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0章 太液风光

皇后周氏,名可儿,出生于南直隶苏州。

父亲姓周,名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

周氏家境清贫,年幼时,操持家务。

后来,周奎举家迁居北京之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

天启六年,崇祯还是信王。

为了崇祯的大婚,在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后妃候选人中,挑选周奎的女儿周氏为妃。

崇祯即位以后,周氏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周氏还不是信王妃之前,就知道崇祯酷爱琴棋书画,喜欢花卉和狩猎。

大婚不到一个月,周氏出于对崇祯的挚爱,为崇祯遴选了贵妃田氏和淑妃袁氏。

虽然贵妃田氏,擅长琴棋书画,且有如花般的体香,而淑妃袁氏,性格豪爽,又善于骑射,但是崇祯,更爱周氏。

多年来,崇祯和周氏,仿佛依然新婚似的,恩爱有加。

田妃和袁妃,视周氏为亲姐姐,关系十分融洽,令崇祯喜爱不已。

故而,时时外出,就让两位爱妃,随同周氏伴驾。

田妃袁妃,知道周氏用意,无不欣喜若狂,尽力让崇祯高兴。

“皇上,臣妾三姐妹,前来为皇上伴驾呢!”

田妃袁妃穿戴华丽,一左一右,陪着凤冠霞帔的周氏,款款来到乾清宫门前,齐齐地敛衽向崇祯施礼。

崇祯正在左顾右盼,闻声转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灿烂的阳光下,三位如花似玉的妻妾,像娇艳妩媚的彩蝶,已经翩然而至。

崇祯也是精力旺盛的男人,看着眼前貌美如花的妻妾们,脸上呈现出难得的笑容。

而天真可爱的田妃袁妃,更让崇祯有些魂不守舍。

只是碍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崇祯不得不有所收敛罢了。

“朕今天难得无事,皇后向朕提议,让朕传谕二位爱妃,一同伴驾去太液池散散心。想必两位爱妃,也想去太液池吧?”

崇祯心情舒畅无比,连忙逗着身旁的田妃袁妃。

“皇后姐姐,想得很周到。臣妾愿意伴驾皇上,同游太液池呢!”

田妃素来乖巧伶俐,听见崇祯那句笑话,连忙款款地上前一步,看着崇祯莞尔一笑。

田妃比袁妃伶俐,说起话来,十分得体。

“朕知道爱妃的巧嘴很甜,说出来的话儿,让朕很是受听呢!”

崇祯闻着俏丽的田妃,随风飘来的奇妙体香,微笑着用手指了指田妃。

田妃,生来就有异样体香。

加之长相乖巧甜美,又多才多艺,故而颇得崇祯宠爱。

“臣妾也愿意陪皇上,去太液池散心,看看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再看看湖上成双成对的鸳鸯!”

袁妃见田妃如此言语,连忙娇羞地笑了笑。

“爱妃知道朕意,岂有不一道前往之理啊?”

崇祯看了一眼羞涩的袁妃,连忙轻轻点了点头。

崇祯刚刚说完话,眼睛却移向袁妃的脸颊,旋即又移向袁妃挺拔的胸部。

袁妃看着崇祯异样的目光,连忙羞涩地低下头,以掩饰心里那份难耐的激动,以免让田妃瞧见,引来田妃的一番醋意。

“臣妾恭请皇上起驾!”

周氏见銮舆,已经摆在乾清宫御阶前,连忙转身看着崇祯。

周氏说完话,款款敛衽,微微躬身,向身旁的崇祯,慢慢点了点头。

“爱卿,即刻起驾,去太液池吧!”

崇祯将赞许的目光,从袁妃脸上移向周氏,又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高起潜。

“起驾,即刻去太液池!”

高起潜连忙转过身去,看了看随行的诸位太监,连忙柔声吩咐一句。

太液池,是明初,在元朝大内太液池琼华岛园坻的基础上,又扩中海,凿南海而成的。

金鳌玉桥之北为“北海”,桥南为“中海”,其南新开凿者为“南海”。

此三海,统称为“太液池”。

至明朝末年,沿袭前朝约定俗成,也称中海南海与北海为“太液池”。

烟波浩渺的太液池,清澈如镜的湖水,在艳阳的照耀下,绿影婆娑,波光粼粼,像一幅泼墨重彩的山水画。

阵阵凉凉的微风,从湖面徐徐吹来,绿树成荫的湖岸,顿时凉风习习,仿佛处于惬意的美景一般。

一群水鸟悠闲自得,慢慢游弋在湖面上,身后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留下一串串微微的涟漪,让人观之,过目不忘。

