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祛痛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17/36800517/b_36800517.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何多发作于下肢
临床上痛风多发生于下肢远端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足背关节、踝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痛风发生率高达60%~70%。为什么痛风多发生于下肢远端关节?
下肢温度低、血液循环慢,尿酸易沉积
痛风多发于末端小关节(手、脚、踝、腕),是因为这些关节部位都有利于尿酸沉积的特点,以下肢最为普遍。
1
末端小关节皮下脂肪很少,皮肤温度较躯干部位低,组织温度低,尿酸盐结晶溶解度较低,容易导致尿酸盐沉积。
2
末端小关节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组织相对缺氧,局部pH(即酸碱度)稍低,有利于尿酸盐沉积。
3
末端小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活动关节,也是负重关节,行走、劳动作业或体育运动均容易发生下肢关节损伤,受伤部位血液循环重建后导致血液循环变慢,也容易导致尿酸盐结晶在损伤处沉积。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685EE/19513703208124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utq_22_26669_m.jpg?sign=1738840411-WvGetekWwcFygq799sG0z1kfHMNgvlRc-0-6009c9db7524982d20ccbf7099b7e64c)
躯干部关节发生痛风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躯干部关节如髋、骶、脊柱、胸肋等关节,局部均有肌肉及较多的脂肪组织包围,温度相对比末端小关节高,血液供应也较丰富,血液循环较末端小关节好,因而尿酸盐不易沉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的可能性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