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64】顺清在战前的布置
这天夜里,李自成收到了罗虎的第二封信。
这封信让他十分重视,因为它包含了罗虎对整个山海关之战的全面分析和建议。
经过探子回报,李自成已经了解到清军已经在山海关以东的欢喜岭驻扎下来。
他不禁后悔,如果当初能听取罗虎的意见,早点夺取山海关并警惕满清这个潜在的敌人,或许就不会陷入如今的境地。
现在清军到达,形势发生了逆转,好在李自成已经幡然醒悟,开始正确对待满清这个强大的敌人了。
罗虎在信中直接点明了当前形势下双方的优劣势。
他指出,清吴联军的优势在于兵力充足,而大顺军的优势则在于补给充足。
大顺军背后依靠着京城地区,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粮食和物资供应。
相比之下,清吴联军虽有十六万大军,但仅靠山海关难以维持长期作战所需的补给。
他们只能通过遥远的辽东地区,经由辽西狭长的运输线路将物资运送到前线。
这样一来,一旦补给不及时,他们的战斗力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大顺军只要能稳得住,就能重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罗虎的策略就是“扎硬寨,打呆仗”,依靠坚固的营盘拖住清军,每拖延一天,胜算就增加一分。
此外,他在信中告知李自成自己已准备渡海,并提醒李自成清军将首尾无法兼顾,不可能长久屯兵山海关。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可以借助水师之力,在辽西任何地方登陆,切断清军的粮道,使其不战而败。
可以说,凡是该考虑到的,罗虎全为李自成规划好了。
“妙。”李自成读完信件后不禁赞叹。他一直非常器重这位义子,而通过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明显看出这位年仅21岁的战将又有了新成长,可谓智勇双全。
“孤得震山如刘玄德有孔明。”李自成感慨地说道。
然而,一旁的刘宗敏却并不这么认为。
“大王,罗虎弃守宁远,这等同于公然违抗军令。如果不对这种行为加以惩处,恐怕难以服众啊。”
“宗敏,你不要这般想,俗话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震山受到清吴联军的夹击,待在宁远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他跳脱出来,时刻都是鞑子的一个威胁。”
李自成尽力维护着罗虎,刘宗敏虽然心里非常不舒服,但也不好再反驳。
李自成看着刘宗敏不再说话,道:“传我令,让将领来大帐议事。”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到齐了。他们一个个神情严肃地走进大帐,向李自成行礼后,便按照各自的位置坐下来等待命令。
这些将领中有刘宗敏、李过、谷可成、张鼐、刘芳亮、刘希尧等将领。
其他嫡系大将,田见秀、吴汝义镇守西安,袁宗第、刘体纯在和左良玉作战,
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襄阳时创建五营军制。
五营二十二将就是大顺政权的统治核心,五营的名称为中吉、左辅、右翼、前锋、后劲;旗纛前营为黑色、后营为黄色、左营白色、右营红色、中营青色。
前锋营制将军谷可成,据说李自成最穷途末路只有十八骑跟随时,谷可成就是其中之一。
左营制将军刘芳亮,这次伐明之战,他作为南路军,经保定入京。
右营制将军是袁宗第,袁宗第长期自领一军,配合李自成本部,李自成入京时袁宗第正在湖北河南一带镇压叛乱。
后营制将军李过,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少年时就追随李自成起义,是大顺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中权亲军主将是:权将军刘宗敏统率,副将张鼐,刘体纯、谷英。
中权亲军总兵力约八万人,其中号称“三堵墙”的三万铁骑就是中权亲军,乃至整个顺军的底牌。
三堵墙由三万全身披甲的骑兵组成,这些骑兵被组织成三道紧密的防线,每道防线都像一堵墙一样坚固,共同构成了这个战术的核心。
他们通过这种密集的骑兵队形,旨在给敌人造成强大的冲击力,迅速击败敌人。
经过深思熟虑,李自成确定了自己的战术核心:“扎稳营盘,待敌来攻。”
这个策略看似保守,但却是基于对双方实力的准确判断。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队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必须利用地形和防御工事,尽可能减少伤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自成决定调整五营军制的位置。
他将刘宗敏率领的前营部署在西罗城之前,这样可以有效地抵御敌军的进攻。
接着,李自成又命令刘芳亮带领左营扎营于北翼城前,以防止敌军从北方突破防线。
而李过则被任命为右营的指挥,负责守卫南翼城前。
这样一来,三个营地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布局,互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
最后,李自成亲自率领中营,坐镇于“品”字中央。这个位置不仅可以指挥全局,还能够随时支援各个方向的战斗。
在完成战术部署后,李自成才满意地点点头,各将领回去准备。
就在李自成在布置战术的时候,清军这边也在紧张地讨论着怎么打垮大顺的军队。
对于整个满清统治集团来说,从努尔哈赤时代起,他们总是以多打少,还没遇到这种两军都有十几万兵力,集中在一起大会战的情况。
虽然松锦之战有这个规模,但战争的胜利,来自于清军切断明军粮道,才使明军陷入困境,不战自溃。
而现在的情况是:两支庞大的军队肯定会打一场消耗战,大量的死伤和减员根本无法避免。
多尔衮其实也是心有顾虑,他是不会让满清八旗与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硬拼的,所以他想到了吴三桂的军队。
必须让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当炮灰打头阵,消耗大顺军的兵力,然后由阿济格、豪格,带领镶白旗和两黄旗主力,从两翼进行包抄,一举取得对顺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