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为劳乃宣作传,是我三十年来的愿望。迟迟未能动笔,一是因为手头的资料尚不完备,二是因为自己水平有限。去年应桐乡市文联之邀,欲出版“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盛情难却,只能答应,也许是一种缘分,只能随缘。
三十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我对“礼法之争”的代表人物劳乃宣产生兴趣,而且因为是桐乡人,萌发出整理其年谱的想法,这项工作持续了三十年,至今仍未完成,甚为遗憾。有时我想,世人对他的评价也已够多,如教育家、古筹算学家、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法学家、遗老、保皇派、顽固分子等。他的生平确实跌宕起伏,特别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为了自己忠于的清廷,几经努力,虽无结果,但他对清廷的执着和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以往对他的研究,不是论文,就是评传,难有全面反映他一生的传记。正是有感于此,我才决心为他立传,即使自感水平有限,也要努力完成。
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许多难题。首先,他青少年时期的资料阙如,而辛亥革命前后的资料又特别多,前轻后重,如何取舍,才能求得整部书内容的平衡,是我首先考虑的难题。其次,有的史料也未必准确,如他究竟是否曾向宣统帝介绍德国公主为后、张勋复辟时是否在京城等,因为缺乏具体的证据,都值得商榷。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对事件只作客观描述,不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因为历史已经作出评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只是资料的搬运者。
劳乃宣的故乡——桐乡,位于浙江北部,地处沪杭苏三地中央,自古风雅,有7000年的文明史,孕育了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造就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劳乃宣是桐乡的骄傲,不论其出知临榆、南皮、完县、吴桥等地,还是在京城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直至辛亥革命后隐居青岛,故乡的学稼堂、莳花艺菜、课子侄辈读书,始终是他最怀念的生活,是他心中长长的情愫,也是他晚年留恋的最为温柔的地方。他把包括《归舟预咏》《归程试咏》《归舟初咏》等在内的《归棹埙篪》和包括《归田赘咏》《东归剩咏》《日归剩咏》等在内的《归林余响》合并为《归来吟》,以示怀念家乡。
本书以劳乃宣的一生为主轴线,以其丰富的经历贯穿其中,最后几个部分是对其教育理念、著作的概括。
清末的遗民,往往被戴上“封建余孽”“遗老遗少”的帽子。虽然劳乃宣等人的选择有政治因素,但其背后也有其他原因,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学术成果、诗文创作、编修方志、从事教育等活动,或许会有更多的认识。对于历史人物,作道德评判最省事,也很痛快,但对于澄清事实真相却毫无用处。如劳乃宣诗中所言:“毕生心迹泯将迎,历遍崎岖视若平。自问非夷亦非惠,孤怀留待后人评。”此诗既流露出孤怀遗恨、苍茫荒凉的心迹,又表现出对客观公允的“后人评”的渴望。对于劳乃宣这种不但以学问见尊,而且以名节见重的知识精英来说,誉兮,毁兮,折射出的皆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复杂变幻时代所造就的近代知识精英的复杂意义。
此书能写就,首先得感谢桐乡市文联的褚万根先生,没有他的诚邀,就没有此书的面世;其次要感谢我的爱人,她一直支持我在业余时间研究劳乃宣并帮助修订本书;感谢我的女儿梦佳,她虽然远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仍挤出时间为我提供了许多资料,这些正是我多年想得到又未能得到的资料;还要感谢我女儿清华大学的本硕同学王大千、桐乡市图书馆的夏春锦先生、浙大城市学院的傅乾老师,他们无私提供了相关资料和写作思路;特别感谢劳乃宣的曾孙志斌先生、曾孙女志清女士,无私提供其先祖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书成,但我却诚惶诚恐,总觉得有许多遗憾,希望今后有机会整理劳乃宣的年谱,并予以修正!
陈勇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