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成为超级个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1 自媒体的崛起

首先,媒体本质上是内容传播的媒介。在讨论自媒体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两个重点:一个是内容,另一个是媒介。

内容是人永恒的需求,人天然就是要消费内容的,只要有人就需要有内容。

以我自己为例,现在放下手机半个小时都会觉得心里好像缺了点东西。其实打开手机也没有很重要的事情,但就是忍不住要看看公众号、刷一刷短视频和资讯。

人生来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收集和加工各种信息。如果隔绝一个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将会对他的智力、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斯坦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人待在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小房间里,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也不让其他人进入。最后,两人面试应聘参与实验的人,一个人在小房间里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出来了,另一个人待了8天。这个待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让我在里面再多待一分钟,我就要发疯了。”

所以人生来就是要消费内容的。以前没有互联网、书、杂志这些媒介的时候,大家就在巷头街尾议论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事情,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书、电视台、报纸等各种形式的官方媒介,也就有了更多元化的方式来满足大家对内容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自媒体”出现了。自媒体的概念是2002年由美国学者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其意义是:由普通的个人尤其非专业人士生产内容,而不是让内容生产被媒体从业者和专业机构垄断。也就是人人都有机会发声,每个人都能被看见。

这就给我们每个普通人创造了机会,通过好的内容和观点打造个人品牌,从而获取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并且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度,慢慢构建好我们的电商、广告、教育、知识付费服务等商业和变现模式。

已经有太多人通过这一条道路取得成功并被人们熟知了,比如凯叔、夜听刘筱、年糕妈妈、Papi酱等,这些成功案例完全验证了这条赛道的可行性。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个人品牌在自媒体这个行业中一直都有机会。由于技术和用户习惯的发展,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媒体。不断出现的新的媒介平台给了个人品牌从业者一个接一个的新机会。

以前,新手妈妈学习育儿知识大多是通过图书,因此催生了很多知名的育儿类畅销书作者;后来慢慢有了PC端的育儿社区,继而催生了很多大V;再后来,家长们都开始关注公众号,又催生了一大批头部创作者,比如小小包麻麻、常青藤爸爸、尹建莉父母学堂等。每一个新的媒介平台的崛起,都会带来一波打造个人品牌的机会。如今很多新手妈妈也喜欢上了通过刷短视频来了解育儿知识,这也催生了抖音和快手等平台很多的育儿大V号。

随着媒介形式的革新、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更迭,每一个时代,大众都在召唤更多适应当下用户需求和媒介形态的个人品牌。而且当前不少平台都发布了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流量扶持计划,比如中、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哔哩哔哩(B站),等等。下面是我归纳的一些平台,每个平台都孵化了不少知名的个人品牌大V,给大家做参考。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也会给大家做更详细的平台分析,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图文资讯类: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简书、微博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西瓜视频

·线上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咪咕、芒果TV

·音频平台: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懒人听书等

·工具类:小鹅通、千聊、荔枝微课、Classin、钉钉

·付费平台:千聊、荔枝微课、有书、十点课堂、唯库

·传统教育机构:新东方、好未来、精锐教育

·数字电视:小米、华为、创维、康佳、松下

·电商:淘宝、京东、当当、天猫、有赞、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