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虚拟企业的溯源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组织模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许多大公司已经先后加入虚拟企业的行列,如耐克、戴尔、爱立信等。虚拟企业这种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新型组织运作模式,必将成为21世纪组织管理的主流和制造业的主导生产方式。所以,虚拟企业这一概念提出至今不过十几年时间,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关注。
2.1.1 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
虚拟企业的概念不是理论工作者为了研究而提出的一个相对抽象的名词,也不是实务界为了吸引人们眼球而做出的炒作行为。相反,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
1.竞争环境变化促使虚拟企业的产生
在新经济的推动下,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竞争态势的加剧。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已进入一个“无边界”的阶段,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与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竞争愈来愈激烈。从竞争的广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障碍,使得企业能够实施全球战略,即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研究开发、寻找合作伙伴、调整生产布局、规划市场布局。这种布局空间的扩大,给企业实施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形成“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就竞争的深度而言,速度已成为第一竞争要素。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企业是否拥有驾驭变化的能力已成为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谁能迅速地把握时机,适应客户或市场的需要,谁就能抢占制胜先机,在竞争中获利。可以说,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速度就意味着优势。
第二,知识成为关键的竞争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存环境,同时成为企业生存、竞争的基础。统计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有形资产的投入占60%以上,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其比重下降到40%以下,而知识的作用占到了60%以上。知识已逐步成为企业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从而导致企业管理的重点也发生改变。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心转向了知识的生产和开发,其目标就是提高知识生产率,知识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竞争水平。然而,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创造知识资源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知识资源的培育、开发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而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仅为一个时间点,这两者时间上的差异极容易使企业丧失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开发知识资源所需的巨额费用往往是单个企业难以独自承担的。面对这些情况,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该用企业外部的资源来弥补企业自身知识资源的不足,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客户价值成为竞争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使市场中的买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生产者主导经济逐步让位给消费者主导经济,形成了买方市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接受卖方选定的产品,而是根据自己的偏好,消费合乎意愿的产品。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不再只重视数量、价格、质量的方面,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将是企业竞争的着力点。由此,形成“客户驱动市场,市场牵动企业”的生产模式,这势必使得企业的主要视角聚焦在外部,特别是外部的客户。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企业产品的规模和质量又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2.技术环境的改变推动虚拟企业的产生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使虚拟企业有了产生的必要性,而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虚拟企业的产生,并为虚拟企业的推广提供了现实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如网络操作系统、Web基础等,从而进入了一个以集成性、系统性、智能化、网络化、开放式为特征的信息网络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促使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过程重组等,并成为组织变革的技术支持和工作平台。这些实现了企业技术、管理、组织内部的集成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集成优化,增强了企业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同时,为企业间的合作创造了便捷条件。企业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与世界各国的企业进行联系与合作,成为以全球市场为依托,以全球资源为基础的动态组织。
面对上述竞争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组织形态,并开始寻求新的模式来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由此,导致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理念上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为虚拟企业的出现创造了契机。
2.1.2 虚拟企业的提出及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此后,日本在这一领域紧追不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由于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制造业视为“夕阳”产业,而日本则在提出柔性生产等新的制造业理念后,在制造业领域超过了美国。譬如,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国,汽车产量超过1000万辆,而美国的汽车产量仅有800万辆,且当年美国国内进口汽车已经占领美国市场的28.6%。为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制造业上与日本的差距,为了夺回制造业的优势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政府和企业界开始共同致力于工业生产力的研究,特别是制造业衰退的原因和对策。1991年,美国国会提出要完成一个较长期的制造技术规划的基础结构,于是委托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艾科卡研究所(Iacocca)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半年后,该所的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ss)、史蒂文·戈德曼(Steven L. Goldman)、罗杰·内格尔(Roger N. Nagel)提交了一份名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生产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的概念。
尽管肯尼思等人的研究成果主要立足于“敏捷制造”,并以制造业为背景,但是该报告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使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开始受到理论工作者的重视。随后,其他学者开始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出发,尝试对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1992年,威廉·戴维陶(William H. Davidow)和迈克尔·马隆(Michael S. Malone)发表了专著《虚拟公司:21世纪公司的构建与复兴》,指出新的商业时代将生产一种“废时短,并能够同时在许多地点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虚拟产品。虚拟产品的产生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修正”,在这一过程中虚拟企业油然而生。自此,虚拟企业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并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得到阐述。
1993年,约翰·伯恩(John A. Byrne)在《商业周刊》发表了名为《虚拟企业》的文章,首次明确指出:虚拟企业是为了追求环境的适应性、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而由多个企业快速形成的、暂时性的公司联盟。该文总结了虚拟企业的特点,并吸取了大量企业界人士的意见,为进一步研究虚拟企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5年,戈德曼、内格尔、普瑞斯又出版了名为《敏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的专著,对虚拟企业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了虚拟组织涵盖的范畴,并指出虚拟组织并非全新事物,而是使用了一个或多个现有的组织机制。这部著作标志着虚拟企业理论的形成,自此,虚拟企业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阶段。
