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制药与赵志全:非血缘传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在特殊环境下能够长期顽强而可持续成长的中国企业家,除了拥有一般企业家所拥有的企业家素质以外,还需要一种独特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什么是忧患意识?简要地说,就是特殊时代的紧迫感和民族的危机感。

——厉以宁

鲁南制药与“时代楷模”赵志全

鲁南制药的前身郯南制药厂由山东郯南劳动大学于1968年10月成立,1987年10月前已然濒临倒闭,利润几乎为零,账面净资产只有19万元,流动资金一分也没有,甚至生产原料也只够维持3天。自赵志全承包后,他带领着大伙儿在27年间胼手胝足、披荆斩棘,让鲁南制药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职工1万多人、净资产6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8亿元、位列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的现代化综合制药集团。

2014年11月14日,时任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志全在做好一切安排后,选择放弃治疗,独自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11月18日,近万名公司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地赶到临沂市殡仪馆送行,手持白色菊花痛别赵志全。夜幕降临,员工们自发在广场上点燃蜡烛共同缅怀赵总,摆成心形的蜡烛里写着:“赵总,一路走好。”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许稀松平常,但在21世纪的今天,该是怎样的情愫才能让群众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笔者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调研之路的。

生命的最后阶段

从2002年查出罹患胸腺癌开始,赵志全与病魔苦苦斗争了12年。在这12年时间里,他一如既往地为鲁南制药的发展呕心沥血,赵志全在生命最后的十几个月里,都吃住在鲁南制药新时代药业的专家楼,他的办公室和卧室连在一起,以便兼顾工作和休息。2014年11月14日晚11点交接班后,赵志全打电话给接班人员声称自己办公室有人,让他不用过来;用这样的方式,赵志全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安静时光。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赵志全做了怎样的思考和抉择?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否又一次倾听了挚爱的五首歌?这些事情都将成为永远的谜……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赵志全的心目中,所有的安排首先是为了鲁南制药的长远发展,即使对家庭和爱人有着太多的遗憾和愧疚,对他来说也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份遗嘱完成传承

2014年11月14日深夜,赵志全在离世前再次写下了一生最喜欢的五首歌名字,并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亲笔遗嘱放在了办公桌上。自2002年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后,他考虑了12年之久的传承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在充分权衡公司发展和家族情感之后,他立下遗嘱。遗嘱包含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赵志全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的名义提议张贵民接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以及赵志全本人在公司的其他职务,同时提议张理星担任集团公司董事,张理星、王义忠、张子成担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忠、谢宇、李宝杰、苏瑞强担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兵担任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并委托集团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王步强召集相关会议履行程序。事后,董事会根据提议委托张贵民主持集团公司全面工作,按照赵志全的遗嘱,完成了公司的事业传承。

遗嘱第二部分是基于其个人贡献,申请奖励人民币1200万元,其中600万元由妻子龙广霞支配,500万元由女儿赵龙支配,100万元由母亲梁永兰支配。

遗嘱第三部分向集团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求善待其妻子龙广霞,不降低待遇条件,根据本人意愿安排在幼儿园工作。第二,要求不变更其父母的住房,包括居住环境。待父母百年之后,住房所有权归公司所有。第三,要求自身骨灰葬在玉带山坳的草坪上,一切仪式从简。

遗嘱第四部分是留给家人的,内容没有透露。

他的遗嘱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交给鲁南制药董事会成员王步强,另一份则先交给女儿赵龙,阅后转交给自己选择的接班人张贵民。

蒙在鼓里的接班人

当遗嘱宣布由张贵民接任鲁南制药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时,所有人都备感意外,公司上下一时间充斥着惊讶和疑惑。普通员工不禁要问:“张贵民是谁?为什么选了他?”而少数熟知这个名字的人也忍不住诧异:“居然是他!”最为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接班人的张贵民自己都没想到:“为什么是我接班?”

据张贵民回忆,赵志全在去世之前丝毫没有跟他透露过任何相关信息,甚至连接班可能性的暗示都没有。在赵志全去世前的最后两年时间里,两人单独见面交流的次数屈指可数,前后加起来不过一两个小时,基本都是张贵民在汇报工作,赵志全也没有提出任何其他具体要求。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路上偶然碰到的,赵志全说有一个员工要辞职,让张贵民去跟这个员工谈谈,让员工不要辞职。所以,张贵民看到这份沉甸甸的遗嘱时,沉默良久。

“时代楷模”赵志全

2015年11月12日,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赵志全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6年9月22日,“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仪式在央视演播大厅举行,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时代楷模”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和赵志全的表彰决定》,并颁发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赵志全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评选为“时代楷模”的民营企业家。201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赵志全的先进事迹。

