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想学说史研究与现实思想
抗日战争中,由于对屈原思想和孔墨思想的不同认识,曾引起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之间的论辩。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杜国庠的《先秦诸子思想概要》、赵纪彬的《古代儒家哲学批判》、陈伯达的《墨子新论》等,反映了他们对古代思想学说的探讨和不同认识。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当局越来越热衷于利用中国思想史上的糟粕,堵塞马克思主义的通路,以售其奸。蒋介石带头推崇王阳明的所谓“诚”的哲学,提倡尊孔读经,“复心”“复性”。与此同时,一些崇古的历史家们,也写出了如《论道集》(陶希圣著),《中国儒家思想》(钱穆著)、《中国先哲之伦理思想》(陈安仁著),《中国民主思想发展史》(陈玄觉著)、《中国先贤学说》(胡朴安著)、《曾国藩之民族思想》(王德亮著)等等,他们阐扬中国的儒、墨、道、法的传统学说,企图以此作为救国之道。这样,在抗战的中后期,又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间,开始了一场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思想的争论。
抗战胜利后,这场争论继续进行。侯外庐又写出了《近代思想学说史》,并和杜国庠等人合写了《中国思想通史》前三卷。这是一部首创的中国思想史巨著。此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地总结了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各家思想;以严密的科学态度,精深的见解,论述了中国思想史的演进;并有针对性地对胡适、冯友兰、钱穆等人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阐明了他们关于“秦汉封建论”的主张。在很多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见解,揭示了众多的不为正统思想史家重视的异端思想学说,表彰了中国思想史上唯物论的光辉传统。得到了中外研究家的高度赞扬。这部著作直到今天历久不衰,这充分说明,为了批判现实世界,并不妨碍作者严格地从历史真实出发对古代进行探讨;相反,却说明了越是深入地揭露历史本质及其规律,就越能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杜国庠这期间连续写了不少文章与冯友兰进行论辩。他在《论〈理学〉的终结》、《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玄虚不是人生的道路》等文中,指出冯氏歪曲、附会孔孟的思想,腰斩了名家学说,把中国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附会为“经虚涉旷”的玄学,又把玄学认做中国哲学的“正路”,更把自己的“新理学”作为这一正路的继承者。这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曲解。文章进一步指出,冯氏所提倡的“超世间的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对于擅权窃国的统治者,只能是“容恶庇奸”、“助纣为虐”,对于一般老百姓,便是“教人安分守己,勿以贫贱得失介意,‘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在精神上麻醉被压迫者,而松懈其斗志,直接地替压迫者维持其腐败惨酷的统治,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革新”,“误尽天下苍生”![1]
胡绳指出,“科学是提倡实事求是,而反理性主义者则提倡‘超’,提倡‘神秘的直觉’,提倡所谓玄妙的‘天地境界’”。“这种倾向固然可以是知识分子禁受不了现实的磨炼而在精神上退缨的表现,但是尤其值得注意,这种倾向是和有意识地来麻醉青年、麻醉人民的企图相联结着的。从外国贩来的新黑格尔学派的神秘主义,从中国古代继承下道家的超然是非人我之外的思想,这样就制成了一种鸦片、吗啡之类的药剂,拿这药剂来供给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告诉大家,不要对现实不满吧,‘形而下’的生活不过是低卑的生活,我们可以从‘形而上’的生活中得到满足。这种形似高超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堕落在最不洁的地方。”[2]
就在与钱穆、冯友兰等人关于古代思想学说辩论的同时,其他学者之间,对于古代思想学说的辩难也在激烈进行。郭沫若与侯外庐、杜国庠、蔡尚思等关于孔、墨思想,蔡尚思、欧伯、嵇文甫等与李季对老子思想的辩论,以及侯外庐对老子思想,杜国庠对墨子思想的独特研究,都将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
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几部社会通史的问世,代表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史学的新体系,那么,侯外庐等编著的《中国思想通史》,同样表明了经郭沫若到吕振羽再到侯外庐等人披荆斩棘开创出了一条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建立了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史的新体系。虽然他们各自的观点不一,风格各异,但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史发展阶段;注意发掘唯物论的光辉传统;阐述唯物与唯心、无神论与有神论、异端思想与正统儒学之间的斗争;特别是将一些不为旧思想史家注意的人物,如李悝、吴起、商鞅、荀子、韩非、王充、王符、仲长统、范缜、吕才、柳宗元、刘禹锡、王安石、李贽、方以智、陈亮、叶适、王廷相、杨万里、李二曲等人的思想,系统地写进了学术思想的史册,大大丰富了思想史的内容。这比起胡适的半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讲义》和钱穆的《近三百年中国学术思想史》等著作,大大前进了一步,为今天中国思想学说史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1] 见《杜国库文集》。
[2] 胡绳:《新文化的方向和途径》,《中国建设》2卷4期,194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