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言
艺术可以从几种意义上被道为革命的。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美学的整个主题就是艺术的革命内涵,着力于探讨文化、意识、审美与艺术等多个思维领域的范畴和概念,在反抗现代性工具理性意识统治中的理论作用和实践功用。马尔库塞借助近代西方美学的基本概念,从美是表达和观照人的本性这一带有浓厚的人类学和存在主义基调的基本判断出发,进入美所存在于其中的艺术世界是否具有革命性、能否实现革命性这一涉及审美实践的理论之眼。随后马尔库塞在美学革命性这个问题中自问自答,展开其理论脉络和理论逻辑,阐述艺术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之为“革命的”,究其被称之为“革命的”原因,以及艺术被称为“革命的”必须经过哪些逻辑上的诘难和实践上的质问。最终,马尔库塞虽给出了艺术具有反抗现代性的力量这一坚定答案,却又模糊于勾勒艺术反抗现代性的实践之途。对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而言,这既是其被称为审美现代性的激进派代表的标志,又是被激进派打上乌托邦色彩的救赎之路的标签,成为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的镜像。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内蕴深厚的西方美学传统,又直指改造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在批判和承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在分析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以及解决其危机的实践方面,独树一帜的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美学实践理论。由此,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可能关联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美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审美教育的实践功能,在坚定文化自信、追求文化现代化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
1.1 研究对象及其现实意义
1.1.1 研究对象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早期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早期社会批判思想较为激进,领导并参与了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被奉为“学运先知”“青年造反之父”。运动失败后,马尔库塞将理论诉诸实践的焦点从激进革命转向审美救赎的探索上来,往往被认为从现实主义走向了乌托邦主义。恰恰是这一转变,引发着学界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关注,开显出其研究的诸多视角。这些研究致力于阐释其美学思想是否具有改造现实世界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可能性,故而产生着对其思想资源、理论品格、内在逻辑乃至实践路径等方面的诸多思考,形成马克思主义传统实践理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比较与实践对话,产生了国内外学界大量关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见,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不仅构成其理论转折的重要节点,也成为其理论研判的重要焦点;不仅构成其思想研究中重要的逻辑线索,同时也是学界对其思想研判产生不同立场的重要因素。
马尔库塞将改造现实世界的希望寄托于审美救赎,这一实践方法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所判断的社会实践,有着对后现代实践的诸多考量,具有反抗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现代性危机的现实性。故而,其有可能为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丰富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讲,重新审视马尔库塞晚年走向审美救赎思想归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必然性,必须观照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得以产生所直面的工具理性构成现代性危机的话语秩序,及其思想发展脉络中广受其身处的时代思想特征与思想史演进的理论资源。可见,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理论资源的庞杂性和丰富性,梳理其理论逻辑的复杂性和清晰性,澄明其理论归宿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使得从不同视角研究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任务。
本书着力于研究马尔库塞针对社会批判,致力于改造现实的现实原则和实践旨趣,以审美作为变革力量和实践方式贯穿批判理论与救赎理论的实践归宿,探讨其美学思想的产生缘由、发展脉络及其深刻影响,最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予以评价。综观马尔库塞美学理论脉络:一是在探索走上美学道路的原因时,突出对现代社会技术与工具理性统治的批判;二是在建设美学革命理论时,寻找到艺术感性在实现爱欲解放中反抗现实统治的革命作用;三是在寻找美学实践的最终归宿时,实现由技术重构和主体重塑的社会实践建构和谐社会。马尔库塞美学始终关注生存个体的幸福和解放,力图通过在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作为奠基和根据的现代性社会,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和“实践的”革命精神,对现代性的单向度特征进行无情批判,寻求通过美学革命实现救赎现实的人的心灵世界的目的,把审美作为摆脱“单向度”病症的途径,希望通过把美学理念(审美形式)转化成技术构想和审美主体,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力量的变革。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弊端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以及探索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实践精神,在从工具理性统治的病态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凸现出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本书审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实践内蕴提供了理论资源。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归因与归宿指向审美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形成了考察其思想发展史中实践价值的重要方面。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推动着美学从德国古典哲学对美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固有分野中脱离出来,使审美可能具有在现实世界批判并推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实践力量。审美在形而上学层面往往表现为通过个体感性直观的体验方式,沟通存在的本真意义,这就意味着它区别于理性通过形式逻辑和抽象化方式达到绝对纯粹的路径,无法形成标准化的科学知识,无法达到普遍化的共同认知。审美观能的感性特征使审美在现代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尚未达到规律性,无法对象化、实体化,从而往往陷入虚幻的浪漫色彩和感性体验领域。这就使审美与艺术在现代社会确定性的知识—真理权力体系中无法确认其实践效用。而在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在形而上层面,审美表现出对理性话语秩序和话语根据的形而上追问;在现实经验层面,审美表现着现实的人对理想追求的美的表达,产生了对美的研判和美的标准形成的美的话语的反思与质疑,关系着现实的人对于美的理想和信念,形成了审美现代性视域。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美的话语展现对现实的人的审美实践的话语力量,展现对现实世界话语建构的审美实践,使审美具有建构、批判与重构现实世界话语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政治潜能和实践可能,形成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贯穿其思想发展逻辑,成为其思想归宿的基本特征。而在其思想发展的理论路径中又形成了明确马尔库塞审美思想的理论旨趣及其实践价值的基本视域。可见,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不仅展现其理论发展的整体图谱,形成其理论发展的谱系学研究视域;在理论层面又可以展现其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实践层面又产生了对当下我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美”“美好”等审美标准的话语建构与重思审视的丰富意义。
