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的蝉声](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3/44592923/b_44592923.jpg)
十大小说
英国小说家毛姆写过一本名叫《世界十大长篇小说》的小册子,虽然他在前言里声明,所谓十大,纯属瞎掰,好小说一百本也数不完,但他还是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小说”:《汤姆·琼斯》《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白鲸》《高老头》《红与黑》《包法利夫人》《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他是英国人,很自然,英文小说占了一半,其中英国四部、美国一部。接下来,法国三部、俄国两部。仅仅四个国家,真是简洁至极。
这个榜单,我们肯定嗤之以鼻,英法俄之外的欧洲人,也不会认同。《红楼梦》和《西游记》,固然不在其视野之内,《堂吉诃德》也名落孙山。同样不及第的还有德国人、南美人,等等。德国早先的小说确实不那么发达,可是托马斯·曼总还不俗。《魔山》虽不敢说有多伟大,比起《呼啸山庄》,并不逊色。晚近的小说,两部旷世杰作,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华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大约因为时代太近,他不敢轻下结论吧。
欧洲人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玩总结、搞统计,总结出来的结果,名之曰“世界之最”。譬如他们写欧洲哲学史,书名偏不叫《欧洲哲学史》,叫《世界哲学史》。其他领域也一样。美国人好一些,除了自己家,还肯照顾欧洲,以示不忘本之意。当然,二十世纪以来,情形是多多少少改变了,但法国人一本十几卷的《世界文学作品选》,据说中国还是得和很多中亚或非洲作家一起,挤在附录似的一卷或两卷里,稍稍粗心的读者,手一哆嗦就漏过去了。西方是尊小说的,可是他们说起短篇小说来,似乎不记得唐朝小说那么发达。不少作家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即使拿到十九世纪,无论内容之细腻深刻,还是技巧之精熟繁复,都不逊色。说约翰皮特导夫先路,张三李四首创发明,你道始创者是那么容易当的吗?
世上没有客观和公正的评判。换句话说,一切评判都是偏见。偏见有蓄意的,也有限于条件的,后一种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消除。比如毛姆,他大概没有读过中国小说的四大或五大名著,也没有读过《源氏物语》,你让他就此雌黄一番,显然难为他。我要是毛姆,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的十大乃是“欧美十大”。或者说,我喜欢的十大,这就很好。喜欢是个人的事,别说在李杜之间我可以偏心,就是我说爱《西游补》胜过《西游记》,那也无伤大雅呀。毛姆说了,这是“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他没只选英国小说,已经够客气,已经够“国际主义”了。
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莱德伯里,写过一本关于未来世界焚书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451度》。在这本关于书的书里,布先生提到了更多的书,他心目中的人类文化遗产(个别提到的书因故事情节而浮现,算是例外)。或许因为外语不好吧,布莱德伯里的阅读也以英文为主。如此一来,他的人文典籍清单,英美系独霸半壁以上的江山(在全部三十多种书中占十七种),美利坚的书(五种)比英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多,包括西方人视为他们文明之源头的古希腊(四种)和罗马(两种)。可怜亚里士多德忙了一辈子,犹自榜上无名,不如只写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
欧洲和美国之外,布莱德伯里给了东方一点面子,模模糊糊提到了孔夫子、释迦牟尼和甘地。为什么说他模模糊糊?因为从字里行间看,东方这三位圣贤的书,别提他读过了,估计连书名都闹不清楚。
《华氏451度》里说得最多的书,是基督教的《新约》和《旧约》,其次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他单独标举的一首诗,是英国诗人阿诺德的《多佛海岸》。
有意思的是,《华氏451度》被法国导演特吕弗拍成了电影。英国之外的近现代欧洲作家和思想家,布莱德伯里只提到四位:叔本华、意大利剧作家皮蓝德娄、西班牙哲学家加塞特,以及爱因斯坦。从古到今,法国人一位都没有。雨果,没有。波德莱尔,没有。笛卡尔、伏尔泰、卢梭,统统没有。特吕弗当然不买布氏英语独尊的账,在影片中的烧书镜头里,特吕弗用特写照出了一大批法国文豪的英名:巴尔扎克、普鲁斯特、让·科克托,甚至萨德。特吕弗时尚,他突出的是现代性和个人兴趣,所以,“小偷兼同性恋作家”让·热内的《小偷日记》、保罗·格高弗的剧本、圣女贞德的传说、现代诗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以及萨尔瓦多·达利的画册,得以在银幕上橘黄色的火焰里摇荡生姿。
特吕弗好像故意在和布莱德伯里对着干,后者只字不提的,他在影片里大书特书:男主人公蒙塔格深夜读禁书,读的是《大卫·科波菲尔》;首次出现的搜书场面,查获的第一本书是《堂吉诃德》;小男孩在搜查现场捡起翻看的书,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关于哲学家,特别提到亚里士多德和尼采;就连在布莱德伯里那里大大受宠的美国文学,特吕弗也特地补充了布氏忽略的爱伦·坡……
读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的访谈录,他说最初使他获得写小说的信心的作家是卡夫卡,他认为《战争与和平》是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我觉得他比毛姆专业。奇怪的是,很多人认为马尔克斯受了福克纳的影响,但马尔克斯似乎对福克纳没有兴趣。如果让美国人来评选世界最佳小说,福克纳和梅尔维尔不用说是要占据重要位置的,其他的,我们猜想,还会有霍桑的《红字》、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乃至德莱塞和帕索斯的作品。亨利·詹姆斯当然也会入选,但我好奇是哪一部。
我更好奇的是,如果让博尔赫斯来选,他会选哪些书。他似乎更爱短篇小说,他自己也只写短篇。长篇小说,毫无疑问,排第一的是《堂吉诃德》。其他可以想到的有梅尔维尔的《白鲸》、卡夫卡的《美国》和《城堡》,以及康拉德、亨利·詹姆斯、吉卜林、福楼拜的作品。他那么喜欢《马丁·菲耶罗》,喜欢《一千零一夜》,会不把它们也算作小说?
我对小说外行,这不妨碍我有自己心目中的伟大小说。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都堪称伟大。欧美的,我选《堂吉诃德》《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卡拉马佐夫兄弟》《百年孤独》《魔山》《包法利夫人》《白鲸》。
狄更斯和奥斯汀的小说当然也很好,比如《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傲慢与偏见》。我还特别喜欢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如前所说,这也是偏见,既体现了我的驳杂,也体现了我的孤陋寡闻。
201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