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4章 西充据敌
竖日凌晨,天刚蒙蒙亮,鳌拜带领清军八旗护军,在薄雾掩护下,轻装离开汉中,前往千里之外的西充凤凰山。
刘进忠跟随张献忠征战多年,数次来往于道路崎岖的川北之地,故而轻车熟路,带领清军昼夜兼程,前往四川西充金山铺。
时值初秋季节,位于川北的大巴山,笼罩在秋天的薄雾之中,清军大队人马的行踪,不易被大西军所察觉,使清军得以夜以继日,赶往西充地界。
早在汉代,汉中至西充,有一条驿道,连接两地。这次清军,沿着驿道,隐蔽进川,直达西充地界。
刘进忠降清,令张献忠措手不及。
在江口鏖战失利的张献忠,身心憔悴,神情恍惚。
在成都偶感的风寒,又再次发作。朝中政务和军机大事,不得已分别让汪兆麟孙可望打理。
其实,由于孙可望军务在身,大西国所有政务,只得由汪兆麟主持。
孙可望将数十万大西军,部署在西充多扶境内,并将凤凰山作为大本营。
在七坪寨、四方寨、打船坝、马横沟、物马岭等山寨,依据寨前复杂地形,据险构筑层层营寨,以阻击清军铁骑的攻击。
在诸多山寨中,尤以七坪寨和四方寨,地势更为险要。
两山之间,又成犄角之势,可以相互策应,易守难攻,被孙可望作为阻击清军的前沿阵地。
张献忠命孙可望,驻守在两座山寨。
在山上构筑寨墙寨门,安放“牛耳大炮”,决心与豪格率领的清军,决一死战。
孙可望领命之后,调遣大西军将士,夜以继日构筑工事,设置层层鹿寨壁垒,构成互为依托相互照应,连接成片的堡垒矩阵,形成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
就在张献忠与大西军,积极备战之时,鳌拜率领清军先锋八旗护军,已经轻装抵达西充地界,趁大雾接近金山铺凤凰山,准备对对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
然而,对于偷袭而来的清军,张献忠依然没有丝毫察觉,以为清廷铁骑,还在千里之外的汉中地界。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张献忠及大西军,对即将到来的残酷鏖战,居然没有一点的心理准备。
傍晚时分,清军隔着太阳溪,与大西军相遇。
大西军与清军铁骑的激战,就在夜幕之下,拉开了序幕。
面对清军突如其来的袭击,孙可望李定国等将领立即应战,指挥大西军抗击清军进攻。
至于清军的情形,张献忠依然知之甚少,只是盲目地与清军交战。
不久,清军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参战,遣参将格布库向大西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大西军左翼。
入夜之后,天空下起了毛毛雨。
细细的雨丝,从天而降,打湿大西将士的战袍。
不久,开始刮风。随之而来的西北风,让衣着单薄的大西军将士,感觉凉凉的。
即使这样,战斗依然打得非常艰苦激烈。
初次交战,清军将领格布库,被大西军击毙。
大西军人马,也在交战中,损失惨重。
午夜时分,两军战事,终于停了下来。
漫山遍野燃烧的火光,伴随着受伤将士痛苦的哀嚎,即使数里地之外,也听得清清楚楚。
“皇上,清军的进攻,已经停了下来。末将以为,天亮之后,会有更激烈的厮杀发生。不知皇上有什么打算?”孙可望来到张献忠大营,禀报傍晚以来,与清军交战的情形。
清军突然出现在西充凤凰山,让张献忠大吃一惊。
虽然先前知道清军,会来到凤凰山地界,却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以致数十万大西军,面对清军的突袭,不得不仓促应战。故而在交战中,显得十分被动。
其实,清军之所以来得突然,与刘进忠降清有关。
对此,张献忠心知肚明,碍于大西皇帝的颜面,不便在将领们跟前,明说罢了。
张献忠取下腰间的佩剑,慢慢放在茶几上,看了看身旁的将领们:“清军来袭事发突然,能将清军的进攻打下去,孙将军与诸位将军,劳苦功高。朕以为,清廷既然派豪格领兵前来川北,绝不会浅尝即止,善罢甘休,必然与朕和大西军,纠缠不止。”
“孙将军说得对!天亮之后的厮杀,会更加激烈。朕当与将士们,同仇敌忾,与大西国,共存亡,将凤凰山的每一寸土地,变为埋葬清军的坟场。”张献忠喘了一口气,接着刚才的话题。
将领们见张献忠,视死如归,连忙齐齐在跪地上:“誓与大西国共存亡!誓与大西国共存亡!誓与大西国共存亡!”
看着眼前生死与共的将领们,张献忠倍感伤心和激动,颤抖着双手泣声不已:“惟有这样,方显吾等大西男子汉大丈夫的浩然正气!”
