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女帝
这一次杨空还是没有选择分段。
但是视频的长度还是让杨空有一些担心。
太长了!
可以说武则天的生平可以弄起码两部小说了。
一部是后宫言情类的,一部就是治国夺权类的。
可是杨空最后还是没有分段。
无他,只是因为杨空发现不分段的打赏要多一些,而且举报谩骂少一些。
【@盘点十大帝王】
【千百代,一女皇!】
【开新制,励农桑!】
【滔滔江水向东流,朕自无字任评说!】
画面缓缓展开。
此时在一个荣华富贵的家庭之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谁也想不到,这个女婴竟然会是日后的女皇!
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而武士彟虽然官阶很高,但是他毕竟是庶族出来的。
所以当时的士族对于武士彟一家都很不感冒,甚至常常出言讥讽。
而武则天从小性格就比较强直,也不喜欢女红,只喜欢读书。
在童年的时候她还随着父母游历名山大川。
这些都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在童年时期,武则天就因为长相清秀漂亮受到了她父亲武士彟的喜爱。
视频之中,清秀的武则天随着父母四处游历。
高山、峻岭、密林……
杨空用视频将大唐的山水的美丽展现了出来。
那时山清水秀,山河,真是锦绣一般!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像武则天、武士彟这样的“暴发户”并不受人们的认同。
于是一些玩伴和一些闲人开始讥讽武则天一家。
这当然会进入武则天的耳朵里了!
但是她没有办法,自己的父亲也没有办法。
虽然荣华富贵,但是当时的士族们都看不起他们。
所以这又强烈地刺激着武则天想要去追逐权利。
她想要权力,她想要地位,她想要把那些讥讽她的人统统踩在脚下!
视频之中,这个女孩眼神坚毅。
可是随着父亲的逝世,她的生活也是一落千丈。
那一年,她才十二岁。
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终于,在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于是便把她纳入了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画面徐徐张开。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褪去了孩童时期的清秀,此时的她已经长得婉转动人。
就在她入宫之前,向自己的母亲杨氏告别的时候,看到母亲如此的不舍,她心中也是有些难过。
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追求。
于是她向着自己的母亲说道:“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这一年,她十四岁。
但是在入宫期间,武则天并没有受到李世民的宠爱,而原因也可能与那一件事情有关。
当时的李世民有一匹叫做狮子骢的骏马,但是它肥壮任性,没有人能够驯服它。
而那时的武则天还侍奉在李世民的身边,看到如此情况便说道:“”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一个爱马之人,所以他并不认同武则天的说法。
如果硬要驯服的话,叫几个人不停地训就可以了,但是这样马儿就吃不消了。
所以此刻的唐太宗李世民只觉得武则天非常的霸道,从此也是对她疏远起来。
不过因为武则天饱读诗书,容貌美丽,所以李世民也仅仅是把她留在身边当一个秘书。
也仅仅如此,再无其他。
就这样,武则天一直只是一个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孩子也一直没有。
可是如果武则天这样就放弃了,那就不会有后来的女皇了。
而这也是武则天和其他的女子不同的地方。
但就在贞观十七年,事情出现了转机。
因为太子李承乾打算逼宫,但事情败露,唐太宗李世民废太子,改立李治为太子。
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李治和比自己大了四岁的武则天在一来二去之间有了感情。
虽然武则天也知道如果事情败露,自己难逃一死。
但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她就已经可以看的到自己的结局了。
没有孩子,自己也只是一个才人,这要怎么翻天?
那就只能靠这个太子李治了!
李世民看这样子也活不久了,他一旦死了,那么自己永生永世都别想再出头!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但是此时的武则天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这与她身旁痛哭流涕的妃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知道,自己还有机会!
那是她用命赌上的机会!
永徽元年,此时,机会来了。
唐高宗李治在为祭奠自己的老爹李世民的时候进入了感业寺。
而又在这里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相遇了。
看着武则天的样貌,唐高宗李治回想起自己与她私通时的欢乐,但是现在她已经削发为尼了,看着面无血色的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突然对武则天此时的遭遇感到十分的心疼。
而武则天此时也不是那个不知心术的女子了。
看着面前的唐高宗李治,她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命运,就看这一次了!
于是武则天看着李治说出了离别后的思念。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在言语之中暗示自己希望能够回到他的身边,能够继续侍奉他。
唐高宗李治也想啊!
但是作为帝王,他还需要一个机会。
就像打仗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大臣上书表示某某国家侮辱我大唐!
我大唐与这个国家势不两立!
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直接下令:出兵!
此时王皇后可是把这些看在眼里。
虽然贵为皇后,但是自己现在因为没有儿子已经失宠了。
现在的宠妃也是王皇后非常痛恨的一个女人——萧淑妃!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顺着皇帝的心思做吧。
当然,这个王皇后也不是一个好心肠的女人,她其实是想借着把武则天纳入宫中打击萧淑妃。
要知道,武则天可是唐高宗李治他老子的女人!