1.1.2 现实意义
马尔库塞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代表人物,在马克思之后形成批判现代西方社会的新思考,在超越现代性社会方面,提出诸多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有着借鉴意义的问题、思路及其方案,体现出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有着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1.2.1 理论意义
第一,有助于拓展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的视阈。自1980年代至今,国内对马尔库塞的研究大多关注社会批判理论,美学思想在他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一直未得到应有的承认,勾连美学与社会批判理论乃至政治实践的思想研究较少,审美路径实践中技术改造的思想长期受到忽视。将美学作为贯穿马尔库塞批判理论以及革命理论的线索,突出审美救赎中的技术路径研究,可以完整理解马尔库塞美学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拓展对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的视阈。
第二,丰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内容。美育之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尤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消解工具理性统治弊端的重要作用,使得审美能力的培育以及“美”的标准的话语建构,在处于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社会建设中成为重要议题。马尔库塞对审美力量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研究乃至实践探索,既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美学理论的理论资源,为美育实践在文化自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话语支撑。
1.1.2.2 实践价值
第一,促进人们对审美教育的价值认知,启发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注重人的精神文化、信仰意志等形而上层面的精神追求。精神文化的繁荣标识社会发展的态度、方向及其程度,马尔库塞通过审美教育的实践改造人的工具理性思维的思想,对于我国国民文化修养的美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教育普及阶段较为重视科学知识的把握与智力水平的提升,美育、德育等方面的培养相对缺乏。但审美教育不仅构成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跨越固有知识范式的重要维度,有助于在教育层面减少精神意志丧失、抑郁情绪多发等精神文化领域的矛盾问题。
第二,在反思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道德信仰缺失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实践价值。马尔库塞对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技术理性批判,以及对于技术审美化实践道路的探索,对于改变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以及人的生存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真善美”的话语标准,对建构美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对于探索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树立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其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和根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对大众文化的资本控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现实意义的批判,对大众文化市场技术理性的改造探索,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有着借鉴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其相关评介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术界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在其理论渊源、相关范畴及其理论内涵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学者们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评价方面,如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是否具有政治性和实践性,其技术审美化的理论归宿是否对于变革现代性弊端具有现实实践意义,其美学思想在其理论创造中具有何种地位,在其后的左翼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具有广泛影响等方面。笔者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借此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而产生本书着力于马尔库塞美学研究与社会实践融合的理论方向和致思路径。
一、1980年代:美学热中的“去政治化”情绪
国内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关注始于1980年代初期。时值“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伊始,思想长期受到压抑的国人,在美学那里寻找思想解放的突破口,更要极力摆脱“文革”过激的“左”倾影响,从而最初的美学研究多是突出审美的无利害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马尔库塞美学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参与着中国新时期美学热的进程。由此,否定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政治意涵,封存其政治维度,将之等同于席勒或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是当时美学热中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现象之一。这一时期,尽管马尔库塞论述感性革命和新感性的著作如《反革命与造反》一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和他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而写的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已先后于1982、1983年译成中文(这两篇译文分别见任立编译《工业社会和新左派》《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有了整体性引介,如徐崇温的《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上海三联书店,1980)和江天骥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这些著作都提及了马尔库塞思想中的美学内容,但对马尔库塞著述的翻译工作尚待展开,鲜见对马尔库塞理论的全面把握,也尚未对马尔库塞美学进行专门的分析,基本上是在阐述美学理论涉及这一内容。