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骨董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乾坤骨董集—鲁派孙星五内画人物鼻烟壶--八仙过海

第37章乾坤骨董集—鲁派孙星五内画人物鼻烟壶--八仙过海

李舞雩收藏鼻烟壶基本都按套收集,这四个鼻烟壶为鲁派孙星五内画人物鼻烟壶,用工笔手法作正反八个仙人过海画于内壁,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人物画像。款孙星五。整个画面神话场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内壁所绘的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人物清雅秀气,画面水墨用笔讲究,继承了传统绘画风格,实乃鼻烟壶之清新精品佳品。整个瓶子为琉璃,壶盖为天黄宝石材质,壶勺为纯金。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在民间,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代不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而台湾亦有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所谓“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的组成,其实有多种说法,简单地介绍一下。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家,当时称作“八公”。

《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隐于鸿闬,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五庄居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龙门洞在成都;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上述的“八仙”与现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都并称八位神仙,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挑、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八仙过海”,道教掌故之一。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八仙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比比皆是,甚至在旧时新娘出嫁所乘的轿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现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为中心的图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寿的场面。在民间,有一种颇为人们所喜爱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种种,说明八仙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深刻影响。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后来,人们把这个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60年代,内画艺术有BJ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BJ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山东派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艳丽取胜,王习三在继承BJ明、清著名老艺人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BJ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当今内画鼻烟壶四派均起源于BJ,其中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BJ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内画以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为代表。鲁派以孙星五为代表。

鼻烟为一种烟草制品,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一时之间,吸闻鼻烟在各阶层蔚为风尚。鼻烟壶作为盛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清代创制的鼻烟壶,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诸多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融入中国传统艺术技巧,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清代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李舞雩收藏的鼻烟壶更倾向于其内画工艺,材质多为水晶和琉璃。内画鼻烟壶是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壶胚中,用“背画”的技法,反笔在壶胚内壁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琢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了清末民初,内画鼻烟壶发展的日臻完美,成为高雅的艺术品,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内画大师,逐渐形成了“京、冀、鲁、粤”四大内画流派。内画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李舞雩收藏第一个内画鼻烟壶是马少宣款的人物内画鼻烟壶,从此一直热心收藏于此,到现在已经把内画鼻烟壶分成人物(马少宣为主)、景色(周乐元为主),文化(神话小说传说为主),动物,经典典籍几大类,把几个主要名家马少宣,周乐元,丁二仲等名家精品通过十多年收集近400多个,所有和李舞雩打交道朋友深知其对鼻烟壶的热情,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大家认可。李舞雩不仅仅是一个古玉收藏家,而且是一个明清内画鼻烟壶名家的收藏家。

其所藏鼻烟壶,品相完整,画艺高超,并且多为系列作品,非常难得。

李舞雩的收藏种类并不繁杂,主要为古玉和鼻烟壶,且器型多小巧。他每每惊叹于这弾丸所在凝聚的高超的技艺和文化,并沉迷于其中。这大概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