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医:我带着后世诊所穿越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04/52963604/b_52963604.jpg)
第78章 林韧谦的第一把火,隐藏的赤脚医生计划 ?(日常剧情结束!)
放假前最后一天,林韧谦带着自己的计划书来到了杨厂长面前。
杨厂长正在收拾自己的文件,看到了林韧谦走进来后,招呼了一声:
“韧谦,坐!有什么事?”
林韧谦交出自己的报告书。大概是十六页纸,一万字。
杨卫国暂时把杂事放一边,看到了计划书:
上面写着:《关于定向培养速成厂医的若干办法》
杨卫国翻了翻大概,最后看最后一页!
凝神了许久说:“医生也能速成嘛?”
林韧谦摆了摆手:“那不是没办法嘛?
我这边给您打了一年的报告,您这边倒也给我抓医生来啊?
医专,高专中专我都不嫌弃,但不是没人来嘛?”
杨卫国老脸一红,除了林韧谦这个呆瓜不知道为什么来厂里外,医专生确实要不到。
毕竟从四九年年开始恢复招生工作。
五二年十年一贯制的第一批学生要到六三年毕业。
这时候才能说人才相对不稀缺了。
也就是从绝对稀缺到相对稀缺,然后也是下乡的一部分诱因。
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就业,只能下乡了。
“那为什么要招收退伍军人定向培养呢?城市里也有许多中学毕业没升学成功。”
“那招城市的这些人,怎么招才公平?毕竟现在刚刚施行了政策了!”
杨卫国不说话了,他刚刚确实有私心。
(他没私心也不会带着厨子上门给领导做饭。)
“我主要是定向招朝鲜战场的退役军人。
国家是能解决一部分人,但其他没有残疾但少个指头的怎么办?
况且厂医有我带领,对于他们的要求就不高了。”
“先招十五个吧,要求农村户口。
之后要是不成材,有一手医术下乡当卫生员也是能养活自己的。
招城里的,要是留不下来还怨恨我,这何必呢?”
林韧谦想了很久,光明正大扛出赤脚医生计划,他这个小胳膊扛不住。
他哪怕是当上厂部长也是人微言轻,直接用成绩证明!
这份计划大有可为。
杨卫国肯定没看出来,多半是以为自己要把医务部扩充起来。
但他林韧谦怎么会局限这里呢?
杨卫国答应给上面打报告,毕竟林韧谦这个部长没带厂长的职务,哪怕投上去也是······
厂休息日,林韧谦照常来坐诊一天。
到了中午,午休时侯,唐教授把林韧谦招呼到一边。
“老师,您这边有什么事?”林韧谦问道。
“韧谦啊,你给上面打报告要培养一些速成卫生员?
医疗怎么能速成呢?
至少也要四到五年的专业教育,这还算少的!
十一二年的教育才能勉强保证质量!”唐教授严肃道。
林韧谦倒是没说,大学都培养过速成医生。
六五年,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
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
“医学教育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要知道协和可是一直都是八年制度,比医科大学五年还严格。
“对对对,韧谦,医疗速成是不好的。
当年长征路上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母亲也是亲身经历过的。”
李院长接话道。
“听说你要培养十五个速成医生?
既然要培养十五个了,也不在乎再多几个吧?”
“正好,上回你不是指点过我们这边的住院医吗?
一事不劳二主,咱们对你这个针灸止血针灸麻醉也很感兴趣···”
“我在教导学生,老李,你这边还顺着他说话!”唐教授不乐意道。
“你能改变林韧谦主意?
他要是听你话就不会和娄家的那个小姑娘在一起了!”
李院长顿时不乐意了,
“况且,林韧谦是我们协和六级医生!
工作自然由我这个院长安排,我安排他给住院医后辈培训怎么了?
以往我觉得林韧谦每天在轧钢厂上班,星期天休息一天还来坐诊太累。
不好安排活,没想到···”
林韧谦人不好了,本来安排在档案馆做翻译。
直接用诊所机翻再人工修正,一天也忙活两三个小时,拿着百来块工资,结果···
唐教授没有搭理李院长,看着林韧谦正色道,
“韧谦,我年纪大了,学校又给我分配了两个硕士。
我带不过来,你给我带带你师弟师妹?”