李泽厚、王元化、刘小枫等在研究德国浪漫美学时均涉及马尔库塞美学的部分内容,他们基本上是忽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政治倾向,表现出一种马尔库塞美学研究中的“去政治化”情绪。[2]其中李泽厚在他的《美学四讲》中论述“美感”问题时提到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概念,认为它是指一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它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性,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它是人类将自己的血肉自然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加以‘人化’的结果。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在他看来,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似乎是对马克思《手稿》的一种误解,因为马尔库塞“把‘新感性’作为一种纯自然性的东西,所以他讲的性爱、性解放,实际是主张性即爱,性的快乐本身就是爱……从整个文化历史看,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总是陶冶性情——使‘性’变成‘爱’,这才是真正的‘新感性’,这里边充满了丰富的、社会的、历史的内容”[3]。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将马尔库塞视为德国浪漫美学传统的当代表达之一(其他有阿多诺、本雅明、布洛赫等)。他在该书的最后一章“人和现实社会的审美解放”中认为马尔库塞一方面确立了感性及现实社会的本体论地位,一方面又以“本体论的诗”作为其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并以此为核心论述了马尔库塞的美学策略。[4]值得提及的是,与《诗化哲学》同批出版的“文化哲学丛书”之一、欧阳谦的《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1986)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的重要因素,进而将文化革命作为实现人类解放主体性的路径之一。该书的副标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初探”,它既没有专门从美学的角度展开阐发,也没有提及马尔库塞使用较多的“政治”概念,但揭示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批判”,突出美学在新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是国内较早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马尔库塞美学的研究。
二、1990年代以后:文化热中对“政治诗学”的关注
1980年代后期,马尔库塞的多部著作如《现代美学析疑》(绿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和《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译成中文。这些译著为国内了解和把握马尔库塞思想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也推动了国内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进展。同时,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文化热逐渐取代了美学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和文艺批评成为热点,对马尔库塞相关理论的研究从评介阶段进入反思借鉴阶段,研究视角开始多元化,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系统化,马尔库塞美学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其所内含的政治性及革命实践意义也逐渐得以凸显。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的框架内研究马尔库塞美学,成果主要有王才勇的《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评述》(1990)、朱立元的《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1997)、杨小滨的《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1999)等。王才勇提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因其文化传统的复杂性而兼具思辨性和“注重现实以及理论的实际意义”[5]。他以马尔库塞的几部讨论美学问题较多的著作为文本,以评述的形式阐述了马尔库塞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文化的肯定性质》《爱欲与文明》《论解放》中的审美哲学思想是从社会哲学或文化哲学的问题出发的,书中“对审美哲学问题的探讨都只是从某个问题或问题的某个侧面进行的”[6],因而这些著作都是马尔库塞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独立意义。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直到《反革命与造反》才初步成形,这一哲学体现出超越性、异在性和革命性三大原则,此即艺术对现实的超越性、艺术展现异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艺术使人从既存现实中获得解放的思想。朱立元提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社会批判的美学,“美学形式”是马尔库塞美学的逻辑起点,由此出发,马尔库塞探讨了艺术和革命的对立统一关系,对1968年爆发的文化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反驳了“新左派”的反艺术论,批判了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反艺术论,强调在艺术自主性的前提下发挥艺术的独特功能。杨小滨提出,法兰克福学派同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一样,其美学思想强调艺术的社会潜能和政治作用,体现了艺术之自律性和社会性的辩证法。与阿多诺相比,马尔库塞对人类解放的信念要乐观得多,从而能够积极参与激进的社会实践并以自己的美学作为这种实践的武器。因此,论者不能从思维哲学的角度,而应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阐述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这三本书的共同点是在法兰克福学派或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内,通过人头式的梳理来把握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著作中所含的美学思想,尚未出现对马尔库塞本人的美学思想的专题研究,没有达到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在对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专题研究中,研究者充分肯定马尔库塞美学的政治意义以及变革的实践作用。比如,王雨辰强调了马尔库塞美学作为政治学的作用,提出“审美政治学”这一范畴,指出了艺术对反抗当前社会,解放社会内在压抑机制,变革革命意识等方面的作用[7];朱士群肯定了艺术所具有的革命作用,提出“艺术天然是批判,批判天然是艺术”[8],明确地将马尔库塞走向美学道路归因为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批判力量,并对马尔库塞早期作品中追寻马尔库塞美学的发展轨迹,企图在马尔库塞整个理论体系中建立美学系统,并从一定意义上肯定了马尔库塞美学对于人类解放的意义;傅永军突出了马尔库塞美学的政治性,将其称为“政治诗学”[9],指出了艺术对于技术的变革作用,美学成为实现新感性、新理性统一,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途径;张之沧则明确将马尔库塞的美学称为“解放美学”,认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使“审美艺术成为解放人的爱欲、恢复人的感性、促使人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途径;并将美学变成拯救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通过艺术革命和重建新感性建立一个‘审美王国’,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按照美的规律生存”[10]。黄文杰总结马尔库塞艺术哲学思想时提出:“艺术自律的内在生命,担当着对既存现实特别是当下人性进行全面修正的历史责任。艺术正是凭借着对既在的绝对张力颠覆和解构既存的社会形态和异化的人性结构,从而以对人性的改造为中介实现生存方式向更高层次的无穷跃迁。”[11]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确证了审美变革社会的实践价值,但毋庸置疑,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对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异化现象的反思和批判,只有将美学研究与技术批判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这一理论的深层把握。
