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拿错书了!
医院检查走廊里。
易长海抱着头蹲在地上,周围还有几个急诊做检查的人,见到医生这么痛苦的蹲在地上,还好心的上前询问。
感激的谢绝他们的关心,易中海还是有点不能相信。
他妈的什么小区保安年终奖能有50万!!!
谁他妈能告诉我!
磁共振检查室里一个医生出来,见易长海居然还没走,心里很是惊讶。
今天这病人很特殊吗?
居然还在这守着?
看来等会儿对家属态度好点儿。
“易老师,您身体不舒服吗?”医生小王问道。
易长海抬头看着小王医生,双目无神的询问道:“小王,你知道什么保安年终奖有五十万吗?”
“五十万?还保安?”小王瞪着眼睛,觉得眼前这个马上副高的一线已经昏头了。
但是也不应该啊,这才晚上九点过,还没到半夜呢。
“您说的是什么专业保镖吧?”小王笑道。
易长海摇摇头,“不是,就是普通的保安,不对,也不算普通。”
小王:“……”
“算了,不管了,还是说说病人吧。”易长海见小王一副无语的表情,知道这事确实有些离谱了,也不过多纠缠了。
“确实是脑梗死了,DWI显示左侧大面积梗死,MRA提示左侧大脑中,大脑前,大脑后、基底动脉显影都不明显。”小王说道。
“啊?这么严重?”易长海吓了一跳,“都这样了人还没死?”
后面这话说出来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失言了,急忙咳嗽了两声问道:“我的意思是病人现在状态怎么样了?”
小王说道:“病人现在醒了,但是说不了话。”
“这……”易长海几乎浑身颤抖起来,这状态还有好转?
这他妈是神医啊!!!
“神内的医生来了吗?他们有没有看过病人?”易长海急忙问道。
“来了,聂建,正在和病人家属沟通溶栓的事。”小王道。
易长海立刻起身,去找聂建。
病人刚好被推上楼,黄恩和黄成书和两人擦肩而过。
“聂老师,今晚上你值班?”易长海笑道。
“海哥,我猜就是你,每次我值班你都要给我搞个惊喜。今天这病人也太重了些吧。”聂建苦笑道。
“知足吧,至少还没脑疝。”易长海玩笑了一句,然后问道:“怎么样?沟通好了,要溶栓吧?”
“沟通好了,上面已经准备好了,病人上去就开始。”聂建说道。
易长海点点头,本来想提醒一下这个病人的溶栓药物剂量尽量减一点,但还是忍住了。
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何乐做的中医治疗,拿出来也不会有人信。
“聂老师,你们现在有结合中医治疗脑梗的案例没有?”易长海问道。
“中医?我们一直在用啊!急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恢复期,几乎都需要中医协助康复治疗,效果一直很不错。”聂建说道。
“不是这种,而是急性发作期。”易长海说着把何乐扎针的事说了一遍,但是他没说何乐无证行医,只是说有个中医医生。
聂建听完之后,有些惊讶道:“没这么玄乎吧海哥,像这种急性脑梗死的,后面自行脑灌注恢复了,症状好转不是很正常嘛。”
“关键是这个患者极有可能是血栓栓塞啊,怎么灌注?”易长海说道。
聂建皱起眉头,心里很是不解,难道银针还能溶栓了?
艹,你搁这拍电影呢!
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所以我才问问你们现在有没有中医治疗这种病症的案例呢。”易长海道。
聂建揉了揉眉心,“海哥,我觉得这事太玄了,估计都是运气好,年前我还遇到过一个老太太说遇到鬼了呢,结果找了个保安来抓鬼,也不知道那小保安用了啥手段,我们医院的加固床都断了。”
“啊?那老太太后面怎么样了?”易长海好奇道。
“这就是最神奇的地方,那老太太运气倒霉的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是那保安来抓了一次鬼后,老太太运气就回来,没几天就出院了。”聂建继续说道:“我问了那个老太太的儿子,他儿子说那小保安是个骗子。”
“真是骗子?”
“谁知道呢,人家就是把人治好了啊!”
……
何乐打车回的家。
今天赚了五万,很舒服,这感觉简直了。
赵钱钱回家了,还没来,只有何乐一个人。
洗漱完之后,何乐就开始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平安之后,何乐找到了老太太。
“乐子,你吃饭没有?”老太太还算爽朗的声音传了过来。
何乐笑道:“已经吃了,奶奶你吃了没有?”
瞎聊了几句,何乐终于说到了正题上,他问道。
“奶奶,你写的那些笔记里,记载的针法都是你挨着实验过的吗?”
“你不说这事我还想问问你呢,你怎么把其他书都背走了,就是不把我写的东西带过去啊,你平时看看也能有些收获。”老太太有些生气,她本就打算把这些东西交给何乐的,结果何乐居然不要。
“这东西你大爸想要我还不给呢,你个臭小子不知道珍惜!”
“啊?我不是带了吗?”何乐也惊讶了,他走的时候专门看了的啊。
急忙起身,将书包翻出来,一股脑将书倒在床上,拿起其中一本没有封面的厚书说道:“奶奶我带了啊,你的笔记就在我这,第一页就是:永乐十年,尊陛下圣谕,修万法医典以……”
何乐读到一半,整个人直接傻了。
永乐十年,1412年?
明朝皇帝朱棣???
这玩意儿是啥啊?不是奶奶的笔记吗?
电话那头,老太太也傻了。
“小子,你别告诉我你这段时间看的笔记就是这个?”老太太询问道。
“是啊,我不知道啊,这书上也有针灸啊。”何乐傻愣愣的回道,他当时因为刚得到小神仙针,对针灸很有兴趣,所以这就就找到针灸篇看的,最前面写了些啥他都没看过。
当时他还好奇呢,怎么奶奶还能研究古人的案例,好多笔记也记得文言文,晦涩难懂。
搞了半天,自己从开始就看错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