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杏树
一、谢花坐果过程的管理
(一)摘除花瓣
在设施中栽培杏树,由于花期环境有别于露天栽培,致使有些习性随之发生了变化,杏树在露天栽培的谢花过程,花瓣自然脱落后,被风纷纷吹散飘落在地面或更远的地方。而在设施环境条件下,风小或者根本没有风吹花瓣落地的可能,也正因如此,许多花瓣就会散落在树体某一部位,有的在叶面,有的在嫩梢,还有的黏贴在果实表面,由于室内空气湿度大,脱落的花瓣容易诱发灰霉病,成为病害传播的中转站。
因此,在杏树谢花后,及时清理棚室内散落在树体各部位的花瓣,对于减少灰霉病源的寄生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幼果“脱裤”
棚室内的温湿环境适宜,促使幼果发育迅速,特别是喷洒叶面肥或花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后,刺激细胞分裂幼果迅速膨大,致使谢花后残存在果面上的花萼不能自行脱落,久之残存花萼会宿存杂菌,严重时会使果面形成“禁锢”,影响果实正常发育。在生产上,已经把人工帮助摘除宿萼这项工作,列为幼果管理过程中必须实施的技术措施,并被老百姓将其称之为人工“脱裤”。人工脱裤时,用手轻轻摘除宿存花萼及其碎片,由于果面组织幼嫩,注意不要划伤或碰伤果面,否则会使果面在以后的发育过程出现“硬伤”影响外观品质。
(三)叶面追肥
喷洒叶面肥时,应选择阴天或温度适宜(18~25℃)、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的晴天早晨(10:00以前)或15:00以后进行。为保证叶面喷肥效果,喷洒叶面肥时,主要侧重于喷洒叶片背面,除了要有足够的喷洒量外,所喷出的肥液在叶片上呈欲滴未滴的状态,以利于叶片对肥液的渗透与吸收,喷洒叶面肥可选择以下配方:
1.300倍尿素稀释液;
2.350倍磷酸二氢钾稀释液;
3.光合微肥稀释液;
4.盛之丰1 200倍稀释液。
二、温湿度调控
杏树谢花后子房开始膨大发育,子房外壁形成果皮,中壁形成果肉,内壁形成木质化果核。谢花后胚乳细胞加速分裂,组织活跃呼吸强度加大,与温度呈正比关系,温度越高呼吸消耗越大,往往容易引起幼果落果。通常认为,杏树花后至硬核期的适宜温度为15~23℃,硬核期的温度为17~25℃,硬核期至着色期的温度为20~28℃,超过28℃就应注意开启放风口通风降温;在幼果期空气湿度维持在70%左右,接近成熟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空气湿度稳定在60%~70%,切忌忽旱忽涝,造成裂果。
除受高温影响外,提醒大家在这个乍暖还寒冷暖骤变的节气环节,尚需预防低温侵袭的突变天气(2018年3月3日室外气温高达21℃,3月4日、5日突然出现零度以下低温),尤其注意提防低温寡照、阴雨连天,必要时室内配置火炉、安装补光灯或者点燃“增温块”,确保万无一失。
三、疏果定果
杏树有2次明显的落花落果现象,第一次发生在紧接谢花时期,会使全部退化花和部分未受精的完全花脱落;经2~3周,出现第二次脱落,其中有80%左右未发育成胚乳,主要原因是受精不良和营养协调不足所致。
杏树疏果的最佳时间是在谢花后15~20天内进行,此时幼果纵横径已经达到1.0~1.5厘米,从时间上讲,第一次落果(授粉受精不良)已经过去,疏果宜早不宜迟,最迟也在硬核前完成,这样有利于果实膨大,避免造成营养浪费。
在进行疏果时,应先将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全部摘除,对于坐果密挤的果枝,也应疏除一部分果个较小的好果,让留下的杏果均匀分布在果枝上。通常留果的距离为5~10厘米。
适宜留果量的确定方法:
(1)按照果间距离留果法 小型果品种3~5厘米,中型果品种5~8厘米,大型果品种10~15厘米。
(2)按照果枝类型留果法 短果枝、花束状果枝不留果或只留一个,中果枝留1~2个,长果枝留2~4个。
(3)叶片总量留果法 根据全树叶片总量,参照每20~22片叶,留一个果。
(4)看树势留果法 唯独这个简单,凭肉眼感观确定留果量,即树势弱的少留,树势壮的可以适当多留。
四、喷药预防灰霉病
1.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1 3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
2.果实膨大期用65%甲霜灵1 000倍液或50%多霉灵1 0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3.阴雨天可用速克灵烟剂或粉尘剂,既不增加湿度,又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