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缅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明代中缅关系

明朝建立时,缅甸处于三国鼎立状态。上缅甸[64]有掸族建立的以阿瓦(今曼德勒附近)为中心的阿瓦王国,下缅甸有孟族(又称得楞族)建立的以白古(今勃固)为中心的白古王国,此外还有西部的阿拉干王国。1386年至1425年,阿瓦王国与白古王国进行了历时40年的战争。由于战争的破坏,阿瓦王国和白古王国走向衰弱,而避免了战争灾害的缅族东吁势力日渐强盛。1531年,德彬瑞梯(又译莽瑞体,1531—1550年在位)在东吁登位,东吁王朝开始勃兴[65]。1535年瑞梯王大军开始进攻白古王国,1539年占白古,1541年破马都八,1542年陷卑谬。1550年,瑞梯王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卫士所杀。次年其妻弟勃印囊(又译莽应龙,1551—1581年在位)登位。他先复白古失地,又于1555年攻破阿瓦,1556—1559年征服掸邦各地与曼尼坡,统一缅甸大部[66]。1581年,勃印囊卒,其子南达勃因(又译莽应里,1581—1598年在位)继位。南达勃因在位时期,仍连年进行战争,民众苦不堪言,勃印囊时期曾经册封的东吁、卑谬、良渊、清迈等藩属国王,纷纷宣告独立。1598年,南达勃因被迫逊位于其弟良渊王(1598—1605年在位)[67]。良渊王先征服上缅甸,又征服掸邦地区。1605年,良渊王病卒,阿瑙白龙(又译阿那毕隆,1605—1628年在位)嗣位后继续征战,1608年取卑谬,1612年占东吁、沙廉,后马都八自愿来降,又征服清迈,统一了除丹那沙林和阿拉干以外的缅甸。1628年,阿瑙白龙被其子明耶岱巴(又译弥利提波,1628—1629年在位)所弑,明耶岱巴旋又被阿瑙白龙之弟达龙(又译他隆,1629—1648年在位)所杀。1635年,达龙迁都阿瓦。总的来看,明朝时期的缅甸经历了分裂到大部统一然后又分裂再大部统一的混乱局面。

