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区块链催生价值互联网
一、价值互联网成为业界共识
区块链技术十年的发展,赚足眼球的是前台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数字币的轰轰烈烈的戏码,而后台暗流则是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发展和提升。
价值互联网是一个新兴概念,其核心特征是实现资金、合约、数字化资产等价值的互连互通。正如信息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互连互通状态,在价值互联网时代,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像传递信息一样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低成本地传递价值。价值互联网与信息互联网之间并不是代替的关系,而是在信息互联网基础上增加了价值属性,从而逐渐形成实现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的新型互联网。
区块链为价值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触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块链的分布式、透明可信、自组织等特征,为价值互联网注入了新的内涵,将推进形成规模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互联网。从信息化到网络化,再到可信化,价值互联网将开创互联网经济的新时代。
2018年11月7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此次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揭示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的价值也成为了这次会议的焦点。
公钥加密技术之父、图灵奖得主贝利·W·迪菲(Bailey W. Diffie)亮相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迪菲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强调,网络互信和治理至关重要,在互联网安全方面,我们面对诸多挑战。迪菲等早在1976年就发表了对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诞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论文覆盖了未来几十年密码学所有新的进展领域,包括非对称加密、椭圆曲线算法、哈希等手段,奠定了迄今为止整个密码学的发展方向。
迪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在未来将会有更庞大的用户群。人们现在对区块链的热情非常高涨,但是这个热情能持续多久,以及区块链的发展能否达到人们对它的高期待,这就不得而知了。他认为,区块链的前景取决于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区块链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加密技术的“复兴”,使区块链重新聚焦于产品的加密层面,而且人们因此开始重视信息隐私。他强调,加密技术的重要性肯定不会因为区块链的兴衰而发生变化。区块链的发展会是下一改变互联网格局的底层技术,将有更深入广泛的应用。
事实上,互联网便是数字化技术的产物,几十年前,没有数字化便没有互联网,如今没有数字化也就没有区块链技术。通过价值互连的数字世界,区块链将有助于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结构,甚至改变行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区块链技术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从“信息互连”到“价值互连”的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变革时代,价值互联网共识的形成将推动互联网重构。信息互联网是第二代通信网络,由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协议族主导了通信产业化,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并且低成本的传输。随着互联网底层技术,也就是通信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回顾通信网络的历史,从第一代通信网络到第五代通信网络(5G)的变迁,其核心是快速而廉价,支撑了信息传输的普适化;随着业态的提升,这种传输的普适化到了“无感”的程度。然而信息互联网的普适化信息遭遇一个重大挑战,即有一类特殊的信息——价值或者权益的传输成本非常昂贵,而且不能用数据凭据直接实现权属变更。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而不是价值互联网。在信息互联网上,所有传递的信息都是复制然后传播,再复制再传播的,而且在可容忍的容错率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递或者复制给目标。
信息互联网的普适化造就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以互联网方式呈现的信息开始以几何式的速度增长,信息的复制和分享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然而,承载特殊信息的价值或者权益数字化凭据,并不能顺畅传输和转移,其原因是信息传递是可复制的,而价值、权益凭据的需求则不可复制。价值凭据要避免同时被多人占有,要符合类物性的质量守恒。
互联网海量信息推动了价值互连需求。价值互连需求对互联网产业提出了变革需求,价值表达的应用工具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数据存储、传输协议、通信网络和基础设施,还包括支撑这些设施运算的芯片和微电路均有迭代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产业将被重构,新的信息传播范式正转化成现实,随之而来的则是价值互联网蕴含着更大的创新蓝海。5G与区块链的相互赋能,将推动价值互联网产生更多类型的协议,支持更多的分布式应用和直接交互应用。
三、从“托管信任”到“群体共识信任”的跃迁
比特币作为财富凭证直接交换和以太坊作为可信任编程公社的持续运营,向世人证明了价值互连的存在,也激励着更多人参与价值互联网的构建,这是区块链技术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市场活动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博弈行为的存在,市场交易总是处于一种不完全的信息状态,也不可能达成所谓的市场均衡。这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灵、交易者之间相互欺诈和寻租。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互联网的价值传递被视为不可能。目前的信息互联网本身的协议并不支持这个价值和权益转移功能。TCP/IP支撑的报文传输无法在底层实现价值凭据数据报文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而且在网络传输节点中沉淀下来的数据一旦被篡改,在现有的互联网系统中,全网监督的成本就非常高昂,没有经济性。
从交易层面看,可信的价值和权益转移是市场直接交易的基础,也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价值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可信的价值、权益转移问题。在价值互联网出现之前,通过信用中介机制来辅助完成价值、权益转移行为,产生了贝宝(Paypal)、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在跨国汇兑领域,大多数通过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同业银行金融通信协会)完成结算和清算。
几乎每个行业的交易都存在中介模式,体现了人类生产与分工的社会化协作,中介机构地位中立,需要信用支撑公平,交易双方才可持续通过中介机构验证并传递各自的价值凭据,中介机构为双方的成交,提供了可持续的信任通道。交易双方将信任委托给中介的模式被称为“托管信任”。
随着网络交易的大规模应用,中介机构出现数据垄断化,运用交易双方不见面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已成为网络交易中介的营利模式,托管信任模式下的通道成本不断被提高,交易者在交易规则中丧失话语权,网络环境的交易信任机制创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
区块链因为承载了新型的数据表达、传输、存储和交换模式,可以构建价值和权益的网络,这种网络通过分布式架构凝聚所有参与者的群体共识信任,为需要“价值、权益转移”的参与方提供可信任的通道,区块链被广泛认为是可信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技术体系。基于群体共识信任,区块链又推动了新型的组织模式,并在新的组织模式中提供治理创新范式,这也给社会治理数字化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