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科学立法
第一节 应当重视环境共同侵权的研究[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要任务。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专门部署和系统安排。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央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行动,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复合污染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共同侵权问题就是诸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时代,这个现象还可能有增多并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逐步转移的趋势。
我曾先后在国务院、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央国家机关从事环境资源等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工作,在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兼及教学和科研,亲历并见证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退休后又在天津大学法学院从事相关学术及实践活动。这种特殊的工作经历,使我对包括环境共同侵权在内的中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有着异乎寻常的切身体会。
从环境共同侵权现象来看,它是侵权法上的发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共同侵权问题,而其根源则是多主体的复合污染。没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多样性,就不可能产生环境共同侵权问题。所以,环境共同侵权与复合污染是密切相关的,后者长期以来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侵权法关注的共同侵权主要是在一般侵权领域,对环境侵权等特殊侵权类型关注不多。而环境法理论又更多地关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私法上的损害着力不多。这种现象源于侵权法和环境法的不同功能定位,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对环境共同侵权和复合污染的整体性考量及系统性治理。
我对环境共同侵权问题的上述思考,在2008年前后侵权责任法的研究制定过程中更加强烈,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在立法过程中成为一个难点,其研究十分必要而且迫切。于是在2009年上半年,借司法部开展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申报的机会,我立即带领唐忠辉同学申报了《环境共同侵权责任研究》这个项目,后来获批并被确定为该部重点项目。考虑到这个项目任务重要求高,并且唐忠辉承担了大量工作,我建议他以这个项目为基础,以“环境共同侵权研究”为题开展博士论文写作,这样可以心无旁骛、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一举两得的成果。他接受了我的意见。
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结合课题研究或立法项目开展博士论文研究,是我一贯推崇的一种博士生培养机制和博士论文写作模式。早前,我带的第一个博士李丹,也是通过选择随我参与相关立法项目确立了相应的博士论文选题。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研究者从实际问题中导出观点、提炼理论,以提出的理论观点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知、知以致用。《环境共同侵权责任研究》这个项目,在后来的评审验收中,包括清华大学法学院崔建远等教授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有关领导专家等均对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而唐忠辉还在学校获得了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的资助。2011年博士毕业后,他又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出版资助,从而有了现在这个更加成熟的成果。
回到这部著作本身,它以多学科视角和多种研究方法,以环境共同侵权的现象、规则、本质、责任、救济及其预防为基本框架,对环境共同侵权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精心收集了全国各级各地法院从1987年至2015年间审理的大量有关环境共同侵权案例,并对其进行了梳理、汇总和分析。正是建立在扎实的案例分析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上,作者提出的不少观点既有创新也令人信服。
书中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多个环境行为只要产生同一不可分割的损害结果,即可构成环境共同侵权,不必然要求意思联络或者行为关联。提出这个观点,在理论界应属首次。这种分析,符合共同侵权本质认定标准客观化的发展规律,而且体现了环境共同侵权因“环境”而关联的基本特点,也有利于司法裁判和受害人救济。书中进一步明晰了连带责任与按份责任背后各自的利益导向,论证提出了连带责任在环境共同侵权中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扩大了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该书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7条的具体含义作了分析,提出第67条没有对数人环境侵权的行为属于共同侵权还是分别侵权作出明确定性,因而也不是共同侵权按份责任的规定,该条只是对数人侵权后划分内部责任的基本规则的说明。这一研究结论也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从社会影响来看,本书的形成,能够得到多方面的资助,本身就说明了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书中的不少研究观点,譬如关于环境共同侵权“共同结果论”的分析、类型划分以及关于《侵权责任法》第67条的理解等,有的曾在《法学评论》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在理论界产生影响;有的与最高人民法院后来出台的有关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在部分规定上不谋而合。应该说,成果为推动环境共同侵权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书如其人。这是一部很用功的书,书的背后,是一位很用心的作者。本书作者唐忠辉,2008年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在我的指导下研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他为人厚道质朴、真诚谦逊,行事认真负责、沉稳踏实,是我很认可的学生之一。他就读国内多所知名法学院校,具有扎实的法学功底,喜欢研究且有禀赋,曾在高校工作过,读博期间又跟随我做了好些课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有这些基础,他完全可以在学术领域发展得很好。他毕业时最终选择了国家部委的政策研究机构,后来又历经行政管理等多方面锻炼。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让我既高兴又有些遗憾,高兴的是他一直在进步,遗憾的是他的专业优势似乎未能更好地发挥。可喜的是,他以自己一贯的努力和坚持,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不同角色的切换,而且在管理工作之余不忘初心,坚持思考,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终于修成正果。
在这部书即将出版之际,我欣然应允为之作序,向读者推荐该书,也祝贺作者。希望读者阅读的旅程有收获,祝愿作者思想的人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