众说纷纭的鲁南制药

赵志全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而鲁南制药则继续前行。在赵志全去世后的第三年,局面陡然波谲云诡起来,“鲁南风波”开始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2017年,公司“三元老”与董事长张贵民之间爆发矛盾,鲁南制药股权不清晰、董事会治理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暴露无遗,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控制权之争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后以“三元老”退出董事会为标志,冲突暂时告一段落。同时,赵志全之女赵龙与鲁南制药产生股权纠纷,双方对外资股的最终归属问题各执一词。2020年,临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解除鲁南制药与外资股代持方安德森的委托持股关系,鲁南制药外资股归属于鲁南制药所有;2021年境外法院判决支持鲁南制药代持主体安德森为赵龙所有,并认定赵龙为鲁南制药外资股的实益权利人。关于鲁南制药外资股权的最终归属,仍待事情进一步发展。

自2017年以来,鲁南制药一直风波不断,局面也扑朔迷离,外界更是云里雾里,疑问重重。人们不禁想问:赵志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何以成为“时代楷模”?他为何将企业传给了张贵民?又为什么采用遗嘱的形式实现传承?2017年以后出现的鲁南制药董事会内部纠纷和股权纠纷原因究竟为何?“鲁南风波”后公司最终何去何从?虽然董事会停摆了很长时间,企业最终股权归属也一直没有最终结论,但企业发展似乎并没有受到负面影响,2017年以后鲁南制药依然实现了稳健发展,这一反差的原因又是什么?

鲁南制药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冲突涉及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人事变动和法律问题,其中的是非曲直并非外人可随意评判。由于相关诉讼的出现,笔者收到了各方的材料与观点。一方面,本书不回避这些客观存在的冲突矛盾,如实记录大量历史事件和众说纷纭的观点看法,但是对各方观点存而不议;另一方面,本书运用研究团队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来理解赵志全和鲁南制药,在详细回顾赵志全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历史基础上,以非血缘传承为切入点,从第三方角度总结探讨赵志全的经营智慧、传承模式与“时代楷模”精神,挖掘鲁南制药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回馈本书的读者朋友。

本书的写作初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

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基本上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经济成分。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第一次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和“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的观点,这是当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那年,全国各地开始允许民营企业正式注册成立,很多知名民营企业便在那时成立,有的经营至今。笔者过去曾研究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诸多发展自个私经济的民营企业,这样的本土民营企业往往以具备非常清晰的产权为鲜明特色,而本书将重点探讨另一类民营企业——从国有企业逐渐转制而成的衍生型民营企业。

无论民营企业的起源和类型有何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几乎都依赖于企业家的长期努力和卓越领导。正如张瑞敏之于海尔,任正非之于华为,宗庆后之于娃哈哈,这些企业家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所领导企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企业称为企业家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家的长期领导会形成企业对于企业家的特殊依赖,即使这些企业家后来离开了企业,他们仍然会为其曾领导的企业投下长长的背影。美国著名企业史专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钱德勒教授在他的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指出了大型工商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家的作用及其自我超越的艰难:“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这种现代工商企业可称之为企业家式或家族式的企业。”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9.企业家式的企业,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都迟早面临创始企业家的传承挑战。

民营经济为何会有如此巨大且可持续的力量?实际上,民营经济得以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主身上体现的企业家精神。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一直反对社会上一般人对于企业家的肤浅认识,即认为企业主或厂长、经理就是企业家;他强调,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代表了人的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那么企业家最主要的素质有哪些?厉以宁认为企业家素质有三个:第一是有眼光,第二是有胆量,第三是有组织能力。一个人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以后就可以成为企业家。

20世纪80年代初,以温州、苏南等地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率先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组织起来,纷纷成立政策允许或默许的乡镇企业,在国有企业的夹缝中寻找市场生存发展的机会。以鲁冠球、吴仁宝、禹作敏等为代表,在改革开放前就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家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王石、张瑞敏、柳传志等企业家开始创业,分别创办了万科、海尔和联想。1992年,受邓小平南方谈话和经济改革推进的影响,一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作的体制内官员或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形成又一股商业浪潮,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创业者也被称为“九二派”。从不同时期商业浪潮涌现出来的企业家群体的来源和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边缘到核心、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是企业家精神的不断生成和高扬。纵观中国商业发展史,企业家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情况是第一次出现,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在当代这样富有冒险精神和竞争意识,当代民营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家精神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疑,鲁南制药的赵志全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典范。赵志全之于鲁南制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行业背景和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因此这也构成了本书看待赵志全及鲁南制药的三个不同视角。

赵志全的创业之路始于承包国有企业,本身也受过很好的教育,因此他既不同于江浙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也不同于产生于南方的“九二派”企业家,他是生长于齐鲁大地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赵志全作为山东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齐鲁文化的烙印,他的成长逻辑也只有结合山东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才能被更好地理解,这是本书写作的重要视角之一。

