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复杂形势
回酒坊要经过青羊宫。
站暗桩的黑衣人已经从四个减成两个。
估计是侦辑队便衣在道观门前枪毙人的消息已经传开。
这时候只有傻子才会自投罗网。
所以,放松了对道观的监视。
李川没有打算冒险。
艺高胆大是一回事儿,小心谨慎是另一回事。
特工守则第一条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只有自身安全才能完成任务。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必要在不重要的小事上冒险。
所以,他决定再等两天。
一行四人说说笑笑往东走。
转进郞酒坊所在的小巷子。
...
被赶出道观的小道士换了身衣服。
他知道有侦辑队员盯着道观,只敢远远绕着道观转圈。
从早晨到时近中午,已经绕了三圈。
像极被撵离了狮群的幼崽。
舍不得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
他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对观主,他没有恨,所以在临走前磕头。
只有无助与彷徨。
不止一次听师父唠叨:大师兄跟六师兄都在上海。
我要去找大师兄!找六师兄...
念头一旦在心里生根,很快开始发芽...
中午时分,他决定不再留恋。
回到体院翻围墙溜进无人的宿舍。
再次出现时,变成了一个斜背个破床单卷成包袱的少年学生。
小身板毅然向东走去。
目标,十里洋场,遥远东方...
李川在后院换了身衣服出来。
跟重逢的邓家兄妹打招呼:“你们俩兄妹慢慢聊,我出去办点事,回头细谈。”
现在,酒坊归李川所有!
劫后重生的两兄妹面面相觑,一时间无法适应,价值不菲的酒坊已经易主?
李川没有理会这两兄妹。
叫上范不器出酒坊,往北面的锦江方向走去。
作为特工选择安全屋是基本常识,隐秘、出入方便、带机关暗室、适宜紧急撤离等,北面的锦江畔的房子是最好选择。
被敌人包围可以跳河逃生,多一个逃生渠道。
邓婉清回过神,心里觉得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过于离奇。
李大哥说在蓉城无亲无故么…
没多长时间将哥哥救出来,还将哥哥的两个狱友带回来。
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说来也怪,她忽然对李川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奇感。
好奇感甚至远远超出自家酒坊易手的失落。
产生了不弄明白心里不踏实的心理,于是,让刚放回来的大哥看店。
她自己小跑着冲出门,尾随往北走的李川两人身后。
小姑娘身形敏捷,借路边树木遮掩闪转腾挪,哪里还有娇滴滴的模样。
远远看着两人走到锦江大桥位置,转向顺河往东继续走。
正值中午是分,河边院子炊烟四散。
范不器不时转头四望,李大哥说要给自己跟罗大海找个落脚处。
贼娃子随时随地观察环境是本能。
很快,他就发现跟在身后的邓婉清鬼鬼祟祟身影。
他不清楚李大哥与邓婉清关系,给李川使了个眼色。
李川会意,不经意回头看了一眼,对范不器轻轻点头,意思是不用在意。
很快,发现一个从各方面看都不错的院子。
院子门前到河边有一片小树林,如果遇事跑路,能挡一挡追击者的视线,至于小树林挡子弹,不敢扯那蛋。
院子除了位置好之外,大门上挂的锁还生了锈。
这才是重点,至少有一段时间,这座院子并没有人住。
买下这个院子的机会才更大。
再好的房子,也要房主愿意租或卖才行。
对于特别好的房子,才会使手段让人家卖,比如半夜在人家屋里装神弄鬼...
范不器习惯性在小院院门框边已经画着乱七八糟图案的墙上画了拳头大的叉。
在门边画叉是荣门行活,意思是这地方我看上了,正在计划动手,同行暂时不会来打扰,画上拳头大的叉,是爷字辈专用,因为李川有代表爷的戒指。
荣门讲究辈份,哥字辈,叔字辈,爷字辈。
辈份并不是依据年龄,而是靠声望,声望大到贼娃子们公认,哥字辈公选叔字辈,叔字辈才有资格公选爷字辈。
那些偷鸡摸狗的贼(zui)娃子还没入门,连堂口外围人员都不是。
李川手上有戒指,范不器第一次在墙画代表爷字辈专用标记,正在得意。
“擦掉。”忽然听到李川在身后吩咐。
...
