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和药物的那些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军医拉博利与“人工冬眠”

法国军医亨利·拉博利(Henri Laborit)于1914年在越南河内出生,最早在中南半岛从医,不久就成了氯丙嗪的忠实拥趸。拉博利在各个方面都非同常人,他对科学充满热情,也是一名跨学科的全才,一生不仅发表了为数众多的科学论文,还创作了不少小说、戏剧和诗歌。比起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他更喜欢自己的私人研究,并且一直渴望能够随心所欲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他性格孤僻,在事业上不对任何人或机构效忠。他自由不羁、乐于尝试,在氯丙嗪诞生后不久就很快意识到了这种药的潜力。他相信,氯丙嗪将来能在许多医学学科发挥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博利曾在驱逐舰“热风号”上服役。在敦刻尔克战役中,“热风号”被德国S系列鱼雷艇击中,经历数次爆炸后迅速下沉。“热风号”先是船身倾斜,一侧没入水中,随即整艘战舰沉入了波涛汹涌的冰冷大海,数百名船员因此丧生。拉博利很少谈及此事,鲜有人知道他当时也在船上,事发后他在冰冷的海水里挣扎了数小时,勉强抬起头,让下巴浮出寒冷的白浪,直到游回岸边。几年后,他在巴黎圣宠谷军事医院(Val-de-Grâce Military Hospital)任职时,开始研究他所谓的“人工冬眠疗法”,即对手术患者进行低温诱导,以减缓患者身体对手术创口的反应、组织胺的分泌以及心跳。他将患者置于冰块中,冷却患者的身体,这样当他切割或缝合时,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所有生理反应都会呈现出一种停滞状态。人们猜测,或许拉博利经历过的低温状态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试着把患者放进冰里,将患者体温降至所有身体系统运动都减缓的程度,从而避免对开刀产生的应激反应。

拉博利在尝试使用人工冬眠疗法之前,曾一度对抗组胺药异丙嗪青睐有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被派往突尼斯,在西迪阿卜杜拉的海军医院任职。该地区遍布着战争遗留下来的地雷,年轻士兵在排雷的时候常有伤亡,被送往医院时往往呈现休克状态。拉博利需要为肢体残缺甚至胸腔被炸开的患者实施手术。在这样的手术中,拉博利会使用异丙嗪,因为他发现异丙嗪仿佛能为患者带来“欣然的宁静”,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平静,甚至可以称之为冷漠。如此一来,当拉博利用手术刀划过患者的皮肤和四肢时,患者就不会哭号喊疼。抗组胺药在此处起到了“增效剂”的作用,使拉博利可以采用更小剂量的其他麻醉剂,如吗啡和巴比妥类药物,后两种药物虽然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但若大量使用就会损害身体的代谢系统。拉博利热衷于使用异丙嗪作为麻醉增效剂,他在前往圣宠谷军事医院任职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同事展示他是如何对“紧张焦虑的地中海型患者”进行手术的。这些患者无一例外都屈服于异丙嗪的威力,只是目光呆滞、萎靡不振地躺着,任由拉博利在他们身上动刀。

现代人很难想象,不到100年前,我们的先辈曾面临诸多障碍。如今,大部分的手术有腹腔镜辅助,只需局部麻醉,手术完成后患者就能够自主坐起来,甚至走下手术台。尽管患者都会签署一份术前同意书,上面写着:“即便全力抢救,身亡的可能性仍存在。”但总体来说,如今接受外科门诊手术几乎和驾车去街角的商店一样安全。但在20世纪30~50年代,在拉博利对患者实施手术的年代,由于只能在吗啡和巴比妥类药物之间做选择,很多病患并非死于其自身所患的疾病,而是死于手术引起的应激、休克,人们称这种情况为外科休克。1942年,外科医生V.H.穆恩(V.H. Moon)进行过如下的描述:

患者疲软虚弱,极度消沉。代谢活动较少。皮肤苍白湿润,冷汗不止。眼窝深陷,容貌憔悴,表情焦虑……肌肤苍白毫无生气,浅静脉塌陷,毫无血色。患者常觉口干,但由于持续呕吐,口渴无法得到缓解。患者呼吸微弱,偶有沉重的叹息。脉搏急促但微弱……焦躁不安……有的甚至出现谵妄的症状。死前常呈现木僵或昏迷状态。

这一系列症状让拉博利忧心忡忡,也促使他积极寻找新的方法来避免外科休克和由此导致的死亡。人工冬眠疗法是方法之一,另一种方法便是用异丙嗪作为增效剂。尽管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拉博利想要找到一种更好、更快、更洁净的疗法,一种能杜绝穆恩所描述的那种致命状况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