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内涵分析及其确认。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应具有的特点,界定其内涵;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特点及内涵,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作为确认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理论依据。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的关键环节。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科技创新特点及其科技创新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内科技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给出并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内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提出基地内科技创新的促进策略。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博弈分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激励策略设计、基地内产学研主体间的创新策略选择以及基地内人才开发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四,构建了新兴技术研发和市场化两阶段模型,对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研究。针对新兴技术研发阶段,构建了企业和学研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双方合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针对新兴技术市场化阶段,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了企业行为可被观测和不被观测两种情况。
第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设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原则,并构造基地内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第六,剖析了长沙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基地和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七,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区域布局及其现状,探讨各区域内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特点及其发展模式,分析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趋势并给出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例,分析其基本建设情况,提出推动其发展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第八,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和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现状,探讨了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比较了基地内的核心企业(中联重科)在关键技术方面与国内外工程机械先进技术的差距,构造了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产业链发展路线,并提出了推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九,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给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通用架构及其网络服务平台的基本框架。提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