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娇妻:县令达人夜夜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6章 上门

安家人吃过早饭,便忙各的去了,安苓如带着安大成和孩子去了桐花巷的李秀才家,而安福生去了店里,林兰月则是在厨房做串串。

店里面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所以早饭之前要做串串,之后也要做,做完了然后送到店里去补货,要忙到傍晚才关店门。

虽然忙碌了些,但是想到红火的生意,大家都是发自心底的开心。

这还是不做夜市的情况下,若是家里人手够,说不得他们还要做夜市。但想想家里有限的劳力,他们便暂时放弃了做夜市生意。

他们几个停在了门前,分别整理了一下各自的着装。

“你们等下一定要有礼貌,不要给先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安苓如笑得温和,同几个孩子嘱咐道。

包括安大成在内的几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安苓如这才放心地开始敲门,这般作态倒是有些体验到了现代爸妈送考的紧张。

咚咚——咚咚——

住在里面的人,听见了敲门声,往外来开门了,一见这四人,有些疑惑地问,“你找谁?”

说话的是个穿着绿色裙琚的年轻妇人,她打量着这奇奇怪怪的四人组合,没有别的意思,实在是那个人高马大却明显智商不正常的壮汉太惹人注目了。

安苓如微笑着说:“我是县令大人府上的厨娘安氏,大人为我介绍了李先生为我家的几个孩子启蒙。”

她说完这些,绿衣夫人也想起来自家相公是说过这事,便大开门,招呼道,“你们快进来吧,我夫君此时正在书房念书呢。我去喊他。”

一行人进了院子,在李夫人的招待下,他们坐到堂屋里等刘秀才。

“相公,安氏来了,在堂屋等您呢。”李夫人进了书房,轻声细语地同李秀才讲道。

李秀才放下手里的书,整理了下衣衫,“走吧,去见客。”

这安家的孩子,他也不曾见过,没有什么喜恶。这是县令大人同他讲的这事,说是给几个孩子启蒙,不费时间,就当做读书累着了的消遣,还能挣点束脩补贴家用。

当然孟延宣话里虽然说得很随意,但是李秀才可不是一个混日子的人,也不是一个为了金钱就能放弃节操的人。

李秀才一身常见的书生打扮,书卷气息浓厚,但他还不到三十,所以看起来没有那股老学究的迂腐气息。

他一进屋,安苓如就带着几人同他见礼,“李先生好!”

“嗯——”他点了点头,让他们坐下。

“这几个孩子可读过什么书?”李秀才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并没有觉得不能教导女子读书,所以他问的是几个孩子,而不是两个孩子。

“回先生的话,我教过他们识字,会读三字经了。”安苓如向他汇报着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但也仅仅只是会念而已,我并懂这些,所以没有和他们讲解其中的意思。”

这有些难为情了,但也确实是事实,她确实没有学过三字经,虽然凭借着文言文功底,也能翻译一下,但是怕有偏差,所以她都不敢解释句意。在她小时候,可不是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啥的启蒙,她们那是读幼儿园啊。

看着眼前有些拘束的姑娘,李秀才想了想,她不过是个厨娘,能识字做好饭就不错了,便也不计较这些。

他和善地问几个孩子道,“性相近,习相远,你们说是什么意思?”

安灵然摇了摇头,有些紧张地捏着自己的衣角。

而安衍生、安庆生两兄弟却开始了头脑风暴,看着抓耳挠腮在思考中的两兄弟,李秀才也不急着催他们,而是笑得和蔼地等他们的答案。

“我认为,性相近就是指性格相近,习相远就是说每个人的行为相距很远。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说,性格差不多,但行为习惯却差得很多。”安衍生是哥哥,所以他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李秀才点了点头,也不作点评,然后看向安庆生。

被老实看着的安庆生有些紧张,鼓足了勇气道:“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是善良的,所以才有后面那句性相近,大家天性都是善良的,所以很相近。”

“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他们的行为有所偏差,相距甚远。”

这一番话,让李秀才的笑也深了几分,但也不作点评。

最后,他同安苓如说:“这几个孩子都不错,可以在我这里学习。”

听闻这话,安苓如大喜,仿佛自己的孩子高考被录取了一样,她激动地问:“这是真的吗?”

得到他肯定的点头,她的心简直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对几个孩子说:“你们赶紧同老师见礼!”

安衍生等人都规规矩矩地向李秀才行了一个弟子的礼,虽然动作稚嫩,但眼里都是郑重,这看的李秀才很满意。

只不过那比他还要高一头的安大成,也在对他行弟子礼,就让他有些诧异了,他看向安苓如,“这是?”

“这是我们的大伯父。”安苓如这才想起来,还要求先生收下大伯父呢,“他因为小时候受过伤,所以智力不正常。”

“还请先生也能收他为徒。”

“先生,大伯父他很乖的,不会捣乱的。”安灵然帮着说话。

双胞胎兄弟也担心先生不愿意收大伯父,急着帮腔,“是啊,是啊。”

“每月一两银子的束脩,姑娘确定要送他读书?”李秀才有些不解地问安苓如,在他看来,让两个弟弟读书是光耀门楣,供妹妹读书是友爱妹妹,但是这个,智力有问题的长辈,他就有些看不懂了。

知道他是对安大成的智力有所顾虑,安苓如肯定地说:“我们是一家人,大伯父只是智力有问题,都说读书可以明智,说不定对他病情有帮助。”

“每月一人一两银子的束脩,我们家是定不会短少先生的。”

这本也不是钱的事,李秀才把目光投向安大成,问道:“你可识字?”

过了很久,安大成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在问自己,他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