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1986年当正畸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医学讨论会四

罗恩熙来到实验室,继续手术数据分析实验,而且出于手术中的直觉。

申请了动物实验来测试钛合金植入骨体后的稳定性以及排异反应。

结果他发现结果意外的好,植入二十四小时,对比其他金属植入物相比。钛合金植入后排异反应十分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血常规数值也说明了,钛合金植入后血液内炎症相比其他组低了很多。

罗恩熙心里隐隐有个想法,这个钛合金真像小拉说的,具备极高的生物相容性。

这代表什么,要知道,目前医学植入手术最大问题都是在对抗排异反应。

排异反应是生物细胞的本能反应,这个钛合金就像bug一样,绕开了排异反应这个屏障。

此时罗恩熙在心里预估这次手术的成功率,发现比一开始推演的要高不少。

“如果小拉真的能解决术后感染,那,这次说不定真的能行!”

他心里想着记录数据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他也要尽自己可能,为小拉多做一点实验数据来。

“对了,这个帐篷钉我记得之前脑外要了几套去用!我去找他们再要些数据。”罗恩熙一拍脑袋,把记录本一甩向外跑去。

而另一边小拉跟学校申请借用一间手术室,还借想借一组手术小组来模拟无菌操作。

可是几大手术室手术都排到十几天以后了,几个应急手术室也没办法为小拉开放。

小拉心里说不出的着急,但是现在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到了下午,院里通知下来了,医学讨论会的时间定为5天后上午十点半,

地址就在学院里的会议室里。

傍晚,小拉房间里,张雯拿着一沓小拉手写的无菌原则翻看着。

“这个东西,确实不需要很高端的消毒仪器还有药品。”

张雯说着换了一页。

“这个新型的无菌手术衣,5天时间应该也能做出来。”

“手术口罩我知道黄老那有一批外国货,到时候找他借就行。”

“物品分类,标注无菌失效时间这些都不是问题。”

“小拉你知道这个无菌原则最难是在哪实现么?”

小拉摇了摇头。

张雯放下手里的纸,看着小拉轻声说出两个字来。

“配合。”

“无论是手术台上器械的交递,还是站位,哪怕是一开始穿无菌衣这里,都需要固定的人员长时间配合才能做到井然有序。”

“不然,只会让整个手术过程变的更加混乱。”

张雯的洞察力十分超然,只是看了一遍就找出这个事里的弊端。

“那就多练几遍。熟能生巧嘛。”小拉说着摊了摊手。

“哎呀,真不知道你这自信是从哪来的,永远越挫越勇。”张雯嘴里说的话虽然是埋怨,但是看向小拉的眼神只有心疼。

她很明白小拉这一次,承担了多少压力,饱受多少非议。

而她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似乎没有什么能改变面前这个女生的想法。

两个姑娘在这研究着无菌原则的具体细节。

这时,赵老师找到了小拉。

“宋教授到学院了,刚进校门就说要见你,你去不。”

听完赵老师的来意,小拉开心的拿起无菌原则,跟着赵老师往外走去。

“张雯,等我回来给你带兔头吃昂。”

摆了摆手,小拉就跟着赵老师走了。

“哈哈哈哈哈,小拉同学,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啊。”宋教授看到小拉进屋后连忙起身相迎。

小拉连忙上前搀着宋教授,引着宋教授坐到位置上。

“这次医学讨论会我已经听赵老师给我介绍了,小拉你真是啊,这么短时间搞出一件这么大的事。”

还没等小拉说话,宋教授就接着说道:

“有啥我能帮上的忙,直说吧。”

此刻宋教授坐正了身子,等着小拉的回答。

“宋教授,您看看这个。”说着小拉把手上的记录着无菌原则的稿纸递了过去。

赵老师此时默默的从屋子里出去了,此刻她再呆在这有点不合适了。

宋教授接过稿纸看了起来,看到连连称奇。

宋教授本身就是整形外科的国内顶级专家,所以对无菌这件能决定手术成败的事情也看重许多。

而看到小拉写的有关无菌原则的细节,宋教授此时也有一种学习到了的感觉。

“刷手这个步骤覆盖到手肘,这是个好办法啊,这样从眼耳平面到肘关节这个空间,就都能成为相对无菌的环境。”

“这种无菌物品标注有效期灭活程度的方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错不错。”

宋教授一边看着稿纸一边夸赞,遇到不清晰的地方还会询问小拉。

就这样,一老一少聊到了很晚,最后小拉把手稿送给了宋教授就去给张雯买兔头了。

宋教授也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而是等小拉走了以后,从招待所向外打了几通电话。

距离讨论会还有三天,小拉几人还是在排练模拟无菌操作。

虽然几位都是未来的行业大佬,但是此刻的他们还是刚刚踏入这个领域的学生。

所以为什么说外科医生的黄金年龄在40-45岁,因为这个阶段的医生体力好,思维清晰,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验。

医生越年轻,越具有同理心。

而岁数越大,眼力就越毒辣。

小拉几人手术经验最丰富的就是罗恩熙,就算小拉自己,有大量知识傍身,那手术的能力也很一般。

手术做到最后是在大脑驱使下本能的进行操作。

所以医生手不抖这个事,不是说你使劲控制就不抖了,而是大脑给个信号,手出于半放松状态,手就不抖了。

几人勉强能完成器械的无菌交接,但是手术速度会降低。

而一旦加快速度,就会产生递错器械,或者是交接时违反无菌原则了。

几人越练越着急,失误也在一直增加着。

张雯率先发现几人心态上有问题,叫停了训练。

正沉默着,小拉拍了下脑袋说道:“现在最大问题就是器械交接有问题,那我们器械这块优化一下。”

“把要用的器械统一打包在一个消毒包里,这样拆开摊在那就能直接使用。”

“这样就不用每次递器械拆一个递一个了!”

小拉的话得到几位的认同,但是怎么完成这样一个消毒包也是个问题。

“用不锈钢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