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传承视域下的古村张家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利用

保证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要保证整体性,还要保证其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使其不被湮灭在万象更新的社会生活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利用,就是要加强这种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认同感,更好地维系住民众与文化的联结,同时防止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的消亡和替代。不可否认,随着历史语境和社会条件的改变,许多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由于被错误地理解和利用,成了逐利过程中的商业对象,失去了原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质。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的不断兴起,现代科技手段的迅速更新,也使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需求受到影响。

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利用势在必行,一方面基于如张家塔村一般的传统村落自身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即世代留给当代人的历史感和文化质感需要被合理地整合,使其得到充分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则基于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即当其以当代的形式重新焕发出积极的文化意义,将利于缝合当代的文化断层,同时丰富人们的审美价值。文化断层,就是在本来没有界限的文化群众由于文化追求不同而出现的越来越明显的隔阂、差异,对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交流产生阻碍作用。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剧烈加快,一些精神的、优秀的文化还来不及被人们消化就已经被忽视在发展的热潮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层现象,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层、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断层、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断层等。而从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的中国元素,找到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文化共通点,削弱文化断层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里需要搞清楚的是,所谓的创新与利用并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新时期的眼光和科技手段来衡量历史的价值。创新利用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将精神内的民族传统、精神素养、文化意义等借助外在的审美因素整合成更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更能经受住时代的冲击考验,更能激发起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既要着眼于过去,提炼文化信息,从浩瀚的历史资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文化特征,又要着眼于未来,依靠对其的物化传承来保证精神的延续性。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探讨文化遗产生存价值时的重要环节,传统村落中的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还具有存在价值,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观察其历史精神与文化传统是不是能与时代紧密地贴合,是不是与其所给养的使用者相互协同发展,而不是被束之高阁、隔岸相望。

本课题提出在应用数字化进行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多学科融合理念,此外,在创新利用传统村落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方式上也提出了新的思路。传统村落的保护本身就是一个多重和综合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传统村落的保护这一话题不应该成为单一学科能够讨论的话题,而应该在合理的分层理论下进行多学科共同探讨,这样的理念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来说同样适用。传统村庄的资源应该由社会共享,完全针对学术研究或者完全应用于商业旅游开发都存在对数字化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广泛传播、吸引更多学科的介入,才能提供更多的新思路,更有可能达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目前已经开展或已完成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案例中,对于数字技术本身的讨论,技术讨论与技术实践的案例已经非常成熟,然而,近年来对数字技术应用的探索很少有突破。本书将尝试利用设计学的思维,创新构想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利用模式,探寻延长数字化资源应用链条。在这次讨论中,结合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针对传统村落数字化成果共享与文创产品创作思路进行探索,提出学术研究-资源共享-实体转化这一传统乡村数字资源新模式的创新与利用模式,从而对数字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