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嘚瑟”的伏羲班长
燧人氏的粉丝多,保持却不易。就如同国家的总统,不管是奥巴马,还是普京,每次民意调查显示的支持率都是不一样的。干好了,粉丝量不一定上涨;干不好,粉丝量就“飞流直下三千尺”。
燧人氏的粉丝慢慢少了,为什么呢?一是他慢慢变老了,武力值下降了。二是没有更多的发明创造了,尽管以前有那么多的功绩,但是这是一个看眼前、讲现实的年代。对于火,大家早就掌握了诀窍,也没什么嘛,不就是有把子力气,只要功夫深,木棒出火星嘛。至于结绳记事,有什么难的?此时的人们早忘了“难者不会”,只知道他们现在“会者不难”。
燧人氏粉丝量的减少,主要原因还是同时代另一个牛人的崛起。
长江后浪推前浪。燧人氏门前冷落鞍马稀,主要还是伏羲氏渐露锋芒的缘故。
燧人氏发明了火,让人们从此不再寒冷。但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撒尿成冰的天气里,你只要待在火边就暖和,但一离开火就照样瑟瑟发抖。部落里的人总不能天天围着火塘吧?总得出去觅食。这时期,奢靡之风、享受之风还没有刮起来,人们还是无比勤劳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人们从火边一离开,就感到比没有火的时候还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古人也逃不掉这条规律。
该有牛人出现了。
伏羲氏也许武力值不是很高,但智力绝对是超群的,他教人们用兽皮制成衣服,这种衣服保暖效果奇佳,与树叶子、草袋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和现在的羽绒衣、冲锋衣比也不遑多让。
仅凭这一项“民心工程”,伏羲氏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戴。
出现新的英雄,其实燧人氏不必感叹世态炎凉。领导不是终身制,都有退休的那一天。就像班长、副班长、劳动委员也不是终身制,也是需要换届选举的。
伏羲班长上任之后,上进心更强了,他并没有停止科技创新的脚步。他说:“当好班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服务好各位同学,为大家创造更好的环境和学习条件。如果干不好,就让老师用小棍敲我。”
伏羲班长果然一诺千金、不负众望,在燧人氏发明绳子的基础上,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网。网的发明,让人们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接着,他又把木头削尖,制成了矛,教人们投矛,捕捉野兽的命中率大大提升。
不得不说,伏羲班长很牛,在大家还在学习语、数、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自我加量、加压,学起了物理、化学;别人还在学小学的课本,他已经在啃大学的教材了。
于是,伏羲班长的位子越坐越稳,越来越老的燧人氏呢,英雄迟暮。罢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了却君王天下事,且做学校一保安。
除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伏羲班长还十分注重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
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彻底让燧人氏淡出了主流视线,班报、校报再也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
为了防止其他同学放学回家的时候分不清方向,被坏人拉走,他教大家根据日头出东落西,学会了辨别方向。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伏羲氏发明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乐器“瑟”,有了这个乐器,人们的精神生活就丰富多了。就这还不算完,他又作了一首曲子叫《驾辨》,这才是真正的上古神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瑟”也不是一天做成的。人们都想得到“瑟”,但伏羲氏是手工制作,没条件进行流水线生产。因此,得到“瑟”的人就不免在其他人面前炫耀、显摆,也许这就是“嘚瑟”的由来。
当然,作为制瑟行业的老大,伏羲氏当然是最“嘚瑟”的。
人“嘚瑟”没好处。没本事的人不能“嘚瑟”,一旦“嘚瑟”,牛人一显,他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当然,有本事的人也不能“嘚瑟”,因为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
伏羲氏嘚瑟了,却没有产生什么恶果,关键原因是这时没有出现比他更牛的人物。直到伏羲氏死后好多年,才出现了另一位华夏远古的风云人物。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