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类掘金:“链接”时代,新品类发现与新爆品塑造的逻辑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新爆品的机会判断与用户价值锤

用户情绪分析:愉悦与不爽、愤怒与恐惧

产品的价值源自于它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实质上是体现在产品给用户的“底层情绪”带来怎样的解决方案。由此,在谈“用户价值锤”之前,我们有必要来谈一谈“用户情绪”。

◎用户情绪分析

21

(图:用户底层情绪对产品痛点与体验的度量)

关于用户情绪这方面的论述,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大课中,阐述得非常深刻。她说,人有四种主要的“底层生物情绪”,他们分别是,愉悦与不爽、愤怒与恐惧,梁宁老师老师用很精准的语言定义了它:

(1)“愉悦与不爽”对产品的度量

先来说说“满足与愉悦”。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两者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叫“上瘾”。

再来说说“不爽与不满足”。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如果一个人没有被满足预期,或者一个人本来在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也是不爽。而人类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例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为什么要研究“满足、愉悦和不爽”这三个词?

因为用这三个词,你可以度量一个产品的用户价值到位不到位。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很好地满足,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很勉强的产品。而一个满足用户新需求,并且让用户“爽”或“上瘾”的产品很有可能成为好产品甚至是新爆品。

(2)“愤怒与恐惧”对产品的度量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但是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那么什么是愤怒?——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更大体量的愤怒、焦虑、羞耻等。

对于用户来说,恐惧是他的首要痛点。做产品就要抓痛点。但什么是痛点呢?有的也把“难受”归痛点的范围,如生活中有很多难受与不爽。例如,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但只有恐惧才是最高级别的痛点,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痛点不解决,将会面临非常糟糕,甚至是恐惧的局面。

所以,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或者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都将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人们面临很多痛点,但恐惧是最大的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医疗和美容,是最大的市场之一,那是基于对生存的恐惧,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22

图: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点

(1)什么叫痛点

痛点就是恐惧。

海飞丝是针对治愈头皮屑“恐惧”,加多宝是治愈“上火”的恐惧,红牛是治愈“累了,渴了!”的恐惧,立白不伤手洗衣粉是治愈“洗衣伤手”的恐惧。洞察用户的恐惧,针对恐惧打造“治愈方案或产品”,这就是最好的产品机会,痛点是产品的第一机会,也是新爆品的最佳切入点。

(2)什么叫爽点?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满足。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足不出户,上“饿了吗”下单,外卖即刻到来,在“河狸家”上下单,美甲师就上门给你做美甲了。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治愈“痛”,与满足“爽”,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从爽点角度打造新爆品,更多注重的是提供“爽”的满足,而不是治愈“痛”的恐惧。就如上面所说,饿了,然后马上可以吃,是“爽”,并不是恐惧。所以“爽”点打造,也是新爆品的一个很好机会点。能爽到爆,就是新爆品。就如现在的“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等让用户爽到“上瘾”了,难怪,那些90后、00后成群结队组织一起玩“王者荣耀”与“吃鸡游戏”。

(3)什么叫痒点?

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换句话说,痒点卖的是“虚拟自我,或理想中的自己”。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成功者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此时,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这种感觉就是痒点。

近年,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例如网红奶茶、网红纹胸、网红口红、网红餐厅、网红美食、网红酒店、网红景点等等。它们的爆红,不是靠抓住用户的某种痛点,而是给用户提供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方式,给用户提供了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通过消费场景来激发用户对同样消费场景与消费生活的向往与临摩。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我们理想生活的投射。我们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当然,“虚拟自我”只是满足了用户情绪上的一种需求,就是人的底层情绪需求。青春饮料“小茗同学”就是一款以“认真搞笑,低调冷泡”为“虚拟自我”的底层情绪为激发,而引爆的一款情绪饮料。还有蜘蛛侠,奥特曼等各种英雄形象所延生出来的周边产品,受很多儿童及青少年追捧,其内在源起也是被这些英雄故事与形象所吸引了,并虚拟自我了。

(4)什么是一个好产品的入手点?

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中这样认为: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不错的点。这个就看对用户的哪个点感受最深,并最能体现产品的最大化效益。从用户感受最深,最能触动的那个角度与触点去着手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从而定义产品类别与产品体验。所以,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更是新爆品打造的入手点。

“强痛点”与“用户价值锤”

◎什么是强痛点?

