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作文:给你一个公式,你也能写出满分作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积累素材——征于物发于情

勤于积累素材

一般来说,我们写考试作文的文体都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而这两种文体都离不开摆事实、讲道理。我们把那些用来摆事实、讲道理的内容称为素材。素材就是我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和理解,也是作文内容的来源。要想提高作文成绩,拥有大量写作素材是基础,否则,面对作文题,就会陷入言之无物的窘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称为征于物发于情。征于物发于情,就是观察和识别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然后理解它们。所谓理解,就是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规律(这与上一章讲的文章的四大类内容是一致的)。像小球、小车、质点的变化等无机自然界的事物是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之一,而包括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联的事物。有意义关联的事物,越复杂,就越难识别。比如,如何识别人(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知人知面不知心”“日久见人心”,都是讲识人之难。更为复杂的是如何识别社会、国家的变化。

这也从侧面说明,积累作文素材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多观察、勤思考、探究事物原理,才能获得有用的知识。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古人讲“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章风格与思想内涵必然会反映其三观,而拥有充满正能量的三观对我们的作文立意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每天的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识别,就会发掘出作文素材。可是很多人不是觉得每天忙于学习,没时间和精力观察生活,就是觉得生活中的事太过琐碎、平淡,没有可写之处,于是就编造一些虚假故事来填充作文内容。有位批改过很多学生作文的语文老师感慨道:“现在很多学生写作文时都不说‘人话’。”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看看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两条小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热情地跟它们打招呼:“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

两条小鱼都没有回答,继续默默地游着。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终于忍不住问另外一条小鱼:“什么是‘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鱼天天生活在水里,却完全忽略了水的存在。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发生很多事,但写作文时却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就是因为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像那两条小鱼一样,虽然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道“水”是什么。

积累作文素材要求我们对生活有感觉、有触动、有思考。一个普通人每天的生活基本是:早晨起床、上班、下班、买菜、回家做饭、看电视、上床睡觉。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差不多如此简单。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善于观察、思考的人能从中发现很多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日积月累,就成为写作文时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一直强调,为提高写作水平,要多观察生活。这里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问题:存在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让我们去观察吗?我们先来看一下《吕氏春秋》中《疑人偷斧》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观察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偷了斧子的样子;他看那个孩子的神色,也像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像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偷斧子的样子。

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把斧子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斧子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观察到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在怀疑那个孩子偷斧子时,丢斧人眼里的孩子不是客观的,其形象是被扭曲的;找到斧子后,他眼里的孩子又恢复了原本的形象。心态不同,导致观察者眼中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对于写作文,有人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平淡无味,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有的人却下笔如有神,观点积极健康,行文流畅,语言优美。原因就在于,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的人知道如何去观察,有的人却不知道,因为这些人不具备正确识别、观察事物的能力。

如果没有物理学知识,我们能够正确观察和识别那些小球、小车的运动吗?当然不能。同样,如果没有方法和技巧,我们也很难知道如何正确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能够正确识别、观察事物是需要方法的。这就好比我们欣赏《清明上河图》,虽然知道是一幅非常好的画,但是好在哪里,却很少有人能具体说出来,就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学过如何欣赏绘画艺术,是外行。

所以,要想正确观察、识别我们身处其中的万事万物,观察、识别的方法非常重要,这个方法源自逻辑思维能力,即思考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哪里来?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它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