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亮剑攒德械空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独立团运用多线钳制战术

孔捷的一营6连和7连以掎角之势埋伏在赵庄附近,然而敌人并未朝他们这个方向进攻,因此他们暂时成了战场的旁观者。由于距离太远,他们只能凭借肉眼观察战斗的大致情况。

双方的枪声交织在一起,92式重机枪发出“洞!洞!洞!”的轰鸣,歪把子轻机枪“突突突”地响个不停,步枪的射击声杂乱无章。从山坳上望去,他们无法看清具体情况,只能看到日军在交替进攻后又撤退了。至于对方趴下是为了躲避子弹还是被击中。

此时,6连长心里也开始犯嘀咕。即便他们大声喊叫,战场那头也听不到。于是,整个6连的情绪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而起伏。当从望远镜中看到进攻的“黑点”倒下时,他们齐声叫好;当日军将迫击炮的炮弹打上山坳时,他们又揪紧了心。

虽然他们是旁观者,但也能想象到战场上的血腥场面:有人被一枪毙命,有人重伤后拼命呼喊,有人被打中腿后拖着伤腿往回爬。6连长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身旁的ZB26机枪手王东,只见他正趴在地上,架着步枪,警惕地瞄准前方。

6连长右手端着毛瑟手枪(驳壳枪),随时准备发布命令。之前王东已经问过是否行动,6连长只是让他继续瞄准。从王东的角度看去,6连长眯着一只眼,脸上因昨晚救火而蹭得漆黑,看不出他是否害怕。

6连长曾告诉王东,自己以前见到有人中枪时会害怕,但经历多了就习惯了。他希望独立团6连的新兵们能挺过初次上战场、面对血腥的难关。然而,6连长并不知道王东对中枪后的血腥场面有何感受,恐怕连王东自己也说不清楚。

见王东还算镇定,6连长略感心安,随即低声说道:“东儿,你要好好训练机枪射击。只要你能打得远、打得准,远远地把日军打倒,就看不到他们死时的样子了!听团长说,魏德玛首长以后会给我们独立团搞来比马克沁更好用的玛格通用机枪,你得苦练本事!”

“哦!”王东老老实实地应了一声。

就在这时,连队的旁观者们发出低低的“哄”声,原来是日军又一次进攻被打退了。

“看……快看!小鬼子又被打倒了一个!”有人兴奋地低声喊道。

在他们的位置,可以看到进攻的敌人正在撤退,而站着的人突然少了一个,显然是被击中了。撤退途中被打倒的,肯定不是卧倒,而是被子弹击中,难怪观战的士兵们会兴奋。

“连长!我咋觉得这退回来的不是日本人呢?他们撤退的模样也太随意了!”排长王川提出了疑问。

“这才多大一会儿工夫,就被打退三次进攻了。要知道那些日本鬼子,虽然个子矮,但打起仗来挺不要命的。再说,小日本的战术虽然死板,但打冲锋时也不会一窝蜂地上。他们会在战前用上三板斧: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王川根据老八路的经验,向新兵们解释道。

“一会儿就知道了,他们肯定会朝我们这边退回来。”6连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敌人如果攻打7连不成,很可能会迂回,而迂回的方向正是他们这里。那么,到底是日军还是其他部队,他们很快就能知道了。

“看你这张破嘴!”战士许才侯对李山说道。

“嗯?”李山的目光越过王东,看向路口处,眼神中已露出不悦。但没等他有所表示,排长王川转头对李山说道:“准备战斗!”

八路军的战术灵活多变,难道只有小鬼子会迂回?鬼子那叫“转进”!不管是撤退还是进攻,电文里只会强调要“转进”。从红军时期开始,迂回穿插、掏后路的战术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后来衍生的三三制战术更是迭代升级。

另一边,魏德玛和李云龙经过一夜的强行军,在天亮前赶到了碾庄一带。经历一整晚上的折腾让魏德玛这个日耳曼人累得够呛。尽管他们走了翻山越岭的捷径,来回路程算起来也有86里路。一天一夜的时间里,从这头徒步到那头,又从那头赶回来,魏德玛脚上的草鞋都跑破了,脚底磨出了血泡,整个人浑身上下酸痛不已。

尽管如此,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趁着李云龙忙于军务,魏德玛顾不上形象,就地坐下休息。与李云龙、张大彪这些职业军人相比,魏德玛的体质和耐力还差得远。这就像平常没干过重活的人突然去工地搬砖,体验到了那种体力消耗的酸爽。

魏德玛打开系统查看,发现空投系统依然和之前一样,只能空投1940年之前或已投入德国现役部队的武器装备,且每周刷新一次。解锁任务栏武器装备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完成任务栏的进度条点数解锁,二是通过“氪金”——用亮剑世界中的黄金或货币结算,包括银圆、黄金、美金、英镑、法币等,按战时经济汇率计算后解锁。

今天系统有了一个小惊喜:毛瑟手枪一栏的500点数进度条已达成,可以进行兑换了。这意味着下一次空投将不再是德国M24木柄手榴弹,而是塞满一整架Ju-52运输机的毛瑟手枪。魏德玛兴奋地站了起来。按照容客大嫂的运载量计算,那将是约800支手枪。遗憾的是,手枪数量增加的同时,子弹数量会减少。

魏德玛的选择很独到:直接把手枪数量拉到上限,子弹暂时不考虑。反正以后会给八路军搞来子弹生产线。在此之前,先把空投次数精打细算起来,优先提升武器装备数量,子弹可以延后空投,影响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