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赵构跑路从打卡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太祖后裔

“官家,这是岳家军最新情报。”

现在皇城司在韩琦的手上越来越有锦衣卫的味道了。

虽然赵构放任岳飞自由发挥,但是不代表不关注大宋目前最大的军团。

经过一段时间的吸纳,岳家军的主力干将已经自动到位。

军队数量过大,张俊已经提出了要在设一军。

这件事情内阁也送来了奏折。

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军队扩张速度过快,朝廷养不起。

如果不养,那就是扩张,那么这些必然会祸乱一方。

这是古代,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工作岗位可以给你事情干。

而宋朝又区别于别的封建王朝,宋朝的百姓十之八九没有土地。

别的王朝没事就给农民划块地,免税三年。然后收割一起长生牌位。

可赵构现在没有那么多地可以分。

现在是战乱,也没有那么多公司可以正常经营。

不能正常开工。

这批无业游民又都是有人领头的,比如岳家军的组成人员,大多就是义勇转换而来。

什么是义勇?

就是非官方的人员自行招募的兵卒。

想想这是什么性质。

这些人就相当于独立的军队。

如果作乱那就是流寇,就是李自成那样的人。

因为讲忠义投靠朝廷,可是朝廷得把他们当正规军看待,你的发工资。

可是现在人太多了,发不了,如果不解决。

要么就丢掉这批人。

可是明显不合适,那么如果将领能力强点,有点野心,完全可以私有化这批人,那么这样一来工资就是由将领发的。

谁发工资当然效忠谁。这就是成了私兵。

也就是家兵。

军阀化无法避免。

本来内阁就因为这件事情闹的很不愉快。

李纲是支持北伐的,他人为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要分清轻重缓急。

可是吕问好不这么认为,他是一个稳重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现在不妨为杜渐,等哪一天尾大不掉的时候,就为时已晚。

可是,突然之间赵构跟他们提出要重启分封。

那么这么一来就无所谓,尾大不掉了。

所以他们开始想要分裂岳飞的兵权,其实他们需要并不是这一支部队。

需要的是军功。

分封没有军功,怎么能行?

张俊本来就是西北的封疆大吏,自然被推到了台前。

赵构看了一眼韩琦:“你也被文官买通了?”

“微臣不敢。但他们确实找过臣。”

“怎么说?”

(电脑坏了,用手机打了一点。)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