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十六讲](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22/44326322/b_44326322.jpg)
肯定自我才能重建自我
可惜当时提倡西化的学者,在对西方的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了解也不深入的情况下,以致产生有些似是而非的看法,误导社会许多观念,成为我们前进、迈向现代化的障碍。就比如这些学者从国外回来,提倡的现代化社会的教育,只注重语言,要大家学普通话以求国家语言统一,忽略了文字;而不晓得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系统,有重叠但并不完全相等。所以今天入小学并不去识字,以致对中国文字的基础造字和逻辑性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在用字上就会笼统、似是而非。如此读古文献、古典文学不易深入,这样读不出古典传统文献、学术、文学的况味,不容易取得智慧,不容易肯定自己。
一个人不容易自我肯定时,就不能建立自信!举例来说,假如我们的国学社社长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认为别人非常棒,非常羡慕别人,想要完全放弃自己,让自己变成别人。你们想,这做得到吗?这种心理就是我们全盘西化的心态与状况,我们之所以在全盘西化中一直动荡到今天,基本上是因为从来不去建立真正的自我,只是不断放弃自我,去做另外一个人。而钱宾四先生几乎是在这时代中,唯一一个站出来呼吁要看重自我、肯定自我,以重建自我的第一人。
虽然那时有所谓的“国粹学派”——只要中国,不需要西方,属于纯粹的保守主义者;此外还有“中体西用”,算是国粹派中的开放派。但钱宾四先生哪一派都不是,他要我们认清,从自我成长的历史中认识自己,一如我们应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才能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致让自己对自身有这么大的不满。了解了自己问题的原因,知道我们无法放弃自己,变成另一个人,那么只有改善自己,调整自己,以求自我的建立,不然在一味的自我否定中,我们只有走上自毁一途。
钱宾四先生不断呼吁中国人看看镜子,认识自己,他力排众议,既不赞成国粹派,也不支持西化派,而是另辟蹊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日甚一日,宾四先生站出来说:“可以打!”何以可以打?他是根据历史、根据文化来谈中国的民族性,而不是只根据我们有多少战舰,多少陆军,多少飞机、坦克、大炮。
中国人的个性,在平日可以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可是到了某个忍无可忍的程度后,就要拼到底了;中国人有足够的韧劲去面对挫折和失败。中国人甚至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或以空间争取时间。中国人的脾气来了,可以坚持硬撑下去。因此,在中国的作战方式上,必须把时间算入,必须把中国人的精神力算入,而不单靠武力。所以,他以此为基准提出看法,并埋头写了一本《国史大纲》,通过秘密管道送到已沦陷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去,并出版之。这本书出版后,轰动全国,许多知识分子站起来说:“好!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