“不是,我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啊!
您这边是纯中医,我怕给人带坏了。”林韧谦踌躇道。
他自己都还是个博士,连教授都不是!怎么带硕博生?
“你的实力,我认可的。这两个都是妇科的哈!
你不是后来也拜了个师父吗?
听说擅长治疗贵重病!对口!!”唐教授呵呵笑道。
“不是,唐老师,您这个治《内经》学伤寒的教授。
怎么收的学生是妇科的?”林韧谦有些不理解。
唐教授的内科水平很高,尤其擅长伤寒,林韧谦的桂枝汤功底多半都来源于老师。
“咳咳咳,这不重要。”唐教授老脸一红,岔开话题道,
“正好你现在要带学生,总需要助教帮你打下手吧?
到时候你抽空每周教导一两个小时解答疑惑就行,硕博生是有自学功底的。”
李院长看到林韧谦有些审慎,于是朝门外大喊一声!
“你们两个还站在外面干嘛?进来!!”
“林科长,这是我们医院今年毕业的优秀住院医……”
林韧谦看了两人,不是上回自己教过的吗?
“老唐,我都把人带过来了,你这边可比我慢多了。”
李院长得意的看了一眼唐教授,气的唐教授差点没脑溢血。
“这教什么呢?都毕业了。”林韧谦懵了。
“林老师,我是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中医方向)毕业的。
我报了唐老师的硕博连读班,听说能传授针灸麻醉和止血技术。”
史招站出来道。
“啊?”
林韧谦差点没晕过去,“老师,您这不是虚假宣传吗?
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不和我商量?”
“商量什么,我教你伤寒给你开四物汤和桂枝汤小灶的时候,你也没拒绝。
我们学校是不能搞师徒传承的,但我一直把你当我大弟子的。
带带师弟师妹又怎么了?”唐教授红着老脸硬撑道。
“就是,老唐当年可是真把你当关门弟子的。
主要是学校不能搞私传,所以才没收你当弟子。”李院长也帮腔道。
“但我真的带不了太多人,带速成卫生员和全科医生是不一样的。
人家跟我学,我的绝技总要教吧?西医的术式,中医的汤药···”
林韧谦苦笑道,这些一两年可教不完。
“你都准备带十五个了,也不差我们这四五个。
我们协和两个针灸的,老唐手里有两个妇科的。
要是协和有硕士,我直接给你下命令了。”李院长笑眯眯的说完。
“又不是让你一年教完你怕什么?、
硕士读个三四年,博士读个六七年很正常。”
唐教授一脸我看好你!
卧槽!让我教十年?
白天他们上台挨批,晚上看我在讲台上给他们上课吗?
林韧谦气得浑身发抖。
“轧钢厂的林院长,协和的林科长,下面的医生都看着你呢。”
李院长好心提醒道。
“哎,下不为例。”
林韧谦起身拿起了有协和标识的白大褂,带上自己的别针,边穿边朝外走去。
“不是,你去哪?”唐教授和李院长同时问道。
“带学生啊,难道还在这搞翻译吗?”
林韧谦回了一句看向史招问道,“我的诊室在哪里?”
“您和我来。”
史招带路,张轩紧紧的跟了上去。
唐教授和李院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笑意。
他们算是摸透林韧谦的性格了,他看起来很被动。
但你要是和他好好讲道理,他还是会听的。
毕竟,你一个月就在协和上四天班?
还拿一百多的工资,你自己也理亏啊!
但林韧谦忙忘了,他的待遇是用国家保密配方换的,是可以不上班的!
