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察言观色

“皇上有旨,早朝到此结束,散朝!”

高起潜见下朝时辰已到,连忙轻轻挥了挥手。

文武百官喜气洋洋,看着御阶上的崇祯,久久不肯离去,喜得崇祯合不拢嘴。

早朝之后,回到御书房的崇祯,依然站在窗户旁,欣赏着院里的景色。

“高爱卿,洪爱卿为何还没有进宫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崇祯回头看了看高起潜。

两天之后,洪承畴就要离开京城,前往千里之外的山西。

崇祯想在洪承畴离京之前,再次召洪承畴前来乾清宫,面授围剿山西流寇机宜。

原在山西的流寇,此时虽然已经作鸟兽散,但是对于崇祯而言,依然心有余悸。

如果让溃散的流寇卷土重来,对于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绝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皇上,奴才即刻去催催,让洪大人快快进宫。”

高起潜连忙点了点头,转身莲步向乾清宫外走去。

崇祯见高起潜走出乾清宫,回头看了看御案上的奏折。

在小太监梅儿的搀扶下,崇祯慢慢走到后院,欣赏满园盛开的菊花。

此时,已经是仲秋时节。

满目金黄的小院里,除却飘飘洒洒的枯叶,还有芬芳艳丽的菊花。

院里的菊花,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尤以新芽上的朵朵蓓蕾,犹如含苞欲放,娇羞妩媚的花仙子,等待着盛开时节的来临。

崇祯欣喜地俯下身来,伸手扶着嫩绿的花蕾,反反复复看了又看。

崇祯仿佛朵朵花蕾,似后宫美若天仙的嫔妃,心花怒放的崇祯,异常欣喜,爱不释手。

崇祯许久方才站起身来,一边踩着地上的枯叶,一边欣赏花圃里的菊花,却听见宫外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崇祯回头看了看虚掩着的房门,只见高起潜蹑手蹑脚,已经莲步走进寝宫后院。

“爱卿,洪爱卿呢?”

崇祯将眼光投向高起潜,顿时感觉有些诧异,连忙急急地问了问。

“回秉皇上,洪大人正在殿外候着呢!”

高起潜见崇祯正在欣赏菊花,低眉柔声回崇祯的话。

“何以在殿外候着呢?快快宣洪爱卿进殿吧!”

崇祯看了看高起潜,似有一些不耐烦的意味。

下朝时,崇祯叮嘱高起潜,传洪承畴退朝之后,速速到乾清宫觐见。

崇祯以为下朝之后,洪承畴会立马到乾清宫。

没想到,高起潜派小太监传话时,洪承畴已经下朝打道回府。

“洪大人,皇上有请!”

高起潜回身走到殿外,看着候在御阶下的洪承畴,笑盈盈地迎上前去。

“承畴有劳高大人。烦请高大人前行吧!”

洪承畴急急敛了敛衣袖,连忙点头看着高起潜。

高起潜笑着连忙点了点头,引着洪承畴进了乾清宫,径直来到御书房后的小院里。

洪承畴边走边想,崇祯刚刚下朝,又传承畴在乾清宫觐见。

洪承畴不知道崇祯,究竟会问何事,连忙在心里默默估摸着,以免到时又措手不及。

洪承畴来到小院里,见满园菊花沁香扑鼻,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洪承畴细细一想,崇祯是为山西流寇大败,盟主王自用死于武安山里,而特意召见承畴的。

“微臣洪承畴,觐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想到这里,洪承畴心里涌起一腔得意,连忙行起觐见大礼。

“皇上,洪大人到啦!”

高起潜见崇祯,没有答理洪承畴,连忙走到崇祯身后,提醒观看菊花的崇祯。

“洪爱卿来啦?免礼!免礼!赐座!赐座!”

崇祯仿佛从沉醉中回过神来,转身看了看施礼的洪承畴。

“微臣洪承畴,谢皇上隆恩!”

洪承畴见崇祯回过头来,状似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站起身来诺诺而语。

“洪爱卿,朕今赐爱卿,与朕一起,在院里观赏菊花。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见洪承畴又欲致礼,连忙向洪承畴招了招手。

洪承畴打心里没有想到,崇祯居然会让洪承畴,陪着崇祯欣赏菊花。

崇祯让洪承畴伴着赏菊之举,对洪承畴而言,是多么的荣耀。

这种荣耀,即使是诸多的朝中重臣,也未必领受过。

“微臣,微臣愿意陪皇上欣赏菊花!”