这么做的话一定会引起非议的。
而自己则表示赞同,顺从皇帝的意思。
但是萧淑妃肯定是不乐意的!
再加上那一帮大臣,其实武则天入宫的几率还不是很大的!
到时候那些反对的人肯定会被皇帝记在小本本上,最后获利的便是自己!
这一边王皇后的小算盘打的响亮,而武则天也是赶紧抓着这个机会想要跳出这个感业寺。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共识。
但是王皇后此时不知道的是武则天已经怀孕了。
永徽二年五月,此时的唐高宗李治的孝服已满,他便开始想着让武则天回来。
永徽三年五月,武则天再次入宫。
这一次的她已经不止小小的才人了。
现在的她已经被拜为二品昭仪了。
此刻的武则天知道自己的入宫是有很大的非议的,所以她现在必须要安分守己,尽可能地获得他人的支持。
于是武则天对王皇后卑躬屈膝,百依百顺。
王皇后看到武则天这么的听话,也是十分的满足。
现在的她毕竟还是皇后,所以她在唐高宗李治的面前称赞武则天,而唐高宗李治看到王皇后都这么称赞武则天,便愈发宠爱武则天了。
就这样,王皇后、萧淑妃都遭冷遇了。
但是武则天知道宠爱仅仅是宠爱,她要更高的权利!
现在她面前的大山就是之前自己卑躬屈膝、百依百顺的王皇后了。
永辉五年,武则天生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就在公主满一个月的时候,王皇后前来探望。
武则天看到后心中已经下了狠心。
最毒莫过妇人心!
更何况是这个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呢?
于是她趁着没人悄悄地掐死了公主,又盖上被子掩饰。
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并且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
此时的李治可是勃然大怒!
这王皇后是怎么敢的啊!
但是气头上的李治已经不管这么多了,再加上旁边的武则天的演技十分完美,又是哀嚎又是啼哭,还不停地数落着王皇后的罪过。
王皇后也是百口难辩!
老娘杀你公主干什么!
又不是儿子!我疯了?
但是唐高宗李治不愧是一个帝王,在这背后他更是发现了一个机会。
于是唐高宗李治开始准备废王立武了。
但唐高宗李治也是一个有手腕的皇帝,不然的话唐朝的疆域也不会在他的手里达到极盛的水平。
当时的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唐高宗李治就想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看有哪些大臣是完全支持自己的。
就这样,唐高宗李治开始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父,褚遂良参与过太宗很多军政大事的决策,被太宗视为“忠烈”之臣。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时,特意向他们两人托付后事,并明确表示:“我仁孝的儿子儿媳,如今就托付给两位爱卿了。太子自幼仁孝,这都是你们了解的,一定要好好辅佐他!”同时又对唐高宗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你即位之后可以不用愁了。
再加上长孙无忌、褚遂良的背后是关陇集团,所以他们断然不会让一个庶族武则天来当皇后,
即使王皇后废了,也要从士族之中选一个皇后出来!
所以这一场的焦点其实是唐高宗李治与关陇集团的一次争锋。
但是武则天也不是一般的人,她也在幕后让诸多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这样也让武则天和李治成了另一种程度上的战友。
终于,事情在永徽六年发生了转机。
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关陇集团的势力实在太大了!
就这几个人的能量还不够!
最后还是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要知道李勣也就是徐世勣可是一位大佬啊!
人家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文武双全,死后配享高宗庙庭的男人!
最终一锤定音,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
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这一下,武则天达到了目的,她成为了皇后。
这一次,唐高宗李治也达到了目的,铲除了自己眼前最大的阻碍,真正地完全把握了朝廷大权!
不过此时的武则天还只是一个李治眼中的贤内助。
而武则天也知道李治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自己还必须隐忍。
显然,武则天的野心并不仅仅是皇后这么简单。
终于,武则天等来了机会。
显庆五年十月,唐高宗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这一天武则天等了太久了!
而且她知道自己必须要抓住这一次机会!
要是这一次机会自己没有把握住,那么以后自己可能都没有机会了!
于是武则天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
但是唐高宗李治也不是一个废物啊!
武则天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里,所以在宰相上官仪的帮助下唐高宗李治让他拟写了废后的诏书!
可是此时的后宫里面的太监侍卫大多都被武则天收买了!
所以武则天闻讯立刻到了李治面前诉说。
看着武则天楚楚动人的面容以及委屈的神情,再加上自己的头痛,唐高宗李治最后放弃了废后的想法。
也正是这一次,武则天终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从这一刻开始,武则天真正完全掌握朝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