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反复
注释
①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二”中。
②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③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④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
⑤学父: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译文
向着相反的方向不断地往返循环是道的运作,道的作用表现得微妙、柔弱。天下万物都是来自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最初都是来自于无形。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形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或者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或者增加它反而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日积月累
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衷共济
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国语·周语下》
声亦如味……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拓展阅读
妙识汉字
有,形声。字从肉,从又,又亦声。“肉”本指“肉身”“身体”,引申指“实体”。“又”与“肉”联合起来表示“以手持肉”、“手持实体”。有“以手持肉以显示肉体存在”之义,与“肉身消灭、实体虚无”相对。无,会意。据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持火把在跳舞。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