本书有关鲁南制药历史的描述是从赵志全1987年10月承包工厂开始的。当时企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当地政府大胆改革,以“即使失败也损失不大”的出发点来进行公开招标,最终选择了年仅30岁的赵志全。经过几年承包之后,企业经营有了起色,赵志全也获得了对鲁南制药的实际控制权。赵志全大学本科学的专业是化工机械,进入制药企业工作后就不断钻研和积累与制药生产和经营相关的知识,因此他所领导的鲁南制药一直坚持制药主业,其产品结构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中药产品为主逐渐过渡到90年代中期以西药为主、继续保留少部分中药。到了21世纪,公司逐渐发展为集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的生产、科研、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制药集团、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位列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和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从1987年10月承包经营到现在,鲁南制药一直专注于医药产业,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制药行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进程,自始至终进行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同场竞技、逐鹿中原的激烈竞争。鲁南制药从原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工厂到国内制药行业的重要企业,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和成长过程,因此对于赵志全和鲁南制药的历史考察和分析,离不开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研究,离不开对企业成长、发展和嬗变的比较,这是本书行文的视角之二。

改革开放已40余年,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陆续进入了逐渐退出企业经营的谢幕时代,新一代企业经营者将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后企业家时代。2014年11月,赵志全因病辞世,鲁南制药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企业最高领导的交接班。鲁南制药的股东比较分散,并不存在处于控股地位的私人大股东;赵志全控制经营企业长达27年,鲁南制药的一切都深深地打上了这位大家长的烙印。这样的企业家式企业在国内非常普遍,而其传承又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整体、全面和长期过程导向的视角,深度研究赵志全和鲁南制药这一单个案例,期待能够对企业家成长、大家长式的领导模式和企业家式企业的传承等共性问题得出符合科学规范的结论,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也是本书重要的视角之三。

本书的内容安排

2014年11月14日,初冬深夜,57岁的赵志全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张写着《粉红色的回忆》《兄弟干杯》《兄弟抱一下》《忘忧草》和《掌声响起来》五首歌曲名字的便条,这便是他对世间最后的牵挂。

这是赵志全一生中最喜爱的五首歌,而这五首歌也似乎注定吟唱了他并不算长久但却伟大的一生时光。《粉红色的回忆》是年轻时候的青春浪漫,充满活力,斗志昂扬;《兄弟干杯》是承包后的涅槃重生,以及经过“九六决战”艰苦卓绝的奋斗后最终取得的胜利;《兄弟抱一下》是在1997年到2002年,公司经营走上正轨,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忘忧草》就是让大家忘了他,化悲痛为力量实现百年鲁南的梦想;《掌声响起来》预言了赵志全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的认可,“孤独站在这舞台”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这五首歌是赵志全生命历程的伴奏和余音,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也将自始至终贯穿本书的写作,成为每一个历史阶段徐徐展开的前奏。

本书重点关注两条主线:鲁南制药(及其前身)的发展历程,以及其背后主导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和管理历程,包括赵志全的一生,以及张贵民接班以来的管理实践。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对赵志全个人成长与鲁南制药发展的阶段性历史叙述:第一章介绍了赵志全的个人和家庭背景、学习和工作经历,以齐鲁大地为背景重点讨论了1987年承包以前的企业家成长经历。第二章讲述了赵志全通过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措施激活郯南制药厂,然后企业进入了鲁南制药时代,再到发动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九六决战”,大致时间是1987年承包工厂,1996年成功克服业务渠道开拓的艰难,赵志全确立了无可争议的企业领袖地位。第三章描述了赵志全居安思危,领导企业快速发展与高瞻远瞩谋划百亿鲁南,其中的关键重大决策是选址费县建成了8600亩(1亩等于667平方米)的新时代药业新厂区,领导企业进入新时代,时间大致是在1997年到2002年之间。第四章讲述了2002年赵志全不幸确诊绝症以后,继续带领企业向前发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企业也真正走向自主研发。第五章总结了赵志全身后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时代楷模”精神与其在鲁南制药凝结的经营智慧。五个章节分别对应了赵志全临终时难以忘怀的五首歌,而随着2014年11月14日赵志全与世长辞并用遗嘱的方法选择了接班人,鲁南制药进入张贵民时代。在公司年会上,张贵民以一首《明天会更好》展示了自己和所有鲁南人的决心。因此,本书第六章重点描绘了张贵民时代鲁南制药的传承与创新。本书第七章重点分析了鲁南制药这一独特的非血缘传承模式,探讨民营企业传承难题的解决方案。第八章从共同富裕的视角再次透视鲁南模式中的企业家精神、非血缘传承实践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为当下倡导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前六章的内容不仅涵盖赵志全的整个生命历程,也包括了鲁南制药发展迄今50余年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因此本书内容具有浓厚的企业史色彩。本书希望读者可以重点关注鲁南制药发展过程中的以下四个关键事件:第一是1987年赵志全获得鲁南制药前身郯南制药厂承包资格的竞标过程;第二是1996年赵志全发动并亲自领导的“九六决战”,破除了当时业务渠道不畅和业务队伍散漫等障碍,打造出一支战斗力较强的业务团队,走出了市场销售低谷;第三是从引进药到自主研发,打造未来发展的大空间和大格局(关键点是2002年新时代药业落户费县);第四是向创新药、新营销和新结构的千亿鲁南进发,与中国医药行业及其领先企业进行比较研究,这也是本书的另外一条充满建设性和理性的主线,体现了鲁南制药在赵志全和张贵民两任董事长领导下的至简大道和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