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中国史:清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大清的开国皇帝

檄文告天,起兵反明

“七大恨”造反有理,师出有名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向诸贝勒宣布他起义的决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同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讨明檄文告天,起兵反明。

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七大恨”的内容如下:

(1)明朝无端挑起纷争,害死我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

(2)明朝逞兵越界,欺压我建州女真,助叶赫、哈达女真。

(3)汉族人越界(挖参)被我所杀,明朝强令我交出十人偿命。

(4)在建州与叶赫的部族战争中出兵帮助叶赫。

(5)明朝支持叶赫部将我的未婚妻改嫁蒙古人。

(6)明军驱逐我在柴河、三岔、抚安三地开垦种地的族人,不许收割粮食。

(7)明朝辽东指挥部派萧伯芝赴任,作威作福。

1574年,辽东指挥使李成梁率军进剿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并非无端挑起事端,而是王杲曾残忍杀害明朝官员。此后他的儿子阿台为父报仇,多次起事,明军再次进剿。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前往劝和,却在城破后被杀,他的父亲塔克世也死于乱军中。说起来,他的先人也确实死得冤枉。事后明朝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送还尸体,给敕书三十道,让努尔哈赤承袭祖职,任都指挥使,后来又以他祖上有“殉国忠”,晋升为都督佥事。在时隔三十几年后,努尔哈赤以此为反明的理由,却不是很站得住脚。或者诸君要说,努尔哈赤当然要在翅膀长硬了的时候再来挑起战争,没有八成把握,也得有五成胜算。这恰恰说明,这场战争蓄谋已久。“七大恨”说白了就是造反有理,师出有名。努尔哈赤隐忍了三十几年的复仇火焰,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但战争的正义性,是否是个伪命题呢?

如果第一恨站不住脚,那么其余六恨就更不值一驳。

第二恨说明朝逞兵越界,这个“越界”之说真是让人一头雾水。当年鉴于满汉族人因越界采参伐木,时有冲突,为防日后再有类似事件发生,辽阳副将吴希汉与努尔哈赤设碑立誓“汉族人私出境外者杀,夷人私入境内者杀”,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明朝的官员和军队当然不在其中。何况努尔哈赤早有吞并其他女真各部的野心,明朝当然不能让它坐大,势必出兵威慑。

第三恨说到汉族人越界挖参,这固然不对,但罪不当死,被努尔哈赤这样轻率地杀掉,也是冤枉。明朝惩戒杀人者,对努尔哈赤敲山震虎,也没有什么不对。

第四恨是明朝出兵帮助叶赫攻打建州。明朝帮助自己的对手,自然不能原谅。

第五恨是关于满蒙第一美女东哥悔婚一事,还真是个值得好好说说的故事,我们随后再来详细说明。

第六恨有倒打一耙之嫌。据载,柴河、三岔、抚安三地是哈达女真辖区,努尔哈赤入侵该地,作为中央政府的明朝,岂能袖手旁观?

第七恨中的萧伯芝其人,被努尔哈赤称作“辽阳无赖”,据说他曾责问努尔哈赤为何不向明朝进贡蜂蜜。萧伯芝或许仗着有明朝撑腰,对努尔哈赤十分无礼,但也只是个人行为。

在“七大恨”告天后,努尔哈赤发兵征明,同年三月一日,双方在辽宁抚顺的萨尔浒对决——这一战可以说是关系到后金与明朝兴亡的关键一仗。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明军。

满蒙第一美女七嫁恨

满蒙第一美女东哥,究竟怎么个美法呢?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东哥的倾城倾国之姿,却可从围绕她的战争接二连三地爆发,英雄们为她马革裹尸、前赴后继,直至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个部落因她带来灭顶之灾得以想象她的美貌。

东哥九岁那年,被她的父亲叶赫部首领卜寨许配给哈达部落岱善贝勒,日后接踵而来的也是像这样的一桩桩政治婚姻。她那居心叵测的父亲早有吞并其他部族之心,提出岱善贝勒亲自上门迎娶的要求,然后在路上埋下伏兵,射杀了他,九岁的东哥就成了寡妇。她悲惨的一生从这时拉开帷幕。

经此劫难,哈达部落衰败,而叶赫部则成为扈伦四部之首。这时的乌拉部刚刚崛起,乌拉贝勒布占泰骁勇善战,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也是蒸蒸日上,如何使两强火并,从中渔利?卜寨又生一计。为诱使布占泰加入讨伐建州女真的“九部之战”,卜寨将东哥许配给布占泰。布占泰以卜寨女婿的身份统率九部联军攻打建州,却在兵败后成了努尔哈赤的俘虏,而卜寨也在这一战中被努尔哈赤的部下杀死。为自保,东哥的哥哥将妹妹许配给努尔哈赤。但杀父之恨不共戴天,东哥誓死不嫁,甚至说,谁能帮她杀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努尔哈赤也早有吞并其他部族之心,东哥悔婚给了他一个借口,日后还成了“七大恨”之一。之后东哥又几经转手,先后被许给哈达、辉发、乌拉,也致三个部落灭亡。直到她三十三岁那年,才最终花落蒙古喀尔喀部达尔罕贝勒之子莽古尔岱家。努尔哈赤在得知东哥出嫁后大怒,欲出兵攻打叶赫,明朝不愿努尔哈赤坐大,发兵援助叶赫并保护东哥。红颜薄命,东哥出嫁一年后病死他乡,真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