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教你做团队沟通:没点情商,怎么带团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做好这3点,内向者也能轻松获得团队的青睐

在职场上,内向的人往往对自我评价较低,不太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在一些公开活动、聚会团建中,他们也往往会放弃主动表现的机会,继而在团队里越来越没有存在感。内向者想要获得团队的青睐,可能吗?

一、遇事积极主动

在团队中,主动帮助别人就能让内向者获得正向评价,得到团队的青睐。根据互惠原理,你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也会获得别人的回馈。互惠原理,是指我们应该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加以回报。关系都是相处出来的,再好的关系,长期不走动也会变生疏。你来我往,有来有往,感情才能热络。因此,如果你是不善言辞的内向者,就可以通过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来增加相互间的接触,拉近和对方的关系。

团队合作,讲求的就是发挥彼此特长,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HR建议内向者通过主动给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1.分担擅长:每个人擅长的部分不同。当看到对方正在做一件你特别擅长的事情时,可以主动过去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如果这件事对对方而言恰好不是他擅长的,你的帮助对他而言就是雪中送炭。“处理表格数据我比较擅长,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

2.解决紧急: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紧急时刻。当最后期限越来越近,就会给人巨大的压力,从而逼迫人们不得不以牺牲质量来换取时间。如果这时你能主动提出帮忙,就能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为对方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3.代劳顺手:点滴见真情,如果在平时,你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拿一下快递,倒一下水,复印一下文件,让别人明显地感觉到有你和没你的截然不同,你就能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别人心里。“我去前台,你有啥快递要我帮忙带吗?”

主动给人提供帮助,能迅速拉近和他人的关系。即使你在主动帮忙时只是寥寥数语,但你的实际行动已胜过千言万语,也将给团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做事诚实守信

内向者之所以不愿意与人沟通,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过往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受过挫折,继而对自己的性格产生了过多负面的评价,导致自己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渐渐地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行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习得性无助行为,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要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次次小的沟通,让内向者获得正向的评价,进而树立积极的信念。当内向者获得更多的自信,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就更容易成功,最后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内向者遇到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时,就要坚持自我,主动拒绝,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到你,增加习得性无助;当内向者遇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就要努力成事,兑现诺言,以此获得高峰体验,获得积极的反馈,增强你的自信。

1.敢于拒绝:不管别人要你做什么,你都要先衡量自己当下是否能做,会不会对其他工作有影响。如果无法按时交付,就得坚决地拒绝对方,让别人知道这件事你做不到,这样对方也就不会再为难你了。

2.言信行果:如果衡量下来这件事能搞定,就可以答应,那么答应的事就必须要办好。让人感觉到你要么不给承诺,要么给出承诺就必然兑现。在团队里,你的受信任度也会大大增强。

内向者需要时刻将“言信行果”作为自己的信条:做不到就不要给对方任何期许,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答应了就要坚持到底,兑现承诺,以达成团队的期望。

三、细节精准把控

相比外向者,心细如尘一向是内向者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内向者能更为细致、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内向者可以从这里发力,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达到专精,以实力碾压其他人。

1.事先准备:你可以预设场景,提前思考一下对方可能会在哪一个环节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且事先把事情都计划周全,在每个维度都想好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做好万全准备,就能让对方的问题都落在你的计划内,就不至于临场心慌意乱,手忙脚乱了。“领导,这是这次项目之前所有的文档材料,我都一一做了标注,方便您查阅。”

2.事后复盘:在完成工作后,做一次细致的复盘也是内向者特别擅长的部分。把事情发生的前提、经过、结果、做出的决定、强调的细节、预测的风险等,全部事无巨细地复盘下来,在当下给双方留下细致的备忘,在未来给彼此提供迭代的基础和依据。“领导,这是我针对这次项目的复盘,请您过目。”

事先做好周密计划,事后做好细致的复盘,能让内向者在团队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最擅长的位置。

四、内向、外向并无好坏之分

心理学家发现,外向者通过与人社交来获取能量,他们无法忍受独处;而内向者恰恰相反,他们对内心世界兴趣更大,而与人社交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在独处中他们才能获得快乐。所以,他们思考问题比外向者更为深入,做事更为专注。因此,即使你是一个内向者,如果能用干货和事实说话,体现出自己无人能及的价值,又何必在意别人对你“内向”的评价呢?因为内向、外向从来只是一种性格倾向,并无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