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五十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1章 我的痛点

就是几个字:没有核心竞争力。

那么我需要那些核心竞争力呢?

本质就是底层逻辑,创作产品的能力,而且是那种能卖出的产品或者服务!

没有这个能力,我就会一直很痛苦。

我要创作什么产品呢?文字?图片?视频?

都要写文案,那不如就写文字好了!

要是解决文字创作能力,那要写那类的?随笔、杂文、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商稿、理论……

最终目的应该是写理论,其次是写小说,再次是杂文,最后是随笔。

因为写理论没法赚钱,因为受众小,除非写到大佬的水平,但你知道的,不是谁都有大佬的实力。

写小说的话,受众要多点,能达到及格水平,有可能能滥竽充数,容易养活自己。

然后靠小说的收益,来养活想创作理论的我。

当然这个是第一个痛点。还有那些痛点?

感觉没有了?因为实现了写作致富,那么其他靠金钱解决的问题,不就没有问题了嘛!

比如通过金钱能实现的,旅游、学开车、学游泳、开公司、拍电影、婚姻、养育子女、建设家乡、解决社会痛点……

当然这些是外部的,还有内部的,我想知晓当今所有知识!

实在太贪了,那那么多时间。

除了地球上的,还想仰望天空,想去太空看看,到底宇宙是什么样子!

还有会编程,文字毕竟是基础,但要能编程的话,可以实现一些东西,比如要有自己的创作平台,避免被现在的各大APP限制,不怕自己做大了后,也学他们吗?变成恶龙,毕竟要市场上活下去,有些当读者或创作者觉得是问题的点,就不是问题了,反而是优点!

感觉还是没有说清楚完。脑子太木了,想东西的时候,很难四面八方的联想。

也说得太宽泛,不够细致。

怎么个细致法?比如写小说,写什么题材?武侠、仙侠、推理、科幻?文风用对话体还是描述体?可能我适合写意识流?这几天每天5-10页的阅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感觉就在一天的无聊对话,又觉得太简单的,可能没看完,反正觉得挺无聊的,所以是艺术品?那看的《蜀山剑侠传》里边开峨嵋仙府,描述了很大一段,有古韵的文字,这就是我想学会的地方,但不是那种难懂的古言,要去记忆的话太多词语了,不敢信自己要真的去背诵,可能到老了,都记不下来,那怎么学会这种文风呢?

所以有些东西,不是想学就能学的,我还是老实用自己的话写吧,哪怕是直白点,也比蹩脚的模仿好吧?比如读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就觉得可以勉强能凑合,前一阵写了个短篇,有人说文风有王小波的影子,我还没有看过他的书呢,后面找机会看看。

所以其实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了?现在差的地方是什么?认知,胆色。

什么认知?就是看到的实体或者想象中的画面或一些概念痛点,要能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这就是认知。很明显我的认知不足,智能靠大量的阅读,没其他捷径可走。

胆色就是不怕丑,敢写,哪怕是垃圾,或者一些不可说的,或者带涩的东西,但不能发表的内容,写了没意义啊,除非不缺钱了,倒可以写到电脑记事本不到公开平台发布,这些说的还是有点远了。我现在需要的是能变现的文字,所以必须符合标准,主要还是胆子虚,怕写的内容有尝试错误,或描写不准确,不然早开始大规模的写作了,何必现在还在扭扭捏捏的不敢大力写。

所以问题在哪里呢?还是心虚!也可以说谨慎,为了写好作品,宁愿耐心等待,而不是火急火燎的,在剧情没想好的情况下,就瞎几把的写。

其实有方法的,只是觉得过意不去,觉得是二改抄袭。就是去国外的电影,看到好看的,把他们二改换成本地的题材,或略微的修改下剧情,这个办法明明很好的啊,那为什么不做呢?还是上面的,表达不精准,那一直不写,那怎么提高呢?

还是懒惰导致的吧,也不是懒哦,不然现在写这个随笔也快25万字了,懒惰的话,怎么可能写到这么多!

所以还是缺乏信心,对文字的掌握不够精纯,缺乏痛苦的磨练,怕动脑子,因为会头疼,很想靠自然而然直接表达出来,而不是去动脑想,因为真的要头痛欲裂啊,我试过了!

但要写好文字,必须要这样做啊。现在需要精读了,就是把看过的反复拿来阅读,好句子就记下来。

泛读的内容不少了,的确会存在那种,看人家写的内容,很多都没有看到过,或者明明自己懂,但是写的时候,自己写不出来,其实就算一个念头的事情,为什么会做不到?人家能做到,是看得多?还是天生人家能领悟到?我为什么领悟不到?天赋问题吗?

未必是吧,可能就是时机不对,人家可能在那时看到一些提示灵感的点,突然抓住了,就自然冒出来了,我没有冒出来,就是积累、天赋、时机,没对上,所以只能从人家文字上看到,但学不到,因为会忘记啊,既然都忘记了,是不是就是不重要呢?有可能。

好比以前高中,学数学,总觉得不用特别记忆就能学会怎么计算公式,真的很有优越感,现在没了,明明我对数学有天赋啊,为什么放弃走数学路呢?只是当时在我那个镇级中学,还是高中里边最差的,再差的话,就读不上高中了,所以是矮子里边当将军,后来读大学,没有自觉能力,老师不经常考试了,就失去了这天赋。

说这个的意思,就是指,天赋出现的时机不对,未必就算天赋,放弃了的天赋,不算天赋。那靠勤奋去坚持一个,本来就比较困难学会的天赋,能变成自己的天赋吗?可能我说的不是天赋,而是吃饭的技能。现在不学,主要是没有时间去探索真天赋,等完全不差钱的时候,可能才会去把失去的天赋或者叫兴趣找回来吧。

天天找痛点,阅读的时候,也在找痛点,总觉得刚看完的东西,怎么就记不住啊,切,都没有好好去记忆过,就想一眼万年啊,不可能的,起码十遍才行,其实你想嘛,现在打的这些字词,就不是十次能记住的,起码几千次了吧?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惯性,所以其他阅读或者技能都是要这么的反复干才行。写作一样的,就是很多词汇,为什么学不会,不就是记忆的次数少了,还有打的次数少了,就没有进入打字的圈子里边,需要后面写作练习的时候,无意识的情况下打出来,多打几次,就形成肌肉记忆,再来打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