明朝与缅甸的政治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洪武四年(1371)至宣德年间(1426—1435),是为两国密切交往时期。据记载,洪武四年,明太祖派田俨等出使缅甸,田俨等在安南滞留二年,终因道阻不能到达而返回[68]。二十四年,八百媳妇国(今泰国清迈)遣使入贡,称缅甸为其邻国,明太祖乃令西平侯沐春遣使至八百媳妇国招谕缅人。至二十六年三月,缅甸阿瓦王国遣使板南速剌来华[69]。次年,缅使入贡,太祖下令置缅中宣慰使司,以卜剌浪(即阿瓦王明基苏瓦绍盖,1368—1400年在位)为宣慰使[70]。二十八年,卜剌浪遣使贡方物,并诉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数次出兵掠其境土,二十九年,又来告诉。明太祖派李思聪、钱古训前往劝谕,思伦发闻谕,愿谢罪罢兵[71]。永乐元年(1403),卜剌浪长子那罗塔(即阿瓦王明康,1401—1421年在位)遣使入贡,明成祖诏设缅甸宣慰使司,以那罗塔为宣慰使,并遣使往赐冠服、印章[72]。二年十月,又制信符及金字红牌颁给木邦、八百大甸、麓川平缅、缅甸、车里、老挝六宣慰使司[73]。三年四月,缅甸遣使入贡,四年七月,又来朝贡。时那罗塔攻袭孟养,杀宣慰使刀木旦及其长子,占据其地。成祖闻悉此事,派张洪等前往谕责[74]。五年四月,那罗塔遣使入贡谢罪,归还孟养境土。成祖命给以信符,令三年一贡[75]。九月,那罗塔之弟马者速派人入贡,诉那罗塔尽收其土地人民,成祖敕谕那罗塔兄弟和好如初[76]。六年五月,那罗塔遣使入贡谢罪,并谢赏赐金牌、信符[77]。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那罗塔皆遣使入贡。时木邦宣慰使罕宾发以那罗塔侵扰孟养,自请率兵讨伐,攻破阿瓦城寨20余所。十二年,那罗塔遣使来诉被木邦侵掠事,成祖以那罗塔素来强横,派人谕之,令修好邻封,各守疆界[78]。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派段忠、徐亮赍即位诏往谕缅甸、麓川、木邦等处宣慰使[79]。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遣使往抚木邦、缅甸、麓川、车里、八百大甸、老挝宣慰使司[80]。二年,缅王莽得剌(即阿瓦王孟养他忉,1426—1438年在位)遣使朝贡,宣宗诏令莽得剌为宣慰使[81]。五年,莽得剌遣使朝贡,并诉木邦宣慰使罕门法侵其土地,掠其人畜,宣宗令云南总兵官沐晟及云南三司派员前往劝谕,“如所言皆实,悉令退还,继今各安分保境,无相侵犯。如其不服,奏来处治”。[82]八年,莽得剌又奏“罕门法称兵入境侵犯”,宣宗再命沐晟及云南三司、巡按御史“公其是非,明与剖决”,并派云仙前往抚绥[83]。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明朝与缅甸阿瓦等国互相遣使频繁。据余定邦先生统计,从洪武四年(1371)到宣德八年(1433)的63年间,明朝先后15次遣使访问阿瓦、白古等地;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到宣德八年的41年间,阿瓦、白古等地先后27次遣使入访明朝[84]。明朝皇帝还数次下谕或派人调解平息阿瓦与云南麓川、孟养、木邦之间以及阿瓦王室内部的纷争。此外,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多次到达缅甸南部港口。在《郑和航海图》中,明确标明有下缅甸的答那思里(丹那沙林)、打歪(土瓦)、八都马(马都八,亦称马达班、毛淡棉)等港口[85],说明中国与缅甸的海路交往也大大增加了。

第二阶段为正统年间(1436—1449)至嘉靖十年(1531),是为中缅关系发生波折和摩擦时期。正统初年,麓川思任发叛乱,数败明军。六年(1441),明英宗决定讨伐思任发,乃给缅王信符、金牌,令其调兵以待。七年,思任发兵败,逃入孟广。英宗下谕:“能擒献贼首者,予以麓川地。”[86]八年,总督尚书王骥奏,缅酋马哈省(即阿瓦王明耶觉苏瓦,1439—1441年在位)、以速剌(即阿瓦王那腊勃底,1442—1468年在位)已擒获思任发,但要求给予麓川地后方能解献。英宗闻奏,下令并征缅甸。正当明军集结腾冲时,缅人致书,称将于冬季送思任发至贡掌(又作贡章)交付。王骥派指挥李仪率精骑前往贡掌受献,而缅人送思任发者未至。九年,明军驻师江上,缅人亦严阵以待。王骥令总兵官蒋贵等潜焚缅舟数百,缅人溃败,明军亦班师[87]。十年,马哈省、以速剌遣头目哈答速入访明朝,又派人送来木叶文书,约定当年十月将思任发送至贡掌,并要求管辖木邦眇颡地方[88]。十二月,马哈省、以速剌将思任发及其妻孥部属32人交给前往接取的云南千户王政,“时思任发不食已数日,政虑其即死,遂戮于市。”[89]十一年八月,马哈省、以速剌与木邦宣慰使罕盖法派人与王政一起解送思任发首级至京师,并贡方物。英宗命马哈省、以速剌袭为宣慰使,赏赐冠带、印信[90]。随之,马哈省、以速剌奏求孟养、戛里地方,并请明军速灭思任发之子思机发与思卜发兄弟,而己将出兵相助。英宗谕示马哈省、以速剌,可不战而擒思机发[91]。至景泰二年(1451),缅甸擒获思机发兄弟,但未献于明朝,又放思卜发归孟养,明代宗知其要挟境土,赐金牌、信符以缓之。五年,马哈省、以速剌派人“来索旧地”,左参将胡志派人“谕以银戛等处地方与之”,缅人乃献送思机发及其妻孥六人。代宗赏以锦币,谕以褒奖[92]。成化七年(1471),缅甸称贡掌、孟养为其所辖旧土,欲复得之。明宪宗派人往勘,贡掌系木邦、陇川分治,孟养系思卜发之子思洪发掌管,“非缅甸地,难从所请”,乃令云南守臣行文戒饬[93]。十五年,缅人又称孟养、贡掌地为前朝许给,且贡掌是缅甸朝贡驻泊之所,请求划给。宪宗命兵部敕谕缅人:孟养、贡掌是缅甸朝贡往来之所,明朝已饬令边臣往谕思洪发,不得阻滞缅使往来,至于境土,缅人勿再索求[94]。弘治元年(1488),缅甸来贡,并诉安南侵其边境。二年,明孝宗派编修刘戬往谕安南罢兵。嘉靖初年,孟养宣慰使思伦纠结木邦、孟密,击破阿瓦,杀莽纪岁(即阿瓦王瑞南乔信,1501—1526年在位)及其妻子,分据其地。缅人诉于明朝,世宗于嘉靖六年(1527)派永昌知府严时泰、卫指挥王训前往查办。思伦于夜间纵兵鼓噪,焚烧驿舍,严时泰仓皇逃遁,另立土舍莽卜信守之而去[95]。总的来看,正统年间至嘉靖初年,中缅之间的使者往来次数明显减少。据余定邦先生统计,自正统八年(1443)到弘治十七年(1504)的62年间,阿瓦王朝遣使入访明朝只有12次,白古王朝遣使明朝的次数就更少了[96]。反之,由于麓川土司思任发叛乱,明英宗下谕能擒献思任发者“予以麓川地”,结果明朝与阿瓦王朝在“交人”与“给地”两个问题上发生了较多的摩擦与冲突。

