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成果而生的方格笔记
近年来,一些视觉笔记方法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发明者是英国人东尼·博赞。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图、分支、关键词、图标为主要元素的工具,在学习、记忆、沟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左右脑分工理论,运用视觉化的方法组织信息,显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手绘思维导图将思维逻辑和想象艺术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魅力。由于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好,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工具,但是这种方法在运用时比较麻烦,至少使用三种以上的色彩,使用者出行需要带一些绘图工具。另外,这种方法对使用者的图文转换能力和形象思维有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思维导图的学习难度较大。对工作节奏快的职场人士来说,绘图工具复杂和学习难度大这两个特点,足以让很多人对思维导图望而却步了。
虽然使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非常快捷,但是软件版导图呈现出来的吸引力和对使用者大脑的锻炼作用较小。尽管我从2004年到2008年都在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但是我发现软件版思维导图对大脑锻炼的作用不大。毕竟,思维导图是“大脑使用说明书”,而不是“电脑使用说明书”。只有手绘思维导图才能起到锻炼大脑的作用。
对比思维导图在学习上和使用上的差异,方格笔记的优点显得更加突出,非常适合在忙碌的职场环境中使用。职场人士用一个本、一支笔就可以做出高质量的笔记。职场人士可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产生高质量的思想和产生结果、解决问题的行动上。这不但可以节省画图的时间,而且对时间紧张和绘画水平缺乏信心的朋友来说,方格笔记显得更为实用,学习成本更低。
思维导图与方格笔记的差异对比,如表1-3所示。
表1-3 方格笔记与思维导图的差异对比

思维导图和方格笔记是两种不同的工具,各自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各自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思维导图与学习技巧、记忆方法相结合,而方格笔记与思维技巧相结合,能够产生很大的使用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对这两种工具都进行学习并运用起来。它们是非常棒的学习方法和笔记体系。
从本质上来说,方格笔记是为职场人士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量身定制的,为成果而生的笔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