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春,与李三长蘅下第,并马过滕县贳酒看花,已十四年矣。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1]
滕县春来花万树,花白花红夹烟雾。交加嫩蕊欺艳阳,灼烁繁英照日暮。今我来时秋已老,柳秃槐黄郧霜露。风雨依稀下第身,莺花指点停车路。与君过此十四春,日月如梭事错互[2]。青春作伴更几回[3]?紫陌看花是前度[4]。花开花落下成蹊,征人合沓从此去[5]。花前掉臂去复来[6],纵见花开有何趣?羡君真作淡荡人,闲即牵舟湖上住[7]。山僧扣门分盘餐,榜人刺舟乞娟素[8]。西湖烟水收渌波[9],灵隐霜林放红雨。征途茫茫君倘忆,清梦悠悠我难赴。推寻旧迹如见君,花白如银咏君句。长蘅寄余诗云:“榖城山好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沉吟感叹日欲西,为君酹酒田文墓[10]。
[1] 丁未,万历三十五年(1607)。李三长蘅,名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又字茂华,号香海、泡庵、慎娱等,排行三,嘉定(今属上海)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小品文作家,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合称“嘉定四先生”。著有《檀园集》。万历三十五年(1607),李长蘅与钱谦益同去北京参加会试,落第而还。在此之前,钱谦益醉心于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李长蘅对复古派的尖锐批评,对钱谦益触动很大,从此开始了他对学术之渊源、为文之阡陌的重新探讨。由李长蘅的介绍,钱谦益又结交了四先生中的其他三人,由“嘉定四先生”进一步上溯到归有光,终于在万历四十五年左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文学观念。十四年,指从万历三十五年到泰昌元年(1607—1620)之间。宿昔,早晚,表示时间很短。诗写景怀人,各得其致。
[2] 错互:意交错。
[3] “青春”句:化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青春作伴好回乡”的句子。
[4] “紫陌”句:用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紫陌红尘拂面来”,和《再游玄都观》诗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句子。紫陌,京城郊野的道路。
[5] “花开”二句:前一句活用《史记·李将军列传》赞语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后一句说,来往这里的人都从花下蹊径而去。合沓,重叠。
[6] 掉臂:摇动手臂,指看花的人来来去去。
[7] “羡君”二句:称赞李长蘅。淡荡,恬淡坦荡。李白《古风》:“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牵舟,划船。湖上,杭州西湖。此句用《南史·张融传》张融故事:“武帝问融住在何处?答曰:‘陆居无屋,舟居无水。’后融从兄绪言:‘融未有居止,权牵小舡于岸上住。’帝大笑。”李长蘅长期居于西湖,观察临摹,画西湖长卷。
[8] 榜人:船工。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流声喝。”刺舟:指划船。
[9] 渌波:清澈的湖水。
[10] “为君”句:说代李祭奠。酹酒,以酒洒地而祭。田文,孟尝君齐田文。其墓在滕县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