三、新千年后:技术美学与政治美学两个视域的凸显
虽然国内历经二十年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研究,在这一理论的政治意涵上已达成共识,但就相关成果看,无论承认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政治意义与否,基本上认为其将社会革命寄托于审美是典型的乌托邦。尽管关于“乌托邦”的三层含义[12]均可适用于马尔库塞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但毕竟多数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空想”的层面而领悟不到其实践价值。究其根源,就在于未充分认识到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起因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在这里,技术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成为这一理论难以为人所察觉的社会语境。实际上,国内对马尔库塞技术观的研究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高亮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和朱士群的《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本领域较早的研究成果。2000年以后,国内哲学界对技术的关注引发了哲学的“技术转向”,带动了对各流派的科学技术观的研究,对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显现。但是,已有成果对马尔库塞关于技术、美学、政治学之间关系的思想关注较少,从而只能达到对马尔库塞思想的分阶段理解,如程巍在《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2001)中不仅以细腻的文笔阐述了马尔库塞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将马尔库塞的思想历程分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美学等几个阶段[13],还阐述了马尔库塞的文艺理论,并对学界尚知甚少的马尔库塞的部分手稿如1941年写成的《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做了较为翔实的解读,也有学者认为马尔库塞经历了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的过渡[14],甚至有学者提出《审美之维》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终结[15]。
这些研究思路难以将马尔库塞不同时期的思想联结成一个整体。割裂马尔库塞的技术思想和美学思想之间的关联,使美学思想缺少实践的有力支撑,同样不可避免地成为缺乏逻辑推敲的美学乌托邦。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研究马尔库塞审美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这一新的路径出发,注重其审美思想较之社会批判理论、社会革命理论所具有的全面性、建构性,加强通过审美救赎思想的技术美学化路径研究的趋势,从而改变了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研究的单纯视角,注重其审美思想中的对于理性感性重建的和谐思想,如范晓丽在《马尔库塞的理性与新感性思维研究》[16](2007)一书中,着重从历史总体性以及历史合理性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出发,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革命在当代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并且指出了科技理性及工具理性的异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必要性,并最终得出了审美艺术和生态理性才是人类解放的最终路径的结论。刘晓玉在《论马尔库塞的人道化技术世界》(《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从马尔库塞的人道化的技术世界看他的技术生态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1期)中从马尔库塞人道化技术世界和生态学入手,对马尔库塞哲学中技术、文化、人、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探索,并且将这种生态化技术的实践意义延伸至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之中。陈俊在《技术与自由——论马尔库塞的技术审美化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3月)中提出了“技术审美化”概念,并将其作为马尔库塞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新道路。
四、2010年以后:关联技术、政治与审美关系进入实践研究的视域逐渐开显
进入2010年以后,对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技术理性批判、审美救赎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的研究已经渐趋丰富,取得了普遍认同的基本成果。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关注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及其内在逻辑关联,开始出现从着眼于批判理论到着力于挖掘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价值的研究,王雨辰与欧阳谦是这一转向的重要代表。王雨辰在《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中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学包括技术政治学和审美政治学两方面内容”[17],揭示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与艺术审美的思想解放属性,并且指出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中分析马尔库塞政治哲学的理论得失。事实上,已经开始肯定马尔库塞审美政治学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可能实践性。欧阳谦在《大众文化与政治实践: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中明确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就是找到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逻辑的社会变革途径,以求保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原有的政治实践品格”[18]。而马尔库塞提出批判和研究“大众文化”,不是逃避现实的问题,而恰恰是直面新的理论创造以打破单向度意识,提供着当代社会政治语境中的可能实践空间。这一视域发展至近期,许多学者从技术批判到技术美学理论,从社会批判到审美实践理论方面的转向中又出现许多新的进展。雷纳·温特与丁旭在《单向度及乌托邦的可能性:赫伯特·马尔库塞对当代转型的贡献》中,认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主要兴趣在于寻找针对单向度社会的否定、颠覆与解放的力量,从社会运动和美学领域的现有例证中寻找日常生活美学领域挑战和颠覆单向度的可能性。