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点金通幽之术
地下书库时常受到了师父的照料。
师父经常会来到地下书库,一看就是一整天。
因此,地下书库直到现在,也没有沾染上任何的灰尘与脏污。
“奇怪啊,我还以为这里会有很多灰尘呢。”
白欣然放下了遮掩鼻子的手。
“师傅很珍惜这里的。”
我来到了书架前。
地下书库不算很大,四面都摆放着硕大的书架。
书架上,堆满了各色书架。
有竹简,有绢布,有宣纸。
古代各种能记录文字,记载术法传递至现代的纸张媒介,悉数摆放于此。
我记得,有关于古苗疆与点金文化的书籍,也摆放在这个地下书库中。
寻了一圈,我翻找出了好几本关于古苗疆的书籍。
那些纸张破破烂烂,就算是有师父的精心照料,仍然是显得斑驳难掩。
书籍上的文字,我勉强认得出来。
以前穷极无聊的时候,我会将书籍上记载着的符箓一一描摹。
光是描摹,光是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
仍然还是需要注入力量。
只有注入力量,这些符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这些,果然是真正的古苗疆典籍,还有点金文化!”
白欣然凑了过来。
她似乎一眼就看懂了这些古苗疆的文字。
言语中,充满了找到宝贝的兴奋。
“我能看看吗?我绝对不会弄坏的!真的!”
白欣然吞了口唾沫,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激动。
“给你吧。”
我只递了一本过去。
那本是我以前看过的。
上面,记录着古苗疆点金文化的由来。
说来神奇,古苗疆的点金文化,其实是源自于中原传过去的“点金通幽之书”。
现下,用普遍流行的西方炼金术法来解释,就是用各种珍稀材料,炼制出昂贵的金子。
这是改进过后,流行至今的点金文化。
最为普通,也是最为庸俗的点铁成金。
那是由明朝兵部尚书孔贞运提出来的。
听师父说过,那位孔尚书,对于术法与风水也是略知一二。
我倒是觉得,这位孔尚书只是想要借此术法,炼制更多的金子填满空虚渴欲罢了。
“你对古苗疆的点金文化有多少的了解?”
我看向疯狂热忱的白欣然。
“不要小看我对毕业的渴望,为了写好这份毕业论文,我可是恶补了不少古书呀!”
白欣然以为我是在小瞧她的阅读量。
“古苗疆的点金文化,正是利用珍惜的黑铁与朱砂,铸以烈火,炼制成黄金的呀!”
“据说,古苗疆中颇有声望的大王会以此术法,打造属于自己的棺椁!”
“尸身置于此棺,不论百年千年,尸身都能栩栩如生,永葆青春呀!”
“不仅如此,我还听说了,这种棺椁能助长修为的!”
“唉,不过嘛,这种棺椁就是有点邪门啦……”
白欣然兴致满满地介绍起这古苗疆的点金文化。
直到白欣然说到最后的时候,她的眼神有过一瞬的畏惧。
我僵硬,始终铭记着白欣然说的这番话。
白欣然所知道的事情,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她甚至是知道,古苗疆的点金文化,能运用于棺椁上。
经过了白欣然这样的提醒,我忽然想起了之前的那个黑色棺椁。
或许,那个黑色棺椁上,当真是存在着些许金粉描摹的痕迹。
那些金子,就正是助长那个邪物修炼的辅助力量。
会与点金文化牵扯上关系的黑色棺椁……
其根源,或许正是古苗疆遗留下来的邪祟之物。
考古团队似乎是已经知道了黑色棺椁的秘密。
“怎么了吗?”
见我瞪大眼睛,白欣然呐喊地打量着我。
“你,你们考古团队一直在调查着龙墓江,难道是想要知道古苗疆的这份点金文化吗?”
我收敛了恍惚,询问起了他们考古团队的真正目的。
“秦教授带来的这些团队,是想要寻找到点金文化的技术。”
“而我嘛,是想来寻找点金文化的根源,那最初的版本——点金通幽之术。”
白欣然神色陡然肃穆。
“你还知道这个。”
我沉下脸色。
白欣然知道得太多,我已然无法再将她当做是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来看待。
我对古苗疆改进之后的点金文化,没有多少的兴趣。
但是,对于最初的点金通幽之术,还是比较了解的。
中原玄门对于点金通幽之术的最初理解,可不是古苗疆文化里的点石成金,炼制金子。
我想来听听白欣然对于点金通幽之术的了解,看看她的了解与我是否有出入。
若是我直接开口道出一切,到时候,吃亏的家伙,肯定我。
“是的,点金通幽之术,可惜,我对此的了解不算很多啦。”
“我听说那是明朝传下来的技术,炼制出来的金子,其实是用来笼络地下阴间的。”
“除此之外,我就没有多少的了解了,这也是我要跟随秦教授过来考察的原因!”
白欣然捧着手上的古苗疆书籍,犹如手捧着珍贵无比的圣杯。
幸好,白欣然对于点金通幽之术的了解,还没有深入多少。
点金通幽之术,最开始就是为了笼络阴间,让生人也能深入阴间地府。
只可惜,这种术法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实在是奢侈非常。
要知道,金子哪怕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是众人趋之若鹜的贵重之物。
更别提是生产力普遍低下的古代。
最后,这种点金通幽之术,变成笼络阴间地府之臣的术法。
借此术法,可以救、联络上被困于阴间之地的人,有望救此人脱阴返阳。
修炼之人追求点金通幽之术,无非就是想要借此达成长生不老之术。
贿赂阴间之臣,这似乎也是有望增长自己的寿命。
当然,我还是觉得这种方法,实在是太离谱了。
寻常的普通人追求点金通幽之术,我所能想到的理由,就只有贪财了。
见白欣然那狂热的模样,我也不明白,她是向往着哪一种利益。
我始终觉得,她知道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