主意想办法,来对付那些道貌岸然的文官。

可惜,现在也只能是记录在案,并不能做什么。

尽管朱翊钧自认为已经找到了张居正改革政策中的一些问题,但也只能先等下去。

“张先生啊,你真的如一座大山,压得朕啥也做不了。”

朱翊钧轻轻地叹了口气,翻过小本本,看着上面记录的大反派的名字。

第一个毫无疑问是努尔哈赤,俗称老奴。

现在只能算是小奴,一点名气都没有,更谈不上对明朝的威胁。

目前,明朝的边患主要还是蒙古诸部。

土蛮部算是最有威胁的,动辄数万骑出动,去年更曾以十万骑之众围攻广宁。

当然,古代的文字描述不够严谨,每每用虚数,常常有夸张之嫌。

女真人也是辽东的边患,但强势部落是海西的叶赫部。

建州女真则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也就是历史上“建州三卫”。

而努尔哈赤连一卫也没有,至少,在朱翊钧最近阅看的辽东女真资料中,没有看到努尔哈赤的名字。

“估计顶多也就十来个人,七八条枪。”

朱翊钧露出轻篾鄙夷的冷笑,已经决心尽快弄死这个大明最凶恶敌人,手上沾满汉人鲜血的刽子手。

努尔哈赤不死,朱翊钧睡觉都不踏实。

哪怕女真人仍然是辽东之患,可能会蹦出比努尔哈赤还凶的家伙,也不会改变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