贺昌盛在《“审美救赎”如何可能——马尔库塞“审美救赎论”的知识构成》(《厦门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中,指出现代西方社会从“异化劳动”到“精神异化”的统治,使得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理论与传统美学理论的“审美超越”展现出显著区别,“自觉自为的劳动”就是创造性的“艺术”,构成政治革命实践必然转向“灵魂”的“自我救赎”的现实路径。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朱春艳教授在2016年相继发表的两篇著作《马尔库塞晚年回归美学的缘由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2期)与《〈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意义〉: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转折点》(《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8期),已经形成了梳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发展的基本成果,勾勒其审美救赎理论缘起于社会批判,旨于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的思想脉络。第一,确认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结论,现代技术是一种组织、维持和重建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促成了技术理性延伸至生产、生活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各领域,导致现代大众出现和社会官僚体制形成,以及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第二,指明其回归美学既是源于自身理论发展的经验基础与超验准则的共同需求,又得益于卢卡奇、席勒等人的美学思想和技术美学的发展。第三,明确马尔库塞思想发展中实现技术文化批判转向的学术节点,为其通过技术进行美学改造的思想埋下伏笔。这些细致的梳理以及关键节点的阐释,直接影响到作者重新审视原有研究,扩充新的思路,展开新的挖掘,形成本书将社会实践与审美实践勾连的基本视域与基本思路。
五、结论
第一,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经过了“去政治化”“政治诗学”“技术美学”“技术、政治、审美”的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之间的更替不是简单地一个取代另一个,而是在吸收、借鉴基础上的提升,是后者包含前者的扬弃过程,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最后达到否定之否定。研究呈现出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轨迹,和社会发展、技术发展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相关联:一是文化的社会作用受到关注;二是技术化时代到来,对技术之于人的影响和作用给予更为深刻的反思,马尔库塞是在对发达工业社会反思基础上的结论,值得借鉴。
第二,已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一是在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学术渊源上,过多关注海德格尔、马克思、黑格尔、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较少提及席勒美学的作用。应该说,这和国内如何理解美学在马尔库塞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相关联。马尔库塞一直都有着深切的美学情怀,他的美学思想有着浓重的席勒情结,在他的理论创作初期如博士论文《德国艺术家小说》中就显现出席勒美学的影响,等到他写作《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反革命与造反》《审美之维》等著作时,这些影响一再显现着,时间跨度近六十年之久,高建平先生也曾提及这一点。[19]二是尽管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并逐渐体系化,但这些研究成果在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大领域都仍然只占有较小的分量,国内美学教科书很少把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纳入其中,而在讲授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时,往往也只是把他作为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物,表现出国内社会批判理论和美学研究对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上存在着双重的忽视,也说明马尔库塞美学研究要进一步深入,需要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换。
第三,国内对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已有成果表明,把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和技术理性理论相结合,并将这二者统摄于批判的社会理论之中,着重研究其美学思想如何改造技术这一应用型的课题,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新视角。这一新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更加完整地理解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内涵,拓展马尔库塞思想研究的视阈,进而推动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深入,还可促进对法兰克福学派代际理论视阈转换的研究,因而技术、美学和政治学的结合逐渐成为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同时也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本书正是对这一趋势的一种理论回应。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随着马尔库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写的关于战争、技术、极权主义、艺术、文学的许多手稿通过世界各种语言的整理和相继出版又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国外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这些著作主要包括由美国新批判理论家、著名的马尔库塞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编辑的英文版的《技术、战争和法西斯》(1998)、《社会批判理论》(2001)、《新左派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2004)、《艺术与解放》(2006)以及由安德鲁·费恩伯格(Andrew Feenberg)和威廉姆·莱兹(Wi11iam Leiss)编辑的《本质的马尔库塞:哲学和社会批判文稿选辑》(2007)等。
这些成果的分歧也主要集中于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是否具有政治性和实践性方面。许多当代学者也倾向强调审美救赎思想的政治意含,本·阿格尔(Ben Agger)称之为“审美政治学”,道格拉斯·凯尔纳则在专著《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主义危机》中将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思想称为“革命政治学”,约翰·波克纳(John Bokina)和蒂莫西·鲁克斯(Timothy Lukes)在他们编著的《马尔库塞:从新左派到下一个左派》以及《马尔库塞:新视角》中全面集中论述了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并从中发现了美学的革命作用;斯坦福大学的巴里·卡特(Barry Kate)在《赫伯特·马尔库塞和解放的艺术》(Hebert Marcuse and the Art of Liberation)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了他认为审美救赎思想才是贯穿马尔库塞理论体系的线索,详细阐述了艺术所具有的革命性质,以及美学在马尔库塞革命的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认为美学对于人类世界的解放的革命作用是马尔库塞的思想的起点和归结点。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如M.斯库尔曼(Morton Schoolman)则将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思想和社会批判理论割裂开来,认为前者是对其后者的替代,这样就造成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乌托邦式的认识。
