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 立刻就去做,1分钟也不要等!
01.不去做,心动多少次都是枉然
有个年轻人,整天想着怎样才能成名。他脑子里冒出过很多想法,但每一个想法都只是活跃在脑海里,从来没有被拿出来真正地实施过。某日,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正在想第N种能让自己出名的办法,恰好此时爱迪生从他身边路过。
他认出了爱迪生,便向其请教:“你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快速成名吗?我冥思苦想了好多年,有过不少想法,但还是理不出头绪。”
爱迪生看了看年轻人,又听了听他的那些想法,沉默片刻,而后说道:“你想成名,恐怕只有这唯一的一个办法了。”年轻人兴奋地表示只要能让自己出名,什么办法都行。爱迪生直白地回答说:“等你死后,你就成名了。”
年轻人既惊讶又愤怒,他质问爱迪生:“你凭什么说,我只有死后才能成名?”
爱迪生认真地回答:“你一直想要成名,可是你从来都把你的想法禁锢在脑子里,没有去做过任何一件事。所以,只有在你死后,人们把你的故事口口相传告诉后人,警醒世人不能光有想法而拖延着不去行动,否则就会碌碌无为抱憾终身,因此,你也就成名了。”
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也许我们都会瞥见似曾相识的影子。生活中有不少人,给自己制订的目标很接地气、计划也切实可行,但最终还是停留在原地,处境没有任何变化。细探究竟,会发现他的问题和故事中人如出一辙:憧憬得挺好,可完全是空想,知道该做什么,却一天一天地拖着,什么都不做。
有句话说得好:“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思考而养成一种新的实践习惯,只能通过实践学会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更何况,很多人拥有的不是思考,而是空想。思考的人会一边想一边做,或者想好就做;空想的人是想得很多,做得很少,或者只想不做。
任何一件事,想得再好,都不如马上去做。至于困难,遇见一个解决一个,最后总能见到成效。看看《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上尉,他只是接到了一个任务:把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信,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手里。可加西亚在丛林里作战,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但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之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把信交给了加西亚。相比而言,工作和生活中的那些计划,会比罗文上尉要做的事更难吗?
1989年,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此书一出版就一炮打响,售卖火爆,为她“财经系列小说”开了一个好头。从那以后,她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以近乎批量生产的方式创作小说。
1990年,梁凤仪写出了《醉红尘》等六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1991年,又一口气出版了《花帜》等一系列作品。当时,梁凤仪的小说多以香港风云变幻的商界为背景,并将财经和经营管理知识融入其中,此类作品发行量特别大,为她出书的出版商都赚个盆满钵满。
这个时候,梁凤仪有了一个想法:“既然自己的作品这么受欢迎,能为出版社创造如此大的经济效益,为何我不自己来出版发行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梁凤仪立刻开始行动,在香港成立了“勤+缘”出版社,亲自担任出版社董事长和总经理。
不出所料,“勤+缘”出版社口碑良好,获得巨大声誉,同时也带来了庞大的收益。成立出版社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勤+缘”出版社就收回了“八位数”投资,并在两年后成为香港三家营业额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研究了三十年拖延症的心理学家博克说:“拖延是一种行为,与其说是可治愈的,不如说是可管理的。”想要将我们的拖延症管理得当,最重要的点之一便是:开始执行那些让你心动的想法,行动起来。米兰心理医生康素爱萝也曾说过:“拖延者常常在无能为力和无所不能两种感觉之间摇摆不定,他们知道采取行动有困难,于是凡事向后推成了一种策略。”
那么,当我们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后,如何将其付诸行动呢?
·学会解构想法
你最近有什么想法?如果要把这个想法落实行动起来,需要哪些条件?把这些一一分解清楚,即分解到可以直接开始行动的层面,然后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的意思是:具体的时间、地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要做到什么程度等。在具体做的过程中,利用高效率的工作法,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调节行动时的状态
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我们的大脑会产生疲倦感。这时候,不必抽出大段的时间来休息放松,可以选择开始另一种行为来刺激大脑,即切换一种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也可以得到休息。如果大脑又感到疲惫,再回到重点要做的那件事情上。
比如,我每天要完成5000字的写作量,在写到2000字的时候,我觉得累了。这个时候,我可以去运动一下,抑或看看书。等运动完了,或看完1小时的书后,再回来继续写字。
·建立满足感
如果自己什么事都不想做,该怎么办?那就索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整理办公桌、收拾文件等,这些工作需要做,但不太费脑子。做这些事,很容易让我们建立满足感,恢复工作的状态。总之,不要让自己待在那个什么事都不想做的状态里,这样会加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