远远跟在后边的邓婉清藏在一颗小树后面,看着停在一个院子外的李川两人。
盛夏时分,在河边走动的人并不少。
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是马脸手下的头号跟班叫,叫熊武。
只是,这位手臂上戴着黑纱,想来应该是他家里死了人吧?
熊武来到一个院子外,大声嚷嚷给院里马脸亲戚报丧...
邓婉清目光再转回小院,李川却已经不见了。
她小心翼翼顺着河岸来到李川停留的院门前,目光直接落在那个没擦干净的叉上。
贼头?
转身继续前行,加快脚步走出很长一段距离,已快接近囯立四川大学。
终于追上李川,他此时正尾随在一群女学生身后,那个叫范不器的人却不见踪影。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邓婉清心里五味杂陈,没想到李大哥会是这种人。
稍一犹豫,李川和女学生们又都不见了踪影。
应该是进了学校。
犹豫了一会,悻悻转头往回走。
李川走进川大校门后,远远跟着人群散开后其中一个女学生。
正是暑假时间,天气又热,户外的人不多。
学校里一片静悄悄。
忽然,一棵大树后面冲出一个黑影,扑向女学生并拥入怀中。
李川没有冲上去,因为...他看清藏在大树后的那女人是九师叔柳静。
川大国术系教授。
他跟踪的女学生,是十多年没有见过的十三师妹。
道观与寺庙尼庵不一样,并不需要分开招收男女弟子。
柳静师叔比李川大十岁,跟观主是师兄妹。
当初自己在道观的时候,没少挨柳师叔揍。
也正是柳师叔的远见,道观弟子们才有出观启蒙、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的机会。
自己上大学时,柳静师叔在川大当特聘国术老师。
因为某些固有观念,柳静只教女学生囯术。
所以跟柳师叔接触并不算多。
而且,上大学后自己参加红党组织的蓉城同学救囯会。
为防因自己涉红可能连累观里其他人。
直接与观里所有人都断了联系。
道观更直接,收回度谍将他赶出道观。
从此以后,明面上看双方再无任何关系。
柳师叔从来不喜欢自己。
多年后再次相见,李川直接转身默默走远。
“十三啊,师叔这么大动静你都没注意到?”柳静抓着刘清微的胳膊,压低声音:“刚才跟在你后边的那个男生是谁?”
刘清微转头,发现一个背影。
有点眼熟,一时却又想不起。
李川在外打拼多年,脸型肤色身形早已与上学时不一样。
刘清微完全是从李川背影上感觉到一丝熟悉的感觉。
但是可以肯定,不是熟人!
拉着刘清微的手一边嘀咕一边走进她的宿舍。
教师宿舍并不怎么样,小套间是学校分的,一室一厅四十多平米。
老旧木椅,墙上挂着地图与日历,实木地板斑驳不堪。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阳台一应俱全。
“观里出了事。”柳静面色不大好:“十八被侦辑队的人打死了!”
“我去找我爸!”刘清微站起来:“一定要给十八师兄讨一个说法!”
“你先别急,冤冤相报何时了...”柳静摇了摇头:“如果真闹起来,我们再跟侦辑队大打出手,事情只会闹得越来越大,白白便宜了小鬼子。”
到现在为止,她都没有想明白,侦辑队为什么会对道观弟子下死手。
隐隐猜到,很可能跟红党有关。
她很清楚,道观中有一批人暗中加入了红党。
找刘清微过来,是希望通过刘清微在省府外事处工作的父亲,弄清楚清共侦辑队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这么做。
清亡进入民囯,川省仍然经历了十七年的军阀混战。
观里秉承乱世入世原则,不再与世无争清修。
对于观里弟子支持谁参加谁,观里基本不干涉。
大部分人倾向于支持南京政府。
这是很正常的选择。
小鬼子占领北三省,最近又在华北再次挑起事端。
柳静在学校的平静日子即将结束,已经作好了去北方的准备。
三十有余的女人,没有成家。
她曾对追求者公开表示:日寇一日不灭,一日不成家。
去华北是应黄埔军校蓉城分校特务处邀请。
跟她的人生目标方向一致:对抗入侵的小鬼子。
柳静打算带几名师侄去上海,正在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