此后,虚拟企业相关研究方向转向实践领域。1996年,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ss)主编了《虚拟组织手册:质量管理工具、知识财产、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针对虚拟企业的实务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其后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虚拟企业“合作化”展开的,如Bernus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虚拟组织设计方法和集成结构; Mezgar针对中小规模企业(SME)的虚拟企业协作形式给出了一个网络化协调运作框架;Katzy提出了一个虚拟企业的应用模型,并对瑞士的制造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之外,政府组织及一些大型企业还具体运作了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如美国国家工业信息体系结构协议(National 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rotocol,简称NIIIP)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由IBM公司为主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解决虚拟企业中的不兼容问题,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欧盟进行了半导体虚拟企业规划和控制系统(A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Virtual Enterprise,简称X-CITTIC)项目,该项目的功能贯穿于整个虚拟企业的计划和控制过程,重点是在微电子领域的虚拟企业上。在这个应用领域中,来自世界各地销售订单的相关制造过程都是由分布全球的制造网络发出命令来完成的。同样,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模式,也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崭露头角。Intel公司和IBM公司联合进行虚拟开发,公司之间在芯片专利权方面相互授权,从而取得了在计算机芯片生产制造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Nike公司采用了虚拟企业制造的模式,企业自身仅拥有专业技术,而不负责生产;Amazon采用了虚拟经营策略,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销售网络公司;Cisco公司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两个基本环节,其他环节则利用外部资源完成;等等。
我国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对虚拟企业进行研究。在研究进程中,高校、科研机构等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863-511-930-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1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博基[1999]94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9825102)等,对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综合了国内外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虚拟企业构建、伙伴选择及其优化、组织运行、风险管理、协调机制等方面。这些研究为虚拟企业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小天鹅的动态联盟、海尔集团和美斯特·邦威整合全球资源、圣象公司的虚拟经营模式、中科大汛飞信息科技公司的虚拟联盟等都成功地采用了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为进一步推广虚拟企业奠定了现实基础。
2.1.3 虚拟企业的内涵
由于虚拟企业产生和运行的时间不长,学界对虚拟企业的定义还未有统一的界定。从1991年肯尼思·普瑞斯等三位学者首次提出虚拟企业算起,迄今为止,各类学者已提出了几十种定义。笔者归纳了国内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见表2-1)。
表2-1 虚拟企业的定义
表2-1所列出的定义,其分析的角度、体现的思想并不相同。总体来说,这些定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信息网络技术的角度来解释虚拟企业,认为只要通过信息技术联结的企业就是虚拟企业。这样界定虚拟企业明显十分狭隘,仅考虑了虚拟企业构建的手段,并不能完全反映虚拟企业的“全貌”。第二,从集成的角度界定虚拟企业,认为多个企业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即为虚拟企业。这种界定方法只是虚拟企业外在的表现形式,不能体现出虚拟企业运作的内涵。第三,大多数的定义是从组织运行方式的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但强调的重点却不相同。霍奇等人强调虚拟企业的核心能力;普瑞斯等人强调虚拟企业的动态性与合作性;戴维陶、马隆则指出了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同。
从虚拟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虚拟企业主要是针对环境变化之下实体组织的困境而出现的,并作为一种革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存在。虚拟企业的含义应该能够全方位地反映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及组织运作特点。笔者认为,考察虚拟企业的内涵必先了解“虚拟”的内涵。“虚拟”一词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常用术语,表示的是通过借用系统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或信息通道,来提高信息存储量以及存储效率的一种方法。后来,“虚拟”的含义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拓展。从哲学角度来看,“虚拟”是与特定时空的“实体”相对应的范畴,它克服了企业实体在配置资源方面所受到的时间与空间、内部与外部、集中与分散、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约束。在虚拟企业中,“虚拟”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虚拟运作,即在虚拟企业这个临时组织中各企业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或管理关系,它们执行着类似于实体企业中各部门执行的业务,因此企业本身被虚拟了。而空心化企业,仍然作为实体企业而存在,致使原来承担的部分业务被分离出来了。二是虚拟状态。从企业核心能力和资源优势的互补性来考虑,某一企业仅集中于核心和必需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动态合作化运作方式,从其他企业获取自身缺乏的可利用资源和能力的状态。借用“其他资源和能力”的角度来看,虚拟企业如同一个实体企业一样,具有一个企业所有完整的资源能力,这也正体现“虚拟”的含义。上述两种内涵,第一种内涵所定义的虚拟企业是狭义的虚拟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虚拟企业是实体企业虚拟运作的临时性组织形式。第二种内涵所定义的虚拟企业是广义的虚拟企业,即分离出部分业务的空心化企业和与之合作的企业一并构成的整体被视为虚拟企业。譬如,说耐克是虚拟企业时,实际上指以耐克为首的、通过合作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合。
根据上文对“虚拟”内涵的探索,借鉴各家观点,笔者对虚拟企业做出以下定义:虚拟企业是在新经济条件下,面对持续变化、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为了获得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能够能动地应用其核心能力,整合内外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Reconfigurable, Reusable, Scalable,即RRS)的动态网络组织。
这一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内涵:
(1)虚拟企业产生和运行于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条件下。在此背景下,知识成为最重要的价值要素;网络技术为企业间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提供了技术可能。
(2)持续变化、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是虚拟企业运行的环境动因。工业时代,外部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企业可通过科学预测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而在新经济时代,市场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只有虚拟企业这种组织模式才能迅速、快捷、高效地对市场做出反应。
(3)能动地应用核心能力,并可以快速配置内外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是虚拟企业明显区别于实体企业的主要标志。这种能力资源的整合是建立在企业间合理的能力分工、相互借助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4)可重构性、可重用性、可扩充性反映了虚拟企业的周期动态性。虚拟企业就是基于市场机遇而形成的,当基于市场机遇的工作完成后,虚拟企业随之解体;当新机遇再次产生时,可以重新建立新的虚拟企业。
(5)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说明计算机网络是其运作的技术基础。只有在网络条件下,企业间才能够利用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并进行广泛合作。为此,虚拟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