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5章 乌程乱局
值得一提的是,协助刺客的郎都,并不是孙氏的人。
孙贲只知道,这是一个很容易被策反的人,于是将信息提供给了刺客。
至于信息的来源,就只有吴景与孙贲二人知晓了。
做出刺杀朱治的决定后,他们便立刻召集诸将,散布朱治已被严毅杀死的消息。然后下令全军将士头裹白巾,打着为朱治复仇的旗号,向乌程快速推进!
朱治在孙氏内部人脉极广,声望卓著。闻知他的死讯,众将无不怒发冲冠,对严毅恨之入骨。誓要屠尽严氏满门,为朱治报仇雪恨。
一时间,吴景军士气大振,杀气腾腾地直扑乌程。一路烧杀劫掠,掳民充军,推进极快。
这就明显是借‘朱治之死’,堂而皇之地行劫掠之事了。
但是这次,没有任何一个孙氏宿将站出来反对。每个人都清楚,一旦攻克乌程,近来情绪极度不稳的吴景说不定就要屠城。
朱治的死讯,在孙氏内部形成的冲击实在太大。谁敢在这个时候阻挠半句,立刻就会成为众人声讨的对象。
短短一日内,吴景军推进三十里,距离乌程已不足二十五里。
严白虎惶急之下,匆匆给严毅去了一封书信,便直接放弃了运城。将运城守军尽数调至乌程,又征调严、徐二族族兵及城内城外的民夫、军奴,勉强凑了一万一千军,依托乌程西线的营寨和坞堡固守,试图延缓吴景军的推进速度。
这个部署正是严毅参照钱塘之战做出的决定。因为严氏一旦退守城池,立刻就会失去兵源,成为一座孤城。届时占据地利的吴景,便可从容阻截各路援军,再用他那套掳民攻城的方法攻克乌程。
而严氏只要能在西线形成拦截,便可向乌程各乡各里征派兵役,得到一些兵员上的补充。
乌程百姓虽然对严氏不满,但这种不满在严毅最近两月的举措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吴景的残暴已经深入人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除了那些逃离乌程、躲避兵祸的百姓外,留在乌程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心向严氏的。在严氏给予的重赏、保护土地的利益驱使以及对吴景军的仇视下,部分百姓选择了加入严氏军伍,抵御吴景。
于是,吴景军遭受了自攻克永平以来,最顽强的一次抵抗。
严白虎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当真是豁出去了。第一时间便将乌程各个豪族的族长、族老‘请’至严府,严密看守,若有异动,立即斩杀!然后才亲率族兵,赶赴前线。
吴、严两军在乌程以西的二十五里区域内,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厮杀。
吴景军的战力虽然明显胜过严白虎仓促捏合的部曲,但守军占据地利,拼死抵御,也给攻方士卒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也仅仅只是一些麻烦而已,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守军节节败退,被逼至乌程以西十五里之内。就连乌程与白虎城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了。
正是在这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吴景收到了王朗战败的消息和许贡发出的刺史之令。
对于王朗的战败,吴景和孙贲都是愤怒到了极点,恨不得将王朗挫骨扬灰!若非王朗给了他们拖住严毅一段时日的假象,他们又怎会不惜杀死朱治,也要一条道走到黑?
这种被猪队友拖后腿的糟糕感觉,他们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已经连续经历两次了!
先是朱治溃败,给正在兴头上的他们当头浇了一桶冷水。当他们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弄死严氏时,王朗居然又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吴景彻底怒了!张真没有被他当场砍死,真的是八辈子祖宗在保佑。
面对孙贲的一再询问,他瞪着一双赤红的双眼道:“战机稍纵即逝,不可迟疑。立即给袁术去信,让他以所持符节下达攻伐乌程的敕令。传我军令,大军加速朝乌程推进,务必赶在敌援军抵达之前,围困乌程!”
孙贲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眼下唯有攻克乌程,才是破局的唯一办法。既然已经迈出这一步了,就只能坚定地走下去。天若弃我,我便逆天。天若阻我,我便弑天!
他思索片刻,再度问出那个令他极力想要回避,却又避无可避的话题:“阿舅,钱塘那边一直没有看见朱治尸首。如果朱治未死,该如何应对?”
吴景沉默良久,内心生出几分悔意。望向孙贲的目光中,罕见地透出一丝慈爱:“我老了,离死不远。朱治若是未死,我自会给众人一个交待。你还年轻,尚有大好前程,绝不能与这件事沾上关系。记住我的话,这件事你一无所知,知道么?”
孙贲浑身一震,眼眶渐渐湿润,重重跪倒在吴景面前。
当晚,张真赶回吴县,添油加醋地在许贡面前说了一通。
许贡勃然大怒,即便以他的涵养,也不禁气得踢翻了一张案几。
缘于汉帝国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威重,他对刺史之令抱着极大的期许。认为自己坐拥大半个吴郡,再借助刘繇之势,当可逐步稳定江东局势。却不料吴景的耳光来得如此之快,几乎要将他扇懵了。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许贡背负双手,气得在屋内来回走动,眼神中渐渐凝聚起一股凌厉的杀意。
他唤来李义,吩咐道:“给祖郎、王朗、许昭、韩佑、潘虎、方由、苏昂发去刺史令,命他们即刻率军讨伐吴景!”
李义吃了一惊,小心翼翼地道:“府君,仅凭刺史之令,恐怕很难调动这些人。尤其是王朗,此人刚刚败于严毅之手,恐怕...”
此话顿时又戳中许贡痛处,他气急败坏地道:“快去!”
李义缩了缩脖子,不敢多言,转身离去。
许贡又将他叫住,沉声道:“速速调集各部兵马,我要亲征吴景!”
李义对这一点倒是十分赞同,眼看乌程危在旦夕,若再不发兵去救,吴郡局势随时可能崩坏。
事实上,在严毅许诺众多好处后,他便想劝许贡出兵了。只是许贡对刺史之令抱着盲目的期望,试图再现汉廷的权威,以令服人。这下好了,被打脸了吧?
...
就在乌程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严毅正乘着车驾,巡视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