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还深刻影响了其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重要代表哈贝马斯就深受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影响,他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肯定了马尔库塞对审美重要性的关注,指出,美学是理性与感性的中介,肯定美学对于改造工具理性具有的作用,认为“一言以蔽之,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20]。但是同时,他也分析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是没有实践路径的乌托邦,从这一点出发指责审美救赎思想。在这种影响下,他致力于重建交往理性,实现理性重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也受到审美救赎思想的影响,其理论基于对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希望通过解构这种理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在理论旨趣上与审美救赎理论殊途同归。奥康纳就认为现代性的解构与重建需要从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进行,认为“生产力始终是文化力量的一部分。劳动关系是由各种文化实践、技术和工艺水平、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的发展水平、维持劳动力价格稳定的能力、阶级的力量等因素多元决定”[21],因而将实现生态解放的路径归结为文化实践。
从整体来看,国外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将审美救赎思想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割裂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革命理论与审美救赎思想,最终只能走入乌托邦的解放。
1.2.3 已有研究的基本特点
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无论承认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政治意义与否,学者基本上都认为其将社会革命寄托于审美是典型的没有实践性的乌托邦。虽然这些学者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研究渐成系统,但是对比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以及技术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研究,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仍然不占主体位置,甚至许多学者认为转向审美使马尔库塞背离了社会批判理论,对于马尔库塞早期、晚期思想进行了断裂式的对立研究,其称谓如“审美乌托邦”“乌托邦社会主义”“空间的乌托邦”等。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进行的乌托邦式的评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割裂了马尔库塞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实践的革命的精神与后期其美学思想的关系,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代以来我国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地位和实践作用,这样的论述也由于缺乏前后联系,缺乏逻辑推理,缺乏美学与实际变革联系的环节,无法认识其美学真正的内涵本质以及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难以经得住推敲的。
其二,虽然有学者已经开始研究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政治性和实践性,但是对马尔库塞关于技术、美学、政治学、社会学、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尤其对如何实现技术美学化的路径研究缺乏,同时较少在与马克思、阿多诺等人的美学比较研究中审视审美实践的可行性,因而这种承认难以形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难以认识审美救赎理论的本质特征以及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马尔库塞美学仍然难以产生实践价值,仍然无法摆脱乌托邦色彩。从国内来看,尽管国内学界对文化、生态、技术等哲学研究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渐次展开,但都未能把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和他关于技术改造的思想结合起来,这忽视了审美救赎理论的现实起点,也忽视了技术美学化路径对解构现代性所具有的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渐成体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地位及其政治性和实践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于马尔库塞审美理论与其技术、理性、社会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又横断了审美救赎思想与早期社会批判理论、革命理论的关系。这种横断使得审美救赎道路缺乏实践论证而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并且缺乏技术美学化实践路径研究。通过技术路径实现社会变革的新革命道路研究,是马尔库塞一定程度上对现代社会统治力量的妥协,但同时也是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尔库塞以灵魂、精神、心灵或信仰救赎的方式给予现实的人以超越性追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对于美学改造社会的具体路径方面,马尔库塞也直接涉及了技术美学的领域,将审美引入技术体系之中,改造技术以使之从目的上符合人类解放的初衷,从应用上成为人类实现解放的路径。
1.3 研究思路及其基本方法
1.3.1 研究思路
作者近年来致力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相继发表了《论马尔库塞审美救赎之路》(《东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马尔库塞技术美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1期)等论文,形成了整合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关于政治实践与审美实践阐释的思路。将单向度社会的形成归结为工具理性的理性话语,形成压抑现实的人和现实社会的意识体系,认为要改变社会的单向度性,需要通过审美形式对工具理性和技术体系的改造,重塑社会意识,重构社会技术,包含着以新技术为物质基础和新的社会主体为物质力量,建构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的社会秩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文的研究逻辑:其一,本书梳理分析马尔库塞从社会批判理论到审美救赎理论发展的思想脉络进展,分析其发生这一转向的理论资源与现实根源,从而破解在现代性视域中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产生缘由,以及作为超越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危机的实践手段的现实意义。其二,本书深刻挖掘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中技术、理性、艺术、感性等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贯穿于马尔库塞整个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之中,审视其审美救赎的实践品格,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可能路径。