传统营销时代是从产品出发,找卖点,“新爆品”时代是从用户体验出发,找痛点。挖崛用户痛点,是一切产品形成的核心基础。痛点有一级痛点,二级痛点、三级痛点之分,强痛点,就是用户需要解决的至要痛点。在经过对消费者痛点的分析后,选取用户至要痛点,来做价值打造,这就是强痛点原则。

“牙龈出血、肿痛……选用云南白药牙膏”,云南白药牙膏定位“防止牙龈出血”,就是找到对牙龈消炎“至要痛点”的解决方案。当所有智能手机都可以听音乐了,并且音质效果都不错,此时,听音乐或许不再是用户的至要痛点,所以OPPO手机,当机立断从“OPPO音乐手机”的心智定位切换到“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价值定位转型,即抓住了“电池不耐用”的至要痛点与用户体验。顺丰速运推出“次晨达”:在指定的服务范围与时间内寄递的快件将于次日10:30前送达,并承诺如超时派送,则主动为客户减免运费,解决了快件到达超过一天的“痛点”。

23

(图:抓住至要痛点打造用户价值锤的典型产品)

◎什么是“用户价值锤”?

锤,就是一“锤”定音的意思,犹如法官锤,有权威力度。

而“用户价值锤”,就是产品以“解决用户痛点”为出发点,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并且能给用户带来尖叫的体验,诸如产品功能使用、超高的性价比、设计的微创新、服务的超预期,甚至由此可以吸引大批粉丝参与产品的研发与口碑传播。血海竞争的手机市场里,而为何小米手机能在“瞬间”爆破?——根本源动力是:

一:小米手机找到了“千元智能机”的用户超预期价位;

二:小米智能手机“运行更快”的超强价值体验。这个用户价值锤,让小米手机瞬间推到风口浪尖。

同样在白酒市场已是“江山已占,无可撼动”的格局下,江小白依然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轻松破10亿规模,归根到底他找到了“情绪青春白酒”的价值主张。“全民K歌”手机K歌,能在短短的时间,积粉过几亿。那也是它抓住了“手机K歌”娱乐分享,K歌不一定要去K歌厅,一个人也可以K歌的新价值。近年在一些公共场景出现的“共享充电”,满足了用户随时可以充电的价值需求。在此,我们要阐述的一个观点就是,产品要找到最强的那个痛点,要找到解决这个点的价值方案,这个价值方案就叫价值锤。

“新爆品”的心智定位

与“用户价值锤”相孪生的一个概念是“心智定位”,指得是用户被“价值锤”所长期训服,并在记忆里铭刻成了心智认知。如“去屑就用海飞丝”,长期的认知就成了沉锚在用户内心的心智。

1:什么是心智定位

所谓的心智资源,就是当提起某个消费场景、产品品类、或某个概念时,消费者脑袋首先想到的品牌或产品。如怕上火,就喝加多宝;“累了渴了,喝红牛”、“不伤手”的立白洗衣粉,安全汽车就是沃尔沃,时尚办公家具就是华旦,大件快递发德邦。这是产品价值对用户聚焦作用,长期打磨出来的心理认知。

一般地,人类的心智是追求简单,拒绝复杂的,并且心智容量是有限的,很形象地说,在人的心智中,对产品的归类有一系列“梯子”,每一把梯都代表一个品类,每一把梯子的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品牌,而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排序是自上而下排列,排在最上面的就是他最优选择的品牌,他最首先想到的品牌。那么,要让产品排在顾客购物心智的“最上台阶”,就要有很好的“用户需求痛点”解决方案。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造一个梯子,重新创造一个新爆品,这个新爆品解决对应的用户痛点,让用户最能记忆代表这个品类的品牌,这就是心智定位,即价值定位。

如下图,品类1和品类2都已有很多品牌占据了用户心智梯子的每一格阶梯,此时如果再往这两个品类中去挤新的品牌,就很难挤进去,很难让用户记忆这个品牌,那么最好的竞争方法就是创造一个新的品类(品类3),同时设定一个能代言此品类的品牌,去占据品类3这个梯子的第一位阶梯。

24

图:品类品牌与用户心智阶梯示意图

◎找到“锤子力”更强的心智定位

在产品知足时代,产品有一般功能用途就行了,竞争要取胜,只要做好有一点:在用户面前大声喊:“用我的产品”,就看谁在用户面前喊得响,并且能喊到用户的内心去,就行了。

例如,之前提到的广告:“送礼就送脑白金”;“神洲行,我看行”;“万家乐,乐万家”;“舒服佳,促健康为全家”……这就是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心智资源”竞争模式。