岸边的小道旁,娇艳欲滴的朵朵野花,摇曳着优雅的身姿,仿佛向路人述说着与生俱来的美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围着几朵盛开的野花,悠闲地翩翩起舞,优美动人的舞姿,让人百看不厌。

下了銮舆的崇祯,在湖边走了几步,连忙停下脚步,站在湖边思索着。

崇祯虽然人在太液池边,心里却想着朝中的烦心事,任凭皇后周氏和田妃袁妃,与高起潜游历身旁的太液池。

去年五月,清军又从蒙古方向,破长城突袭京畿。

七月初,崇祯见形势危急,急令卢象升回京拱卫京畿。

虽然高迎祥在黑水峪被俘,押到北京凌迟处死。

但是,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却趁卢象升的官军主力,北上勤王之机,得以逃脱官军的围攻。

时至今日,又死灰复燃,渐成燎原之势。

清军绕道山海关,多次破长城,袭击京畿。

清军的不断骚扰,在朝中引起不小震动,宣府大同和山西等地,纷呈奏折,上疏朝廷,历陈危害,期望朝廷加强对京畿的防御。

崇祯也被清军的不断骚扰,弄得焦头烂额,不得已任命回京勤王的卢象升,为宣府大同和山西总督,总理宣府大同山西和京畿防务。

“去年高迎祥被诛,仍然没有将流寇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如今又有李自成自封闯王,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流窜。张献忠更是奸狡巨滑,多次逃过朝廷重兵围剿,今儿又从陕西流窜河南,伙同罗汝才连克信阳上蔡舞阳,破重兵防守的许州城。左爱卿袍哥左良春,也在许州之战中,不幸被张献忠所斩杀。前不久,张献忠罗汝才,又在南直隶安庆家店设伏,斩杀潘可大等将领多人。”

今天早朝礼毕之后,崇祯拿起御案上的奏折,看着御阶下的文武百官,顿时怒气冲冲。

“昨天,朝中又有人递来奏折,历数卢爱卿洪爱卿,对流寇围剿不力,要弹劾卢爱卿洪爱卿。朕以为,此种上书之人,不知道围剿流寇的事,有多么的艰难,真是站着言语不腰痛!如果没有卢爱卿洪爱卿,督师围剿,高迎祥能被朕所诛灭吗?卢爱卿改任宣大总督,既是朕对卢爱卿,雄才大略的认可,也是加强宣府大同山西和京畿防务的举措。至于洪爱卿,朕则不必在此多言。洪爱卿那些赫赫战功,是有目共睹,无论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崇祯环视着皇极殿前的文武百官,将手中的奏折又扬了扬,站起身来走到御阶前。

今天上朝之前,洪承畴已经知道,朝中有人递上奏折,欲借围剿流寇之事,颠倒黑白,加害于己。

洪承畴担心崇祯不明就里,妄加罪名于自己头上,以致蒙受不白之冤,故而心里十分恐慌。

此时听罢崇祯言及此事,洪承畴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慢慢落了地。

洪承畴知道,朝中总有一些不务实事,受人唆使的谏官,四处指手画脚,搬弄是非,不知道害了多少忠臣良将。

想在这里,洪承畴的心里,既抱不平,又无可奈何,继而不寒而栗。

“众爱卿,流寇是朝廷心头大患,必倾尽全力而除之。卢爱卿已经挂宣大总督之职,何人可以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如果有合适人选,望不赐提出,朕将别具一格用人才。”

崇祯将奏折放在御案上,看了看御阶下的文武百官。

王家祯时任兵部侍郎,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因病魔缠身且年迈,上书崇祯,意欲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故而,崇祯广开言路,欲觅人才而任之。

“皇上,微臣以为,右佥都御使熊文灿,可以代任王家祯之职,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兵部尚书杨嗣昌,看了看御阶上的崇祯,缓缓趋前敛了敛衣袖,方才彬彬有礼朗声奏请。

“熊爱卿何以能胜任此职?朕想听个究竟,望杨爱卿细细道来。”

崇祯放眼看着御阶下的杨嗣昌,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大凡朝中大员升迁,崇祯都会在颜面上,问问诸位朝中大臣,看看此人在大臣中的评价究竟如何,以免有的大臣事后多言。

“熊大人入仕以来,从事推官至观察使布政使巡抚侍郎等职,尤以在福建的任上,实施招抚相济之策,先后招抚郑之龙等人,一举荡平为患多年的海上巨盗,使沿海百姓安居乐业,政绩卓著,是代任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的上佳人选。”

杨嗣昌连忙诺诺出班,细言举荐熊文灿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