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3章 平静岁月
延汉二年(192年),秋,洛阳的局势依旧动荡不安,但远离洛阳的青州却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
在临淄的三年里,陈战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青州的治理上。他深知,只有稳定后方,才能在未来的乱世中立足。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青州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发展。
陈战在青州推行了一系列政务改革,旨在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他不仅劝课农商,还建立学宫,向天下发布“群英令”,声称要为朝廷选拔人才。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有志之士前来投奔。
学宫的设立是陈战最为重视的改革之一。他设立了国学、法学、兵学、格物学和医学五大科目,旨在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如果不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诸子百家凋零,加上鬼谷一脉隐世,陈战甚至准备设立纵横学科,培养像苏秦、张仪那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的大才。
“若非时局所限,我真想将百家之学重新振兴。”陈战站在学宫的讲堂前,望着台下济济一堂的学子,心中不禁有些遗憾。
“主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虽是乱世,但正是百家争鸣的良机。”田丰站在一旁,轻声安慰道。
陈战点了点头:“元皓说得对。如今我虽不能振兴百家,但至少可以为天下培养一批有用之才。”
在人才招募方面,陈战的得力助手钱汉发挥了重要作用。钱汉不仅在青州境内广纳贤才,还多次南下招募人才。他与鲁肃一同南下,招募了鄱阳湖的周泰和蒋钦。二人被委任为破水校尉和劈浪校尉,归属陈战在北海新建的水军——北海大营,由太史慈担任统帅。
“周泰、蒋钦,你们二人在水军中要听从太史慈将军的指挥,好好干,日后必有重用。”陈战在北海大营接见二人时,语重心长地说道。
周泰和蒋钦齐声应道:“诺!”
钱汉还曾向二人打探甘宁的消息。得知甘宁已投奔刘焉后,他只能遗憾地结交一番,返回青州。在返回途中,他又招募了苏飞、霍峻、徐盛等青年才俊。
苏飞因曾在荆州水军中担任将领,被陈战委以安水校尉,同时担任太史慈的副将。霍峻和徐盛则被送入学宫学习兵法。陈战深知,这些青年才俊将是未来青州的中坚力量。
“庆之,这些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将才,好好培养,必能为我所用。”钱汉在向陈战汇报时,语气中满是自信。
陈战微微一笑:“我知道。青州的未来,就靠这些年轻人了。”
(三)军事布局与沙盘演练
在军事方面,陈战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几乎将飞虎营全部撒了出去,加上青州大营中斥候高手对青州全境以及周边郡县的全面考察,最终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地图。鲁肃还随他暗中下江东寻觅大才,得来了张博这样的格物大才。
“张博的加入,对我们绘制地图帮助极大。”陈战在青州大营中,看着刚刚绘制完成的地图,满意地说道。
“主公,有了这幅地图,我们对周边地形的了解,比任何势力都要清楚。”郭嘉站在一旁,语气中满是自信。
陈战点了点头:“好,传令下去,让各营将领熟悉地图,准备沙盘演练。”
沙盘演练是陈战最为重视的军事训练之一。他不仅让霍峻、徐盛等青年才俊参与,还要求赵云这样的将领定期回临淄学习,进行沙盘模拟。
“主公,沙盘演练对我们熟悉地形和战术帮助极大。”赵云在一次演练后,感慨地说道。
陈战微微一笑:“我知道。只有熟悉地形和战术,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优势。”
在外交方面,陈战也做了大量工作。他与徐州的陈登、糜竺结交,引为知己。陈登和糜竺都是徐州的名士,他们的加入,为陈战的势力增添了不少光彩。
“陈登、糜竺,你们二人在徐州颇有声望,希望你们能为我青州多做贡献。”陈战在接见二人时,语气中满是期待。
陈登和糜竺齐声应道:“愿为主公效力!”
此外,陈群也来投奔陈战,被委任为齐郡郡丞。三国末期名将文鸯之父文钦也来投,陈战委其为校尉。
“陈群、文钦,你们二人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好好干,必有重用。”陈战在接见二人时,语气中满是欣慰。
陈群和文钦齐声应道:“谢主公!”
在临淄的三年里,陈战不仅在政务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温馨与幸福。
陈战与夏侯云、张宁喜结连理,两位夫人为他诞下一子一女。夏侯云为其诞下一子,取名陈恪;张宁诞下一女,取名陈瑶。
“云儿、宁儿,你们辛苦了。”陈战在两个孩子出生后,望着两位夫人,心中满是感激。
夏侯云微微一笑:“主公,只要你喜欢就好。”
张宁也说道:“瑶儿长得像你,希望她长大后能像你一样聪明。”
陈战哈哈大笑:“有你们在,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钱汉在一旁打趣道:“庆之,你这是女儿奴啊!”
陈战微微一笑:“女儿是我的小棉袄,能不喜欢吗?”