随着用户的“消费升级”,原有的“知足时代”的产品现状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欲望,“更好的产品体验”才是用户的第一追求。“用户体验好”包括产品的品质以及给到用户的精神享受。产品的用户体验价值更强,才会更牢固地占据用户的心智,此时,心智竞争已进入到“以产品价值锤打造用户心智”竞争模式。同时,用户的心智也包括三个纬度阶段:知晓度心智阶段(产品注重功能:实用性强、多大求全)、品质度心智阶段(产品注重品质:高端品质,奢华高贵)、愉悦度心智阶段(产品注重愉悦:体验愉悦爽)。一个具体的产品,需要从哪个纬度阶段来打造心智体验,是需要从实际的消费场景中去感知用户的体验后来决定,这样才能找到“锤子力”更强的心智定位。

25

一、传统心智定位与新爆品价值定位

传统工业时代,以公司为中心,以品牌为王,以渠道为王,以规模为王;移动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王,以用户为王,以口碑为王。产品时代是“顾客心智定位+产品信任状”的打法。而新爆品时代是“新爆品”价值锤+用户体验信任状”的打法。对比一下:传统心智定位的主战场在“心智”,认知大于事实。这适用于工业时代、传播爆炸时代,实现手段是营销、砸广告,本质是提供可以证明“心智概念”的说服力(信任状)。而新爆品时代的主战场是产品:用户体验第一,口碑第一,这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过剩时代,实现手段是“做好产品体验”、吸引粉丝分享,本质是“打造用户价值锤”。

二、如何找准“新爆品”的心智定位

“新爆品”心智定位如何来打造?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用户价值锤”植入用户心智。在“产品过剩”年代,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定位”的心智要到“用户体验”里面去找,而不是从“产品特点或卖点”中去找。也就是首先要在“用户体验”中去找到“心智痛点”与“消费感受”,再用实际行动去实现“用户体验信任状”,即所谓的一切让用户可以触及的“叫好的体验价值”,来占领用户的“痛点心智”,只有找准了“痛点”的“心智定位”,才能最快占领用户心智。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传统心智定位、什么是新爆品价值定位,我们以下表来对比剖析:

26

图:传统心智定位法VS“用户价值心智”定位法对比

新爆品,基于能解决用户最痛的痛点,这就好比是一把“用户价值锤”,把产品的价值定位植入到用户的心智中。换句话说,新爆品的心智定位,是从用户体验设计中来构造。

【教练作业】

1.分别举例生活中,以痛点、爽点、痒点为产品机会切入点的新品类例子,并指出这个产品的痛点、爽点、痒点所在;

2.说出你所经营的产品的价值定位,并提炼出这个产品所要打造的心智定位,以及这个心智定位的体验信任状是什么?

掘金实战:一撕得拉链纸箱——3秒开箱快感的“新爆品”

27

图:一撕得拉链纸箱LOGO示意图

◎一条简单拉链带来不简单的变量

通常我们每次寄快递箱时,总是用胶带缠了又缠,就深怕包装不实而破漏寄件;也深怕运输过程中各种野蛮装运,出现破损等情况。拆快递箱的时候,我们通常都需要拿剪刀或钥匙工具割开五花大绑的胶带封口,方可一层一层打开箱子。这对于寄件人与收件人来说,都是超级的麻烦与不爽。如果我们一年只经历那么一两次,倒也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电商企业来说,一天要打包发出成百上千上万个包裹,一天又有成百上千上万个用户收到电商企业的快递包裹,并在抱怨声中打开包裹。这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打包装的物料、人工、仓储成本都是非常高的。用户对包装体验的极度不好,必将让用户对电商品牌产生内心的差评。这就是传统纸箱包裹的“极度痛点”:费时、费力、费财,麻烦极透,体验感超级不爽。但这个痛点一直存在几十年或上百年。

但是现在有一种创新纸箱,纸箱上装上了“拉链”,只要轻轻一拉拉链,3秒就可以打开纸箱,特别方便。包装时,只有撕开一层薄膜自然合上纸箱就算打包完成,不需要任何胶带。而且更奇妙的是,这种纸箱可以根据所包裹物品的特性来定制纸质厚度与相应抗压力。这个纸箱叫“一撕得拉链纸箱”。