第三阶段为嘉靖十年(1531)至明末,是为缅人不断侵扰滇边,导致两国发生战争时期。嘉靖十年后,东吁王朝在缅甸中部兴起,很快攻灭白古和阿瓦,统一缅甸大部,又开始侵扰中国边境。嘉靖三十九年(1560),缅王勃印囊招诱陇川、干崖、南甸各土官,欲入寇云南。因探知明朝有备,又担心他族袭其后,乃撤回。隆庆二年(1568),木邦土官罕拔向明朝请求承袭宣慰使,未得允许,怒而投缅,并请勃印囊进取干崖。勃印囊子南达勃因建议先取孟养。勃印囊乃借木邦兵一万取干崖,自率兵攻孟养。既至,屡为孟养土司思个所败,相持久之。六年,陇川宣抚司书记岳凤叛国投缅,蛮莫土官思哲亦投附勃印囊。万历元年(1573),缅兵至陇川,岳凤尽杀宣抚使多士宁妻子族属,据陇川为宣抚使。三年,罕拔与缅军会攻干崖,土官刀怕文溃奔永昌,缅人将干崖印信交罕拔之妹掌管。四年,缅军进攻孟养,思个向明朝告急,云南地方官答应派军往援。是年冬,思个大败缅军于戛撒,而明援军未至,勃印囊由间道逃脱。七年,缅军再攻孟养,思个因无援兵败,勃印囊杀之,尽收孟养地。八年,云南巡抚饶仁侃遣人招抚缅甸,缅人不应。南达勃因继任缅甸王位后,继续向北扩张。十年,岳凤引导缅兵袭破干崖,夺罕氏印;又说服南达勃因杀罕拔,尽俘其众。至此,缅人已侵占木邦、蛮莫、陇川、干崖、孟养。岳凤又劝说南达勃因举大兵数十万分道内侵,十一年,缅军在岳凤引导下先后占领施甸、顺宁、盏达,且窥伺腾冲、永昌、大理、蒙化、景东、镇沅诸郡。消息传来,明廷震动,云南巡抚刘世曾奏请以南京坐营中军刘为腾越游击,移武靖参将邓子龙为永昌参将,各带兵5000名往剿,并调派各土军应援。刘与邓子龙大破缅军于攀枝花地,并沿陇川、孟密一线追击,缅将之守陇川、孟养、蛮莫者皆遁去,岳凤及其子皆伏诛,明军收复陇川,乃归。十九年,南达勃因又率兵围攻蛮莫,蛮莫土司思化向明朝告急。因天气酷热,明军行动缓慢,裨将万国春于夜间驰至,多设火炬以为疑兵,缅人畏惧而退。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在腾越边境建万仞、巨石、神护、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八关,派兵戍守。二十三年,缅属孟琏、孟艮二土司请求朝贡,边境官员奏闻。明朝派官黎景桂赍银币赐之,至境,不受。三十一年,良渊王遣使入贡[97]。三十四年(1606),缅军30万进攻木邦,木邦向明朝求援,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98]。随之缅军南下,进行再次统一缅甸的战争,历时半个世纪的中缅冲突渐渐平寂。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中缅两国已经很难保持原来的贡赐关系和使者往来。相反,由于东吁王朝实行军事扩张政策,频繁骚扰滇缅边境,导致两国间的军事冲突不断增加。