其三,本书以美学何以具有改造现实的实践性和可行性为理论焦点,立足于实现马尔库塞以美学思想作为理论革命的武器和实践革命的手段的逻辑研究,整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起点、逻辑前提、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实践路径等方面内容,探索其美学思想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发展。最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内在悖论,以及在进入实践领域过程中往往沾染技术审美实践的乌托邦色彩,全面系统地展现现代西方社会主体性规训生产现实的人的生命的权力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现代社会实现美学实践,并非权力结构的颠覆性,而是权力生产的渐进性的可行性和时代性价值。从而以马尔库塞思想一以贯之的现实原则和实践品格,从鲜明的时代背景、严谨的论证逻辑、丰富的实质内涵以及具体的实践路径,探索其对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精神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的启示,开出中国方案。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本书概纳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凸显其理论逻辑直面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勇气,提取其对现代性社会单向度特征的基本研判作为逻辑起点,勾勒其致力于改造理性逻辑与技术体系共同构造现代性统治秩序的审美实践作为逻辑归宿,彰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形成所遵循的现实原则,以及它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指导当代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实践品格。本书梳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理论资源、致思路径、理论品格、思想内核及其实践路径,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实践意蕴的内在悖论,阐明其进入实践领域时不可避免沾染技术审美化的乌托邦色彩。这一理论指向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困境,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审视文化自信、美育发展对警惕现代性症候的深层次作用。
第1章梳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现有成果,形成对其思想研究已有理论的基本评介,进而推出本书研究的理论旨趣、理论焦点、理论进路和理论逻辑。
第2章整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批判的、审美的与实践的基本特质产生的思想资源,梳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揭示其贯穿始终的思想内核,即马尔库塞始终关注艺术与审美的社会意义,凸显审美功能与主体意识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力量。
第3、4、5章用“批判的”“审美的”“实践的”为基本特征和逻辑脉络,完整概纳和勾勒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缘起于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基本判断,确立于在艺术的审美形式中具有新感性的实践力量,旨趣于寻找技术审美化的实践之途的理论逻辑。首先,阐释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在于其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形成的统治实践与统治秩序所造成的现代性社会单向度基本特征所做的理论研判。马尔库塞揭示现代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统治与人类追求爱欲解放的本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马尔库塞在人的精神和意识领域寻找反抗工具理性的新感性力量,具有参与社会现实中反抗现代性统治的政治潜能和革命力量。其次,马尔库塞建构审美救赎的理论内核,进一步奠定审美进入社会实践的形而上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仅有的新感性革命力量的保留地,即艺术,并指出艺术在引导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中体现出针对现代性意识统治弊端的革命性内涵,进而挖掘审美形式的自律性、理想性和和谐性特征,通过“主体性”和“内在性”保存了从非现实性向现实性实现的可能性。最后,马尔库塞探讨在现实世界如何通过审美形式产生美学实践的实现力量,即通过现实的人的主体重塑与技术体系的价值重构来实现。一方面,在形而上层面,审美形式重建话语秩序。审美救赎正是在消解技术理性造成的权力话语的合理性的意义上,产生着解放思想、救赎心灵的实践可行性,形成着具有先导性意义的意识革命,生产着新的社会主体。另一方面,在历史经验层面,审美形式重构技术体系。新感性在技术创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重构技术的价值取向,奠基着新的秩序实现的新的物质基础。从而,完成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源起于剖解现代性的理性权威,寻找消解现代性统治的感性力量,并归结于实现超越现代性秩序的美学实践的整体逻辑。
第6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审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实践意蕴,分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可能存在的内在悖论,评价其理论归宿指向审美实践的救赎意味,以及在承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武装具有“批判的”“审美的”和“实践的”精神的主体重塑过程中承担“武器的力量”。
结语阐释马尔库塞直面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意识统治的主体化和微观化变迁,深入超越现代性危机必须关注的反抗领域和反抗力量向话语权争夺的一系列转换,使得其美学实践虽然无法实现马尔库塞所预想的革命性作用,但是可以探索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消解工具理性控制弊端方面的根基作用和实践可行性,凸显其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以及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审视艺术与文化的话语根基和话语功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坚定方向、坚定意志、坚定底色、坚定力量,全面系统地展现当代中国社会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通过对美的标准与审美官能的培养,消解工具理性遮蔽和资本逻辑统摄,恢复人的反思与批判的精神,恢复现实的人对美好生活的超越性追求,提供消解社会发展的异化境遇、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追寻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智慧。
1.3.2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等网络资料以及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的查找,对国内外马尔库塞美学研究已有成果以及马尔库塞本人的相关著作进行文献研究,是本书的基础研究方法,对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马尔库塞美学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从其思想发展的逻辑脉络入手,深入研究其美学产生的现实源泉和理论前提,是本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三,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本书既要重点分析马尔库塞理论中技术批判理论、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美学救赎路径等主要内容,更要着重研究三个方面的联系,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真正掌握马尔库塞美学本质特征及现实意义。