一撕得拉链纸箱的发明,是因创始人邢凯的切身“痛点”经历而缘起。起初,邢凯创业做电商,他的团队每天要与几百上千个五花大绑的物流纸箱包裹打交道。邢凯意识到,作为网购商品包装的纸箱,充满了太多不好的用户体验。如果能让用户在见到商品之前的开箱过程也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是不是可以成为改变传统包装行业的一个机会。作为网购的重度使用者,邢凯憎恨一切难缠的包装,厌恶一切难开的包裹。于是他开始自己定制符合自己要求的“有人性化设计”的纸箱,减少或不用透明胶带,使包装箱拆装更方便,最终设计一款双头拉链纸箱,一撕即开,可以让用户体验3秒拆箱的快感。

通过换位思考,把自己当顾客,从自身找痛点。一撕得的拉链纸箱一开始就瞄准了网购用户最痛的需求点,于是,拉链纸箱开始对这个已经近百年没有改变的产品进行了创新改变。阿里巴巴、京东、小米、苏宁、顺丰、唯品会、欧莱雅等都争相使用,这个带拉链的纸箱。

28

图:纸箱新爆品——一撕得拉链纸箱

◎“一撕得”为何骤然成“新爆品”

一、一撕得拉链纸箱的创新思维

为什么“一撕得”那么受欢迎呢?这样归功于“一撕得拉链纸箱”的设计可谓是极具创新思维。

(1)双拉头,“3秒开箱”快感。

“一撕得”纸箱装上“拉链”,打开方法极其简单,只要一个撕拉动作,就可打开纸箱。纸箱开口位置的“拉链图案”即使没有读书识字的人同样直观可知道如何撕开。特制的波浪型双面胶,只要一秒就能撕开,极大的提高了纸箱包装的效率。

(2)“数据化”算法,满足个性定制。

“一撕得拉链纸箱”可通过“数据化”算法,针对不同的包装产品,计算所需不同的纸箱抗压、抗摔等参数,做出最适合价值与成本的纸箱,实现个性化定制。并且,每个纸箱都有一个质保章,纸箱的质量得到很好保障。

(3)打造像“滴滴打车”一样的纸箱平台。

在纸箱行业,有着“纸箱供应200公里运输半径的魔咒”的说法,这是由于纸箱的价值较低,一旦运输路途过长,就大大增加其成本。

因为这个原因,纸箱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市场集中度比较低。“一撕得”首创行业双向SAAS智能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将纸箱订单数据进行整合后,直接发送到与“一撕得”合作的近百家全国最优秀的纸箱厂手中,让它们进行纸箱生产。纸箱生产的普通材料由纸箱厂自行采购,而双面胶、拉链条等关键的配件由“一撕得”提供,这样既保证了“一撕得”纸箱的供应,也保留了“一撕得”的核心技术。通过这个平台,一撕得纸箱不再需要担心纸箱运输路径过长的问题,从而打破了“纸箱供应200公里运输半径的魔咒”。

二、深挖用户痛点,简单极致设计

好的产品源自于正确解决用户需求,创始人邢凯说,“要把自己当成用户去思考,去抓需求。”,接下来说说一撕得拉链纸箱抓住了哪些用户最关注的细节,把产品做到最极致。

(1)拉链开箱是最简单的动作,设想自己就是用户,每天开快递箱很不爽,找剪刀不爽,撕胶带不爽,所以就要发明拉链解决它;

(2)用箱子最多的是快递员,那么快递员用箱子的时候怎么才能不被刮伤呢,一撕得拉链纸箱研发波浪齿圆角边,更柔软;

(3)既然决定不用胶带了,怎么才能方便?于是发明了波浪双面胶,胶水本身还要适应零下40度至零上80度环境,不会在极端天气下失去黏性;

(4)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小小的纸箱还能防盗。因为整个纸箱充满了圆角,只要不是从拉链处开启箱子,圆角处必会留下痕迹。隐型的防盗刀口设计,一次性封箱方式,一旦被打开,则无法复原。在快递运输过程中,用户可以安心收包裹,不用担心昂贵的商品在途中被串货,供应商也能根据纸箱上的痕迹判定责任方。

拉链纸箱是一个拥有互联网思维的纸箱,这个包装跟传统纸箱极不一样。首先它具有极强的人格化,拥有三秒的撕拉开箱的快感,在中国除了一撕得之外,不会找到任何一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包装,让你拥有3秒快感。它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爆品:带拉链的纸箱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