总结清代以前的中缅关系,可以说,自汉代以降,中缅两国始终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两国虽有过冲突和战争,但更多的是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


[1]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9册,第2995页。

[2] (汉)班固:《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第6册,第1671页。

[3] 如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邑卢没国位于缅甸白古附近,谌离国位于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夫甘都卢国即缅甸蒲甘。参见〔日〕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何健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0—106页。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10册,第2851页。

[5] 《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册,第258页。

[6] 参见(清)徐继畲《瀛环志略》卷一《亚细亚南洋滨海各国》,道光戊申年(1848)刊本,续修四库全书第743册,第32页。

[7] 姚枬:《中南半岛华侨史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20页。

[8]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四夷部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485页。按:扶南,又作夫南、跋南,中南半岛古国,故地约相当于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

[9]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陈桥驿注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按:金陈,又作金邻、金遴,中南半岛古国,故地约在今泰国西南部。

[10] 《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四夷部八》,第3485页。

[11] 参见余定邦、黄重言编《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页。

[12] (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四《诸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第3册,第787页。

[13] 《太平御览》卷三七五《人事部十六》,第1729页,卷七八八《四夷部九》,第3489页,卷九八一《香部一》,第4344页。

[14] 参见余定邦《中缅关系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5] (宋)王溥:《唐会要》卷一百,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影印本,第1794页。

[16] 《太平御览》卷三五三《兵部八十四》,第1622页。

[17]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430页。

[18]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八二《真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第6册,第1835—1836页。

[19] 参见《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第9页。

[20]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二下《骠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20册,第6308页。

[21] 《新唐书》卷二二二下《骠国列传》,第20册,第6312、6314页。按:缅籍华人学者陈孺性(缅名吴耶生)撰有《公元802年骠国使团访华考》(原载仰光《缅甸历史研究论丛》1979年第3期,部分中译文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1辑,第43—71页),可供参考。

[22]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九七二《外臣部》,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3856页。

[23] 《新唐书》卷二二二下《骠国列传》,第20册,第6314页。

[24] (明)杨慎:《南诏野史》上卷《大蒙国·丰祐》,乾隆四十年(1775)石印本,中国方志丛书第15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第23—25页。

[25] 《唐会要》卷一百,第1795页。

[26] 《册府元龟》卷九七二《外臣部》,第3856页。有学者认为,弥臣国故地位于今缅甸南部勃生一带,参见《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第10页。

[27]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四《顺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2册,第407页。《唐会要》卷一百(第1795页)记国王为乐道勿礼。

[28] (唐)樊绰:《蛮书》卷十《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页。

[29] 《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第4册,第1152页。

[30] 《蛮书》卷十《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第231—238页。

[31]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九《蒲甘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0册,第14087页。按:注辇国,中南半岛古国,故地在今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三佛齐,苏门答腊岛古国,又称室利佛逝、佛逝、旧港,鼎盛时期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32]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199册《蕃夷七》,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7862页。

