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1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经济特区的历史起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许多国家都在探寻使经济起飞的发展道路。在近现代经济发展中,设立特殊经济发展区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不同政治制度、文化差异悬殊、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过或者正在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

目前,全世界约有4300个经济特区,全球约3/4的国家都至少拥有一个经济特区。[2]世界上最早的经济特区于1228年在法国建立,其形式为自由贸易区;1547年意大利在热那亚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港;16~17世纪全球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的数量迅速增长;18~19世纪经济特区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呈现出在地理空间上快速发展,在类型上迅速演变的特点,例如,从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发展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综合经济特区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全球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5个自由港式经济特区。早期的经济特区是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特殊经济区域,是以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包括商品输出的市场扩张和资本输出的投资行为扩张,以及伴随发生的制度和文化扩张)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区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设置的特殊经济区域是为了侵略与经济输出,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根本原因是引进资本解决要素稀缺的问题,比如,印度自1965年建立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以来,建设经济特区就成为印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2006~2010年印度新建立了576个经济特区,吸引外来资本280亿美元,直接投资60亿美元。同样,菲律宾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引进投资38.5亿美元,创造60000个就业岗位。此外,1995年越南也走上了建设经济特区的发展道路,试图以发展经济特区带动国家经济腾飞。越南相继建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引入规模巨大的投资。波兰的14个经济特区在2005年以前就获得了64亿美元的外资投资。

国际上的一些经济特区具有物质性(首要任务是解决资本要素紧缺的问题)和局部性(单一功能、注重特区本身的发展)的发展特征,其建立与发展的逻辑是规避国家间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从商品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组合自由的比较优势中获取发展动力。因此,这些特定经济区域存在的依据是特殊优惠政策的吸引效应,理论上,特殊优惠政策的吸引效应是要素与商品的自由流动对投资与贸易壁垒所产生的替代效应的具体表现,当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内容的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后,吸引效应的影响力也随之锐减,经济特区就会失去发展优势,其存在的合理性随之不在。

而中国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产物,因此中国经济特区从诞生起就具有制度性以及辐射带动全国发展的全局性使命。中国经济特区具有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经济特区的特征与属性,其良好的发展表现为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为什么经济特区在过去数百年里能够长期存在并在数量和类型、模式上持续发展呢?笔者以为,首先,理论上,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的陷阱”之中。这个低水平的经济均衡本质上是由制度锁定和发展路径锁定导致的。各利益集团博弈形成的低效率制度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建立经济特区则是打破制度锁定的有效手段。其次,即使是经过4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由于仍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也需实施及时高效的制度改革,因此,经济特区的建设依然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路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