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取中国社会现实对“美好”标准的理论阐释,以及解决在审美话语权建构实践的理论创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产生通过美育增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1.4 可能的创新
在国内外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评介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的批判性阐释。其一,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思想发凡研究,多关注其现实性上的批判视域的展开与发展,而忽视了其理论在思想史上的承继关系及其思想演进的必然性,从而难以把握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在思想展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理论悖论。其二,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实践价值研究,多关注其指引话语理论的批判意义,而往往在实践上采取一种乌托邦色彩的理解,却并未关注其乌托邦色彩产生的理论根源。其三,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内在逻辑研究,多关注其技术理性与审美理论的转化关系方面,而忽略了其形而上层面的批判逻辑。其四,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思想发展研究关注较少,对西方左翼批判理论及其对自身理论归宿的阐释,与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关联较少,事实上难以从理论发展的延续性上阐释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思想史意义。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推动着形成本书所着力解决的问题及其在回应这些问题方面形成的具体思路。其一,深入探讨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思想发凡、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影响,从而得以全景展现马尔库塞审美救赎思想的思想史承继与意义。在第2章中一方面关注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几个重要思想来源,另一方面关注其本身的理论发展脉络,深入阐释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产生之后,对西方左翼批判理论及其解放理论研究的重要影响,在此一影响中还产生了理解其乌托邦色彩的重要思路。其二,深入分析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内在逻辑,从而深刻揭示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多个层次及其内在关系的逻辑结构。在第3、4、5章中,从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思想内容本身的分析出发,形成其产生的理论前提,理论内容和理论结果的理论逻辑。其三,深入研究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当代实践意义产生的重要方面及其何以产生现实价值的实践路径。在第6章中,理论研究必然指向实践研究的重要回应,对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理论的实践价值给予现实研判以及现实路径的寻找。一方面,研判其在当代人的发展实践中的实践意义。当代社会控制人的超越性追求的生命政治实践,是对马尔库塞美学救赎思想先在理论逻辑的重要发展,巩固着控制人的异化状态,到生成人的异化状态的政治技术。另一方面,挖掘其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现实路径。马尔库塞美学救赎在指导解除现实性问题的现实基础方面呈现的革命意义和解放意义,往往落实到批判现实和改造现实,建构现实世界,实现对人的异化状态的思想解放方面,必然打上从思想到思想的乌托邦色彩。在其解放路径的实现方面,必须落实到话语体系与话语权的话语实践方面,阐释其对话语实践的批判性作用。其四,特别关注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本身对于人的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及其哲学内蕴的基本逻辑之间的发展关系与内在悖论。一方面,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层面,使之成为西方批判理论的重要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审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原则及其内在旨趣方面的差异性,从而产生研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视域。
伴随新的思路的展开,本书可能产生以下新的研究内容: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本书尤其关注在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已有资料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已有成果的反思,寻找亟待进一步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进路与研究焦点。在国内外马尔库塞美学研究已经积累的成果之上,打破对马尔库塞美学研究采取的单一视角,将马尔库塞美学与其批判理论、革命理论相结合,从马尔库塞早期理论中发掘其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前提,从整体性研究中将马尔库塞美学拖出“乌托邦”的色彩,并在这一基础上肯定马尔库塞美学的旨趣、实践以及本质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是具有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创新成果。
第二,研究内容创新。其一,本书突出研究马尔库塞美学与技术、理性与感性、政治实践与审美实践等具有内在悖论的范畴和概念之间在现实的社会革命中产生的关联,着重批判马尔库塞发现和打破工具理性与技术体系形成的统治循环,寻找解救现代性弊端与单向度社会的审美救赎的具体路径,即技术美学化的社会变革道路。其二,本书提出马尔库塞美学的本质是通过技术美学化实现颠覆工具理性统治地位的技术体系的全面救赎,实现人的社会心理机制的重建。从这一点上看,马尔库塞的审美救赎思想并非乌托邦的,它对于恢复人们反思、批判与避免现代性弊端具有一定的实践可行性和实践价值。其三,本书挖掘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固有的内在悖论,在理论层面上的形而上属性,以及在实践层面上难以实现其期许的革命意义的乌托邦色彩,形成对学术界固存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误读的理论回应。而这一理论问题中还关联着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话语体系、意识形态、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应然状态和应然之途的诸多启示。
第三,研究旨趣创新。本书秉持从马克思到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代表的马尔库塞内在承续的实践旨趣。事实上,马尔库塞通过审美形式恢复人的否定性思维和本真追求,应用新感性重建理性,改造技术体系,重塑现实的人,虽然不能实现颠覆性意义的革命实践,但是在反思和避免现代性弊端方面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也初显诸多现代性问题。本书不局限于理论批判,而是致力于寻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在反思和避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产生的社会思潮问题,重思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意识形态领导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新时代开启现代化强国的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