[33] 《琉璃宫史》,李谋等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08—211页。

[34] 《琉璃宫史》,第249页。

[35]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二《外国门上·蒲甘国》,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4—86页;(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志国·蒲甘国》,杨博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34页。

[36] (明)宋濂:《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第15册,第4655—4656页。按:金齿,古代云南西南部少数民族,因有染齿、包齿之习俗而得名,主要系傣族先民。千额,又作干额,后来称干崖,在今云南省盈江县。

[37] 《琉璃宫史》,第294—297页。

[38]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6—4657页。

[39]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8页。

[40] 《中外关系史译丛》第1辑(第72—75页)录《信第达巴茂克碑文》(李谋译),具载信第达巴茂克出使元大都事。

[41]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8—4659页。

[42] 《琉璃宫史》(第294—299页)将第一、二次元缅战争记为一次,与中国史籍记载差异较大:1281—1284年,中缅之间发生战争,中国军队先后占领鄂仓千(又译牙嵩延或牙嵩羌)、蒲甘城,一直进至德右茂,因路途遥远,队伍庞大,粮秣短缺,收兵返回。缅王那拉底哈勃德在战争期间败逃,后被卑谬侯底哈都逼迫服毒自尽。

[43] 《元史》卷一五《世祖本纪十二》,第2册,第327页。

[44] 《元史》卷一七《世祖本纪十四》,第2册,第360页。

[45] 《元史》卷一八《成宗本纪一》,第2册,第388、391、396页。

[46] 《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纪二》,第2册,第407、409页,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9页。

[47]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9页。

[48] (元)佚名:《皇元征缅录》,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页。

[49]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9页。

[50] 《元史》卷二一〇《外夷列传》,第15册,第4659—4660页。

[51] 关于这次元缅战争,《琉璃宫史》(第305—308页)记载有所差异:觉苏瓦王之子苏涅(又译邹聂)向中国请求出兵,中国皇帝于1300年派丹盛登辛、约达登辛、毛达登辛、毛亚贝登辛四将率军90万进军缅甸。掸族三兄弟将觉苏瓦王的首级给中国军队看,称“王族已绝”,并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中国将士,中国人接受了礼物就回国了。

[52] 《元史》卷二〇《成宗本纪三》,第2册,第435、437页。按:是年可能只有一次入贡,六月为云南省奏报缅使入境时间,十月为缅使入京时间。

[53] 《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第2册,第454页。

[54] 《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一》,第2册,第494、498页。按:是年可能只有一次入贡,正月为云南省奏报缅使贡象入境时间,五月为缅使贡象入京时间。

[55] 《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一》,第2册,第501页。

[56] 《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第2册,第554页。

[57] 《元史》卷二五《仁宗本纪二》,第2册,第570页。

[58] 《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第2册,第590页。

[59] 《元史》卷二七《英宗本纪一》,第3册,第611页。

[60] 《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第3册,第651页。

[61] 《元史》卷三〇《泰定帝本纪二》,第3册,第667、669页。

[62] 《元史》卷三六《文宗本纪五》,第3册,第802页。

[63] 《元史》卷三九《顺帝本纪二》,第3册,第846页。

[64] 按:上缅甸一般指缅甸距沿海较远的北部广大内地,包括马圭、曼德勒、实皆等省和钦、掸、克耶、克钦等邦,下缅甸一般指缅甸靠近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的南部沿海地区,包括仰光、勃固、伊洛瓦底、德林达依等省和克伦、孟、若开等邦。

[65] 《琉璃宫史》,第567页。

[66] 〔英〕戈·埃·哈威:《缅甸史》,姚梓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302—303页。

[67] 按:良渊王之后的东吁王朝又称良渊王朝。

[68] 《明太祖实录》卷八六,洪武六年闰十一月乙酉,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第1534页。

[69]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六,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戊申,第3303页。

[70]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三,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甲申,第3404页。