回过神来的洪承畴,忙不迭迭颤声接过话头。

在洪承畴与崇祯说话时,高起潜已经吩咐小太监梅儿,将茶几御座及小木凳等,一应从御书房,移至园中,安置完毕。

皇家御用的紫砂壶里,名山贡茶玉叶飘香,热气升腾,犹如将初秋的寒意,瞬间化为宛如早春的暖流。

“此乃皇家贡茶,真是名不虚传啊!”

洪承畴看了看氤氲缥缈的热气,闻得沁人心脾的茶香,已经按耐不住品茗的冲动,转头看了看心在菊花的崇祯,连忙轻轻摇了摇头,心里却在喃喃自语。

此时的洪承畴,已经暂且放弃品茗的念头,连忙上前陪着崇祯,细细欣赏艳丽的菊花。

“洪爱卿何以不借此闲暇,谈谈山西流寇的事?山西流寇虽然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朕的心里仍然放心不下。流寇犹如燎原的野火,老是浇不灭,一旦过些时日,又会卷土重来,让朕头痛不已。”

崇祯见洪承畴似有分心之意,转身看了一眼洪承畴。

自王二等在陕北起义以来,及至崇祯临朝至今,以流寇起义为特征的反抗,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身为大明皇帝的崇祯,越发显得焦头烂额,每每谈起流寇,都是垂头丧气。

此种垂头丧气的心绪,竟然已经影响到崇祯情绪。

此种情绪,有时竟然让崇祯,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以致洪承畴一旦在身旁,崇祯就好像上了瘾似的,都会问问围剿流寇之事。

“皇上,去年流寇开化寺会盟,号称有三十六营,共二十万余之众。今次仅洪洞一役,大军斩杀流寇五万人,后又在太原长治汾州斩杀多达八万余人,加之溃散的五万余人,余者已经不足两万人,足见流寇大势已去。前天又得报,流寇盟主王自用,已经死于武安山里。料其余者,已经群龙无首,更不会成大气候的。”

洪承畴知道崇祯的心思,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边看边谈起山西流寇的近况。

“爱卿说得很好啊!此次流寇折戟沉沙,爱卿功不可没。足见爱卿,对朝庭忠心耿耿,朕颇感欣慰。不知道爱卿,对眼前的局势,究竟有何考量?爱卿不妨和盘托出,也让朕听听吧!”

崇祯微笑着坐到茶几旁,看着兴趣盎然的洪承畴。

崇祯感兴趣的,不是流寇大势已去,而是已经溃散的流寇,究竟到何处去,还有多大能量,会不会死灰复燃。

有此种心里,对于崇祯而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君不见,受到打击的流寇,一旦过些时日,又成了燎原之势。

高起潜善于察言观色,见崇祯与洪承畴,离不开流寇话题,一边款款续茶,一边默不作声,想听听洪承畴,究竟怎么个说法。

崇祯杯里的茶水已经凉了,高起潜莲步上前续上热茶,连忙诺诺退在一旁,寻找着插话的机会。

听罢洪承畴凿凿之言,崇祯心里也放心不少,却想听听洪承畴的看法。

崇祯用茶杯盖拂去杯面的茶叶,轻呷一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名山贡茶,耐心等待洪承畴答话。

末几,崇祯看了一眼高起潜,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微臣是皇上的微臣,应当为皇上分忧解难。况且,剿灭流寇,是微臣份内的事。让皇上多次赞誉,微臣打心里,诚惶诚恐!”

洪承畴看了一眼的高起潜,见高起潜轻轻点了点头,连忙若有所思地自谦不已。

“洪爱卿过谦!当今朝堂之上,像爱卿如此的股肱之臣,朕究竟还有几位呢?”

崇祯欣赏洪承畴的才能,见洪承畴一味的客套,连忙漫不经心,又赞许洪承畴一句。

“皇上忧国忧民,为普天下苍生殚心积虑,是万民之福啊!微臣当为皇上效犬马之劳,内剿流寇,外御后金。皇上应注意后金一举一动,不能让后金在辽东,及京畿之地为所欲为。”

洪承畴见崇祯话已经至此,不敢稍有怠慢,连忙欠了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