协和二楼。
林韧谦走到诊疗室门口,却愣住了。
两间连在一起的都写着他的名字。
“林老师,一间是史招的。
一间是我的,您轮流坐诊。”
张轩笑眯眯的说道。
“别一口一个林老师,你们都比我大十来岁。
我听着别扭。”林韧谦叹气道。
“这哪能呢?”张轩正色道,
“师徒就是师徒,您可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三节两寿还要来的。”
“太讲礼了也不好,你老师我就是例子。”
林韧谦指了指他,又叹气道,
“医学生艰难啊,尤其是协和毕业的医大学生。”
协和对维持其顶尖地位的八年制极为珍视。
建国后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拒绝扩招。
拒绝了三到五年制的课程设置,付出了巨大代价。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张孝骞副院长一直是八年学制的坚定维护者。
在协和医学院三度停办后,上书呼吁。
一个反动权威,一个维护旧制度,都下乡支持医疗了。
协和医学院坚持实行精英教育,学制长达8年,先要读3年预科。
每年一共就招几十名学生,可说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里的学霸。
(一直到当今还是,即使别的医学院扩招到数千人,协和医学院还是每年只招90人)
当年的考题之难,简直是今天各大学名校都绝对不敢想象的。
比如1949年的英语考试,其中的一道大题。
是要求用英文写出《桃花源记》。
既考了古文底子,又考了快速译成英文的能力。
3年预科读下来,从数、理、化、文、史、音乐、美术、书法诸方面的知识积累。
到树立起“患者至上”与“奉献”的医学观念。
再到心理学上的适应与认可。
大约就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转升到医学院本部。
开始进入医学专业的学习,这回是全英文教学了。
像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一样严格,直到1950年以后才改为中文教学。
早8点从宿舍到学校,12点过后下课,赶回宿舍午餐。
午休不超过半小时又赶回学校。
下午2点开始实验课,规定5点结束。
有时却拖得很晚,有一次直到午夜1点做出实验结果才罢手。
6点晚餐,饭后到图书馆自习,晚10点图书馆闭馆。
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到12点以后才休息。
考试前更是紧张,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复习功课。
由于学习过分紧张,同学们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
还有的得了结核病,学校方面为此提高了伙食标准,并补贴了伙食费。
老协和实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
一门必修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被开除。
而那里的及格线不是通常的60分,而就是协和“霸道”的75分。
他们就是协和医学生,对艰难深有感触。
但在林韧谦的角度来说,他们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就有人要,后世的哪个医学生不读研?
本科生只能去镇卫生院当个外科或内科医生。
哪怕是县医院都要研究生!
读研出来,再规培轮训,基本也就三十了。
运气不好三十二三也是有可能的。
林韧谦就是没读研,在小区门口开个诊所,甚至比他转行的同学更被嘲笑!
林韧谦坐在针灸诊疗室内,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
“你们真打算跟我学习,学十年也不改?哪怕最后也毕不了业?”
“是,能学到最好的技术,毕不了业我们也认了。”
两人点头。
“那行,你们既然有这决心,那我们就正式上课了……”
林韧谦丢下一句话后,转身出了办公室,走去他个人的办公室——拿资料。
张轩看着他的背影,身体不由颤抖了一下,“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
“我也有。”史招苦笑道。
十分钟后。
林韧谦回来了,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笔记本。
“这是我下乡义诊时收集的医案,本来是放到协和整理的。
正巧,你们来了,师父有其事,弟子扶其劳!
我没给你们上课的时候,这些,你们要完成。
你们就按我之前的整理,我整理了一百多个了。
你们两一人三百个,有余力五百也行,要用心!我要考的!”
“老师,那就是每天十个?”张轩吞了口口水。
“太少了吗?也对,协和的学霸的能力不止这点···”林韧谦诧异道。
“不不不,太多了。”史招急忙道,
“老师我们白天要跟着您学习,晚上……怕是时间不够。”
“你以为研究生这么容易毕业吗?”林韧谦坏笑道,
“我只有一个要求,独立完成,一天十个病案,加起来也就两千字。
你们是整理我的病案,是理解我的思路,完不成就是你们不想来我这。
早上可以迟到,但医案要完成,你们两到齐了,我再上课,自修为主!”
史招和张轩对视一眼,突然有些明白林韧谦那句话了。
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