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君王:朕的后宫绝世倾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8章 曹操的智略

城关内一众守将怒不可遏,几乎恨不得立时打开城门,冲将出去,与那城关下的秦军拼杀一番。

但是曹操却面色冷静,盯着下方的人头,随后故意发出哈哈大笑,而后喊话道。

“一无名之辈,也想要让本帅投降,本帅自率十万精兵驻守灵渠关内,纵然你秦军百万,也难破我城关。尔等能破博望城关,无非是用了一些鸡鸣狗盗的腌臜手段罢了,可耻可悲!”

曹操一番话,直说得下方那个皮肤黝黑的年轻将领有些恼怒。

他当即一挥手,便让三万大军攻城。

箭矢顿时朝着城墙之上飞射而来。

曹操弯下腰,躲到城墙下方,神色冷静地分兵,开始守城。

那守城副将有些慌张,张嘴就要让所有的兵士到城头来。

曹操却制止了他,故意只派了大量的兵士守住左侧的城关,让右侧稍显空虚,然后不断地向下射箭,放滚木流石等武器守城。

一番苦战,直进行了三个多时辰,城下血流成河,城关内的守城士兵也死伤了千余人。

而这,还仅仅只是三万秦军的第一天的攻势而已。

晚间,大殿内,灰头土脸的守城副将略有些无奈说。

“大元帅,今日秦军攻城时,为何不唤夏侯将军从背后杀出,我们开城杀出去,两相夹击,这三万秦军必然大败而归。”

曹操摇了摇头。

“本帅自有方略,你无需担心。”

雨化田也有些疑惑,询问道。

“不知大元帅有何方略?”

曹操看了雨化田一眼,带兵出京之后,曹操便有些放飞自我,各方面战事,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

但是雨化田终究是皇帝陛下派来的监军,而且通过这段时间与皇帝陛下赵洛的接触,曹操早已发现了这位陛下的深不可测,所以他自然不敢在监军面前装架子,索性淡淡开口说。

“本帅打算,多派些士卒逃出城去,投奔秦军,并在秦军之中散布谣言,说本帅与司马懿不合,司马懿在临安守城,并不愿意给本帅援军,灵渠关内,仅剩下兵士五千不到的消息。”

听到这话,雨化田当即明白过来。

“所以,今日秦军攻城时,元帅故意留了半边缺口,就是为了让底下的秦军察觉到我们人手不足?”

曹操哈哈大笑。

“什么都逃不过监军大人的眼睛,不过……”

说着,曹操脸色稍有些不对,压低了声音说。

“不过,本帅只是担心,司马懿方面,援军是否能快速接应上。毕竟这个消息一旦散播出去,不出三日,秦将白起必定会率所有大军来攻城。”

曹操的话说的很隐晦,实际上,是他和司马懿之间本就互有猜疑,这次派司马懿在临安驻守,虽然还安插了张辽,李典等猛将在其身边,但是,如果司马懿这次铁了心要摆曹操一道,故意让援军完几天来,曹操这一步险棋,可就要下出问题了。

雨化田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起身说。

“元帅放心,我去亲领援军,元帅只管施展,三日内,我必调来五万援军守城。”

曹操点点头,出门送雨化田,但是走到殿门口时,曹操还是忍不住小声说。

“监军大人,若司马懿执意找借口,拖延援兵,监军大人有什么法子吗?”

雨化田咧嘴一笑,英俊的脸上露出一抹森然之色。

“大元帅是忘了本人的原职了吗?本人可是西厂大都督!东厂能管的事,我西厂也能管,东厂不敢杀的人,我西厂敢杀!若司马懿胆敢因个人私欲,拖延调兵,我必先斩后奏,不误战事。”

曹操脸色复杂,拱拱手说。

“那就麻烦监军大人了,监军大人一路走好。”

雨化田离开后,曹操坐回了大殿首座,让亲兵们送上饭菜用膳。

他的额头上带着些许汗水,眼神阴翳之极,心头暗暗想到。

“果然,陛下派监军一路跟随,是给于了监军大人很高的权利的,而且从监军的态度来看,他们必然有所依仗,好在我一路以来并未表现出任何拥兵自重的想法,否则,若是监军大人觉得不妥,随时都可能将我斩杀,换上司马懿做元帅。”

不过,曹操终究还是技高一筹,他知道纵然司马懿有天大的胆子,也绝对不敢在这种时候,搞拖延援兵那一套。

毕竟司马懿可不像他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那么浅薄,司马懿看事情,往往看得很深很远。

如今赵国虽然从表面上看,各方问题频发,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实际上,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安定,需要看的从来都不只是文官,更多的是武将。

赵国境内,各地武将本领高超,战意充沛,若皇帝昏庸,文官乱政,这些在外的武将,随时都可能拥兵自重,形成割据之势力,准备造反。

可是这段时间,皇上赵洛的种种举动,却已让很多本来暗怀异心的各地郡守刺史们都暂时老实了下来。

所以司马懿也必定能看出,赵国其实并未衰弱丝毫,反而国库逐渐充沛,兵马逐渐壮大,国力,是在逐步的增强的!

这时候若是他司马懿胆敢悖逆朝廷,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曹操这么说,告知了监军司马懿有可能暗怀不轨,那么不管司马懿最后是否拖延了增援,在监军大人心中,都已留下了坏印象。

曹操一边用膳,一边暗暗思衬着这些方面的事,同时,他也是招了招手,让几个亲兵将领过来,吩咐他们召集手下兵士,从中挑选一些机灵的,离开城池,混入秦军之中,去做细作,散播谣言。

是夜,数十守城的赵国士卒偷偷从城关之上溜走,逃亡了秦军阵营之中。

他们也并不说加入秦军,只是说赵皇昏庸无道,赵国兵马粮草不济,大元帅曹操和上将军司马懿之间又素来不和,根本拖着不愿意增援,灵渠关已是死城一座,再坚守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们打算逃离赵国,前往更安全的秦国生活。

随着这些细作们到处散播谣言,秦国军队内,士兵们都纷纷信以为真,只觉灵渠关内守军不过五千,只要加紧攻城,一月之内,必然能攻破城关。

而这消息,自然也传入到了博望关内的秦将白起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