[71] 《明太祖实录》卷二四四,洪武二十九年二月己丑,第3540—3543页。

[72] 《明太宗实录》卷二四,永乐元年十月丙辰,第439页。

[73] 《明太宗实录》卷三五,永乐二年十月庚午,第607页。按:明朝前期,曾在云南边地和缅甸设两个宣抚司和十个宣慰使司,分别为:南甸宣抚司(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永乐十二年正月置州,正统九年六月升宣抚司),干崖宣抚司(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永乐元年正月析置干崖长官司,正统九年六月升宣抚司),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洪武十五年闰二月为军民府,十九年十一月改军民宣慰使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本缅中宣慰司,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置,寻废,永乐元年十月复置,更名),木邦军民宣慰使司(洪武十五年三月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永乐二年六月改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改置),孟养军民宣慰使司(洪武十五年三月为云远府,十七年改为孟养府,后废,三十五年十二月复置,永乐二年六月改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永乐二年四月置),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本平缅宣慰使司,洪武十五年闰三月置,十七年八月升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寻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四年六月置),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四年六月置),底兀剌宣慰使司(永乐二十二年三月置)。后来,大古剌、底马撒、底兀剌三宣慰司因路途遥远,脱离明朝控制。正统九年,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改置为陇川宣抚司,因有“三宣(宣抚司)六慰(宣慰司)”之说。参见《明史》卷四六《地理志七》,第4册,第1191—1196页。

[74] 《明太宗实录》卷五七,永乐四年闰七月己巳,第838—839页。

[75] 《明太宗实录》卷六六,永乐五年四月丙戌,第925页。

[76] 《明太宗实录》卷七一,永乐五年九月庚申,第995页。

[77] 《明太宗实录》卷七九,永乐六年五月辛亥,第1061页。

[78] 《明太宗实录》卷一四八,永乐十二年二月壬子,第1733页。

[79] 《明仁宗实录》卷七下,洪熙元年二月辛酉,第240页。

[80] 《明宣宗实录》卷一三,宣德元年正月己酉,第350页。

[81] 《明宣宗实录》卷三一,宣德二年九月丁酉,第803—804页。

[82] 《明宣宗实录》卷六七,宣德五年六月丁酉,第1588—1589页。

[83] 《明宣宗实录》卷一〇六,宣德八年十月癸丑,第2372页。

[84] 余定邦:《中缅关系史》,第46页。

[85] 《郑和航海图》,向达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页。

[86]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列传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27册,第8131页。

[87] 《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列传三》,第27册,第8131页。

[88] 《明英宗实录》卷一三一,正统十年七月戊子、庚寅,第2608、2610页。

[89] 《明英宗实录》卷一三六,正统十年十二月丙辰,第2704—2705页。

[90] 《明英宗实录》卷一四四,正统十一年八月癸卯,第2839页。关于缅人交出思任发一事,《琉璃宫史》(第481—485页)记载差异较大:中国军队追击多岸发(即思任发)至缅甸,要求缅人交出多岸发。1444年,中国四员将领率300万大军攻来,缅王那腊勃底亲率水陆大军迎战。两军会战于老官屯,华军将领因赛侯沐总兵被杀,大批士卒丧生,且因兵多粮少,只得撤退。1445年,中国军队再次来攻,缅王要求中国军队帮助平定叛乱的明艾觉廷,再交出多岸发,中国军队表示同意。迨平定明艾觉廷叛乱后,中国军队回到阿瓦,而多岸发已服毒自杀,那腊勃底王将多岸发尸体送至中国军营。

[91] 《明英宗实录》卷一四五,正统十一年九月庚辰,第2857页。

[92] 《明英宗实录》卷二三九《景泰附录五十七》,景泰五年三月庚辰,第5223—5224页。

[93] 《明宪宗实录》卷九四,成化七年八月癸亥,第1810页。

[94] 《明宪宗实录》卷一九五,成化十五年十月乙酉,第3436页。

[95] 《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列传三》,第27册,第8132页。

[96] 余定邦:《中缅关系史》,第61页。

[97] 《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列传三》,第27册,第8133—8136页。

[98] 《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列传三》,第27册,第8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