延汉三年(193年)春,陈战决定回冀州祭祖。作为冀州人,他已有数年未曾回乡,此次返乡不仅是祭祖,也是为了巩固与冀州豪族的关系。临行前,他特意安排了青州的政务,确保后方稳定。
“主公,此次返乡祭祖,您打算停留多久?”田丰在行前询问道。
陈战微微一笑:“大约一个月左右。冀州是我起家之地,这次回去,不仅要祭祖,还要拜访一些故旧。”
田丰点了点头:“主公英明。冀州的豪族势力不可小觑,此次回去,正好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基础。”
陈战点头同意:“正是如此。青州的局势虽然相对稳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陈战一行人抵达冀州后,首先回到故乡祭祖。又去了周遭相识豪强家中拜访,最后回程绕道甄家拜访。甄家是冀州的名门望族,甄氏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陈战的父亲与甄家关系甚好,因此陈战此次返乡,甄家自然要热情接待。
甄家的府邸位于冀州城的中心地带,府邸宏伟,庭院深深。陈战一行人抵达时,甄家的主人甄逸早已在门口等候。
“陈公子,多年不见,你如今已是青州的丞相,真是令人欣慰。”甄逸热情地迎接陈战,语气中满是亲切。
陈战拱手道:“甄伯父,多年不见,您依旧精神矍铄。此次返乡祭祖,特来拜访。”
甄逸微微一笑:“快快请进,我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为陈公子接风洗尘。”
陈战进入甄家府邸,发现庭院布置得极为雅致。甄家不愧是冀州的名门望族,府邸内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品味和地位。
酒宴开始后,甄逸亲自为陈战斟酒,两人相谈甚欢。甄逸提到自己的两个女儿——甄姜和甄宓,希望她们能出来拜见陈战。
“陈公子,我的两个女儿都在府中,她们久闻你的大名,今日正好出来拜见。”甄逸笑着说道。
陈战微微一笑:“甄伯父过奖了。我不过是青州的一介武夫,哪里值得甄小姐如此挂念。”
甄逸哈哈大笑:“陈公子谦虚了。我的两个女儿自幼聪慧,尤其小女甄宓,更是才情出众。今日正好让她们出来拜见。”
不多时,甄姜和甄宓在丫鬟的陪同下,缓缓走进厅堂。甄姜年约十七八岁,容貌秀丽,气质端庄;而甄宓则年仅十三四岁,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展现出美人之相,眉眼间透着灵动与聪慧。
“陈公子,这是我大女儿甄姜,这是我小女儿甄宓。”甄逸介绍道。
陈战起身拱手:“甄小姐,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甄姜微微一笑,行礼道:“陈公子,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甄宓则有些羞涩,低声道:“陈公子,小女子甄宓,见过您。”
陈战看着甄宓,心中不禁感叹:这小女孩虽然年幼,但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气质。若她长大,必是倾国倾城之貌。
“甄小姐,你年纪轻轻,却已如此聪慧,未来必能为甄家增光。”陈战微笑着说道。
甄逸哈哈大笑:“陈公子过奖了。我的两个女儿自幼受家族熏陶,略懂诗书。今日能得陈公子夸奖,她们也定会倍感荣幸。”
酒宴上,甄逸安排了甄姜和甄宓与陈战交流。甄姜性格沉稳,与陈战谈论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话题,展现出她的聪慧与见识。而甄宓则显得有些羞涩,但偶尔插话,也展现出她的才情。
“陈公子,您在青州推行的学宫制度,真是令人钦佩。如今青州百姓安居乐业,皆是您的功劳。”甄姜说道。
陈战微微一笑:“甄小姐过奖了。青州的治理离不开诸位贤能的辅佐。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甄宓在一旁插话道:“陈公子,我听说您在青州设立了兵学和格物学,这是为何呢?”
陈战看着甄宓,心中不禁感叹:这小女孩虽然年幼,但心思细腻,问的问题也很有深度。
“甄小姐,兵学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格物学则是为了研究自然万物的规律。我希望通过这些学科,为青州培养更多有用之才。”陈战耐心地解释道。
甄宓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陈公子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
甄逸在一旁哈哈大笑:“陈公子,我的小女虽然年幼,但心思聪慧,日后定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陈战微微一笑:“甄小姐的才情,我深感钦佩。希望日后有机会,能与甄小姐多多交流。”
五、陈战的感慨与期望
酒宴结束后,陈战在甄逸的陪同下,参观了甄家的庭院。甄家的庭院布置得极为雅致,亭台楼阁,假山池沼,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
“陈公子,你觉得我的庭院如何?”甄逸问道。
陈战微微一笑:“甄伯父的庭院布置得极为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甄逸哈哈大笑:“陈公子过奖了。这庭院是我祖上留下的,我不过是稍加修缮罢了。”
陈战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甄宓身上。甄宓正与丫鬟们在花园中玩耍,灵动的身影在花丛中穿梭,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甄伯父,您的两个女儿都是难得一见的才女。尤其是小女甄宓,虽然年幼,但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才情。”陈战感慨道。
甄逸微微一笑:“陈公子过奖了。我的两个女儿自幼受家族熏陶,略懂诗书。若能得陈公子赏识,她们也定会倍感荣幸。”
陈战点了点头:“甄小姐的才情,我深感钦佩。希望日后有机会,能与甄小姐多多交流。”
甄逸哈哈大笑:“陈公子如此赏识我的女儿,我甄家定会倍感荣幸。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陈战微微一笑:“甄伯父客气了。此次返乡,能与甄伯父和甄小姐相识,是我此行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