将领们陆续回营,张献忠却彻夜难眠。
十多年的转战生涯,无论多么险恶的战争环境,张献忠也曾经多次经历过,尤以那年偷袭南阳府,竟然鬼使神差,被左良玉逮了个正着。如果不是李定国及时相救,张献忠差一点,就死于左良玉箭下。
后来,在枸坪关,以及玛瑙山,与左良玉再次交手,不但让皇后刘燕,太子健生流离失所,也险些将数万将士,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如今凤凰山之战,突然之间悄然来临,让张献忠有种凡事不过三的感觉。
“也许这一次,是迈不过的一道坎啊!既然这样,献忠就听天由命吧!”张献忠禁不住情绪的煎熬,不禁在心底里悲叹连连。
历来沉着刚毅的张献忠,仿佛隐隐地感觉,有一种命运安排似的,竟然不知不觉老泪纵横,让身旁的孙可望顿时一惊,连忙扶着摇摇晃晃的张献忠,慢慢向大营门外,颤颤巍巍地走去。
张献忠停下脚步,举目环视着四周,但见面目狰狞的遗体,居然层层叠叠在一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毫无征兆地涌上心头,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又一次从眼角夺眶而出。
黎明时分,张献忠刚刚闭上眼睛,大营外就响起一阵嘈杂声,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从寝宫外突然传来,惊得张献忠没有了睡意,连忙看着宫外黑黢黢的夜色。
“皇上!皇上!清军发起攻击啦!清军发起攻击啦!”李定国没有跨进寝宫,就惊慌失措地惊呼不已。
张献忠素来对李定国了如指掌,以往沉着稳重的李定国,竟然惊慌张慌,一定有重要事项发生,连忙翻身一跃而起,来不及穿上战袍,仅穿了一件单衣,露出半边臂膀,腰间带着随身佩剑,冲出寝宫迎了上去。
“李将军这么慌慌张张,究竟有什么要事,需要禀报于朕?”张献忠两眼冒着怒火,向不远处的李定国投去。
李定国捂住胸部,大步走到张献忠跟前:“皇上,大事不好,清军趁黑夜,已经到了大营附近,正站在小河边,察看附近的地形呢!”
张献忠仿佛记得,大营前,有一条从山顶下来的小河。
因凤凰山植被繁茂,夏季从天而降的雨水,直到秋冬季节,依然流水潺潺。站在大营前,就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声。
听罢李定国的禀报,张献忠犹如五雷轰顶,眼前仿佛冒起无数金星,秋风裹着细雨而来的寒意,竟然让刚过不惑之年的张献忠,顿时有些轻飘飘摇晃起来。
“皇上!皇上!”随后赶来的汪兆麟,连忙扶住摇摇晃晃的张献忠,手足无措地惊叫了几声。
张献忠慢慢喘了一口气,猛地推开汪兆麟的双手:“汪爱卿这么大呼小叫,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似的,真让朕心寒。即使是清军杀进大营,又将怎么样?朕手下还有数十万将士,倘若朕战死疆场,朕手下的将士,依然会拿起刀枪,与清廷厮杀不止。何况清廷,远道而来,怎么奈何大西将士们呢?”
“皇上说得正是!皇上说得正是!微臣也是为皇上龙体安康着想啊!微臣方才的不当之举,有失大西国颜面,还望皇上多多恕罪才是。”汪兆麟被张献忠劈头盖脸训了一通,只得陪着笑脸低头认错。
“哼!没有用的狗东西,时局一旦严峻,就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大西国臣相的威仪?”气哼哼的张献忠,一边骂着汪兆麟,一边看着大营外的夜色。
大营外的喧嚣声,越来越大,冷兵器的撞击声,响彻云霄。
天空虽然下着蒙蒙细雨,熊熊的火光,却映红了半边天际。
张献忠瞪了汪兆麟一眼,大步向辕门方向走去,嘴中依然喃喃自语:“如今战事十万火急,爱卿居然还在啰啰嗦嗦,真让朕颇感失望。孙将军李将军,与朕一同去辕门外,看个究竟!”孙可望李定国连忙点了点头,扶着病恹恹的张献忠,跌跌撞撞向辕门走去。
清军前天傍晚的试探性进攻,虽然让大西军损失惨重,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不但在大西军的还击下伤亡严重,还损失包括参将格布库等在内的将领多人,令清军统帅豪格悲愤不已,连夜策划天亮后的军事行动,妄图一举消灭大西军主力,将困在凤凰山的张献忠,逼入绝境。
“这次大军从汉中杀将过来,刘将军功不可没。像刘将军这样的旷世之才,皇上会委以重任,将军也可以享受,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还望刘将军,为大清多多效劳,为大清统一大业,尽心尽责。”豪格看了看对面的刘进忠,连忙点头笑了笑。
豪格虽然武将出生,竟然知道怎么揣摩刘进忠心理,借着商议行动方案之际,将降将刘进忠表彰一番。
刘进忠低眉看了看豪格,连忙敛衽恭恭敬敬施礼:“末将为大清大业,呕心沥血,在所不辞。将军有什么吩咐,尽管告诉末将便是。末将即使肝脑涂地,也一定达成将军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